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神经冲动通过电突触的传递速度较化学突触快 | |
B. | 兴奋通过化学突触为单向传递,在电突触可双向传递 | |
C. | 兴奋通过化学突触时,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 |
D. | 电突触传递信息时没有递质释放,化学突触传递信息时有递质进入后膜 |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表示电突触的结构示意图.电突触的突触间隙很窄,在突触小体内无突触小泡,间隙两侧的膜是对称的,形成通道,带电离子可通过通道传递电信号.可见,兴奋在电突触处可以双向传导.据此答题.
解答 解:A、据图可知,电突触的传递依靠电信号,而化学突触的传递借助于神经递质,因此电突触的信号传递速度比化学突触的信号传递速度快,A正确;
B、由于电突触的突触前膜没有突触小泡,不借助于神经递质,且突触间隙两侧的膜是对称的,因此构成电突触的两个神经元中,任何一个神经元产生的兴奋均可以传给另一个神经元,B正确;
C、兴奋通过化学突触时的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C正确;
D、电突触的突触间隙很窄,在轴突末梢内无突触小泡,没有递质释放,而化学突触传递信息时有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不进入突触后膜,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结合突触结构示意图,考查神经冲动的产生及传导,要求考生识记突触的结构及类型,掌握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能根据题干信息及图中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理解和应用层次的考查.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图1中的乙组细胞全部位于图2中的AB段 | |
B. | 图1中的丙组细胞全部位于图2中的BC段 | |
C. | 图1中的甲组细胞全部位于图2中的D点 | |
D. | 用药物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会导致丙组细胞数增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b点表示种群的增长率最大 | |
B. | d点表示种群密度最大 | |
C. | b点时进行捕捞有利于该种群的持续生存 | |
D. | 从O点到d点,种内斗争越来越激烈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辽宁葫芦岛一中学五校高二6月联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是人体遇到寒冷时机体调节的相关结构及作用,其中a、b、c、d、e代表不同的激素。请回答下面问题:
(1)图中所示的人体体温的调节机制是__________调节。与遇到寒冷前相比,机体散热_________(填“增加”、“不变”或“减少”),为了调节体温恒定,皮肤毛细血管____ __,以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散热。
(2)肾上腺是此体温调节过程中它所在的反射弧中的____________。 在此体温调节过程中,有协同效应的激素是_______(填字母),e的分泌量会________。
(3)大脖子病是因为病人体内缺碘,无法合成足够的甲状腺激素,进而引起____(填字母)增多,最终引起_______增大,此过程涉及到的调节机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辽宁葫芦岛一中学五校高二6月联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胚胎工程理论及应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在动物的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促性腺激素不能达到超数排卵
B.理论上胚胎干细胞能被诱导分化为机体内所有的细胞
C.胚胎分割若在囊胚期,内细胞团需均等分割,滋养层则不必
D.移植的胚胎只能来自体内受精或者体外受精直接产生的胚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辽宁葫芦岛一中学五校高二6月联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群落的演替是生物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B.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可在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进行循环
C.不同的群落能保持动态平衡是因为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D.玉米或竹子高矮不齐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西省四校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1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的关系;图2表示该生物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1中AB段的细胞发生DNA复制,DE段的细胞没有同源染色体
B.图2中A细胞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不可能形成卵细胞
C.若不考虑交叉互换,正常情况下图2中B细胞内①和②、①和③上都不存在等位基因
D.图2中C细胞含有两个四分体,该细胞处于图1中的BC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