【题目】为探究不同浓度的2,4-D溶液对绿豆发芽的影响,某实验小组用等量的蒸馏水、0.4mg·L-1、0.7mg·L-1、1mg·L-1、1.3mg·L-1、1.6mg·L-1的2,4-D溶液分别浸泡绿豆种子12h,再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得到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分析错误的是( )
A.0.7mg·L-1的2,4-D溶液促进芽的生长、抑制根的生长
B.2,4-D溶液既能促进芽的生长,也能抑制芽的生长
C.培养无根豆芽的2,4-D溶液最适浓度是1mg·L-1左右
D.2,4-D溶液对根的生长作用具有两重性
【答案】B
【解析】
两重性是指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特别注意,表现为促进作用还是抑制作用需要跟对照组相比得出,抑制作用并不是不生长,而是比对照组生长的慢。
A、与图中2,4-D溶液浓度为0的组相比,0.7mg·L-1的2,4-D溶液促进芽的生长、抑制根的生长,A正确;
B、从图中可以看出,图中所有浓度的2,4-D溶液对芽都是促进作用,没有抑制作用,B错误;
C、无根豆芽,需要抑制根的生长,同时促进芽的生长,最适浓度是1mg·L-1左右,C正确;
D、2,4-D溶液对根的生长作用表现出两重性,0.4 mg·L-1时表现为促进作用,大于0.4 mg·L-1时表现为抑制作用,D正确。
故选B。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全球有数百万人感染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约30%的人会不治身亡。一些危险的致病菌正对现有抗生素产生耐药性而成为“超级耐药菌”,它们的进化速率超过了科学家开发新型药物的速率。下图为三种细菌耐药策略模式图(①为抗生素,②为药物作用目标),请分析回答:
(1)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图中④是______________,③是________。
(2)目前,用来治疗疾病的抗生素的主要作用机制是干扰细菌生命周期的重要环节,如蛋白质合成、DNA复制的解旋、细胞壁的合成等,这些抗生素对著名的甲型H7N9病毒是否起作用?________(填“是”或“否”)。
(3)图甲策略是病菌利用耐药基因编码一种酶,对抗生素进行破坏或化学修饰,编码的酶为图中的(________)。
(4)图乙策略是由耐药基因编码一种“泵”,安置在细胞膜上,将进入细菌细胞的抗生素排出,使抗生素浓度低于致死剂量。这种“泵”将抗生素排出的跨膜运输方式最可能是____________。
(5)这些耐药基因的产生是细菌基因经过随机________产生的,也可以通过基因交换从其他变异的细菌那里获得,若③④均为病菌的DNA,耐药基因通常位于(____)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某二倍体动物细胞的分裂图像,请据图回答:
(1)甲细胞处于 ________ 分裂 __________ 期,细胞中含有 _________ 条染色体,该细胞分裂完成后产生的子细胞名称是 ____________
(2) 乙细胞正在进行 ____________ 分裂,图中有同源染色体 _______ 对,有 _______ 个四分体,染色体与 分子数之比为 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图所示的人体细胞基因表达过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图可知甲状腺细胞中和垂体细胞中蛋白质种类不同,原因是所含基因有区别
B.过程1和过程2只有磷酸二酯键的形成,且三个过程形成的产物完全不同
C.已知正常情况下hnRNA无法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与核孔结构具有选择性有关
D.图示启动子、终止子是转录的起点和终点,分别是核糖体识别、结合和脱离的位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果蝇的红眼(W)对白眼(w)为显性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下图表示一红眼雄果蝇与一红眼雌果蝇分别通过减数分裂产生配子,再交配出一白眼雄果蝇的过程。请根据图回答:
(1)写出图中A、B、E细胞的名称:
A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
E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画出C、D、G细胞的染色体组成示意图。请标出染色体上的眼色基因_____________。
(3)若精子C与卵细胞F结合产生后代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表现型为____________。
(4)若亲代红眼雌果蝇与一白眼雄果蝇交配,则子代总数中出现雄性红眼果蝇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出现雌性白眼果蝇的概率为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甲、乙中的箭头表示三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酶切位点,ampr表示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neo表示新霉素抗性基因。下列错误的是( )
A.在构建重组质粒时,可用PstⅠ和HindⅢ切割质粒和外源DNA
B.在酶切过程中,不能破坏质粒中全部的标记基因
C.图甲中的质粒用BamHⅠ切割后,含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D.导入表达载体的大肠杆菌可以在含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中生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研究发现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外有包膜,这层包膜主要来源于宿主细胞膜。包膜还含有病毒自身的糖蛋白,其中糖蛋白S可与人体细胞表面的受体蛋白ACE2结合,从而使病毒识别并侵入其宿主细胞。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COVID-19侵入细胞的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
B.相对于以DNA作遗传物质的病毒来说,COVID-19易发生变异
C.糖蛋白S与受体蛋白ACE2结合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可以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D.高温使COVID19的蛋白质变性,变性后的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不能发生紫色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植物是常见的街道绿化植物,也是制作药膳的常见材料,有清热止血等功效。
(1)该植物原产温带,我国云南很多原始种为二倍体,新生的异源四倍体分布在二倍体区域内的高山上;三倍体和八倍体分布在更北的高山上,而十四倍体生长在极地。此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植物多倍体发生的变异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___________的形式成倍增加而产生的。
(2)该植物原始物种的花色由位于2号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C1、C2决定,C1控制红色色素形成,C2控制黄色色素形成;两种色素同时存在时表现为橙色;若无色素形成,则表现为白色。回答下列问题:
①开橙色花的植株相互交配,子代出现三种花色,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____。
②该植物含C1的花粉粒呈长形、含C2的花粉粒呈圆形;另有一对等位基因A、a,含A的花粉粒遇碘变蓝色、含a的花粉粒遇碘变棕色。为探究这两对等位基因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请补充完善下列实验思路。
a.选择基因型为____________的植株待开花后进行实验;
b.取该植株的花粉粒滴加碘液染色后制成临吋装片进行显微观察。
c.预期结果并得出结论:若花粉出现______种类型,且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则这两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否则不遵循。
③研究发现,当2号染色体上存在D基因时该条染色体上色素基因的表达会被抑制,d基因不会对其产生影响。若某基因型为C1C2的植株开黄花,请推测该植株2号染色体上相关基因的分布情况并将它画在方框内。_________若该植物自交(不考虑交叉互换),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反应物在无酶和有酶条件下发生的反应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反应一为吸能反应,则反应二也为吸能反应,且二者吸收的能量相等
B.过程②、③分子不需要活化就可以顺利进行反应
C.反应一和反应二比较,说明酶具有高效性
D.图示过程不能说明酶具有专一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