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甲、乙图示真核细胞内两种有机化合物的合成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过程合成的产物是双链核酸分子,乙过程需要核糖核苷酸作原料
B、甲过程在细胞核内进行,乙过程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C、甲过程需要解旋酶,乙过程不需要解旋酶
D、在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过程中,甲、乙都发生
考点:DNA分子的复制
专题:
分析:1、分析题图可知,甲代表DNA复制过程,乙代表转录过程.
2、真核细胞中DNA分子复制和转录的主要场所都是细胞核,都以DNA单链为模板,因此都存在DNA分子的解旋过程;
3、基因的表达过程是通过转录和翻译过程实现的.
解答: 解:A、由题图可知,甲是DNA分子的复制过程,产物是双链DNA分子,乙是转录过程,产物是RNA,因此原料是核糖核苷酸,A正确;
B、真核细胞中,DNA分子的复制和转录的场所主要是细胞核,B错误;
C、甲、乙过程都有DNA分子的解旋过程,都需要解旋酶参与,C错误;
D、基因的表达过程是通过转录和翻译过程实现的,没有DNA分子的复制过程,D错误.
故选:A.
点评:对于DNA分子的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的理解,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细胞中“一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生物膜一定是对生物体内所有膜结构的统称;
②原核生物一定进行无氧呼吸,因为他们没有线粒体;
③DNA中不同的核苷酸的连接方式一定不同;
④以RNA为遗传物质的生物一定是原核生物;
⑤所有生物的蛋白质一定是在核糖体上合成;
⑥有中心体的生物一定不是水稻.
A、①③⑤⑥B、②④⑥
C、④⑤D、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细胞的分化、衰老和癌变叙述,正确的有(  )
①细胞的分化、衰老和癌变对于生物体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②高度分化后的细胞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③细胞的衰老与机体的衰老总是同步进行的  
④衰老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有利于物质运输  
⑤有些病毒能诱发人的细胞癌变  
⑥细胞癌变主要是因为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  
⑦癌细胞比正常细胞分裂周期长.
A、一项B、两项C、三项D、四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用同位素35S和32P分别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然后用标记的噬菌体做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进入细菌体内的有(  )
A、32P
B、35S
C、35S和32P
D、不含35S和32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2013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开了细胞内部囊泡运输调控机制的神秘面纱.詹姆斯?罗斯曼阐明了囊泡与目标进行融合、使分子得以转运的蛋白质机制,兰迪?谢克曼发现了一系列囊泡运输需要的基因,托马斯?苏德霍夫揭示了指导囊泡精确释放物质的信号机制.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囊泡常以出芽的方式产生,运输到达目的地与受体膜上蛋白复合物特异性识别
B、利用囊泡转运有缺陷的细胞与正常细胞的基因进行比较,研究相关控制机理
C、囊泡膜的化学成分主要是磷脂和蛋白质,核糖体通过囊泡把肽链转移到内质网
D、通过囊泡向细胞外释放与在细胞内运转物质的原理相同,且都需要特定信号控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卵巢中的5个卵原细胞经过一次减数分裂,形成的结果(  )
A、20个卵细胞
B、10个卵细胞和10个极体
C、5个卵细胞和15个极体
D、5个卵细胞和5个极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有关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参与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水为自由水;
②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离不开水;
③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与新陈代谢的强弱关系不大;
④人体细胞内的水以结合水和自由水的形式存在;
⑤水是细胞结构的组成成分之一;
⑥不同细胞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相差不大.
A、③⑤⑥B、①②④⑤
C、①④⑤⑥D、④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淋巴细胞依靠其细胞表面的受体识别抗原,每个淋巴细胞只带有一种特异性抗原受体.淋巴细胞上的特异性受体是怎样产生的呢?模板学说认为,是在抗原进入机体后,以抗原为模板设计出来的.克隆选择学说认为,在抗原进入机体之前,具有不同类型特异性受体的淋巴细胞就已经存在.请用下面给出的材料设计实验,对两种学说进行检验.
实验材料:小白鼠,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抗原X,未标记的抗原X,抗原Y等(注:高剂量的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抗原能够全部杀死带有互补受体的淋巴细胞)
实验步骤:
(1)给小白鼠注射
 
,小白鼠对此种抗原不发生免疫反应.
(2)一段时间后,给小白鼠注射
 
,观察小白鼠是否对此种抗原发生免疫反应.
(3)再过一段时间,给小白鼠注射抗原Y,观察小白鼠是否对此种抗原发生免疫反应.预期结果与结论:若
 
,则实验结果支持克隆选择学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细菌具有细胞壁,为探究其化学成分,某课题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已知糖类加硫酸水解后用碱中和,再加斐林试剂,加热有砖红色沉淀生成,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作用,生成紫色物质;且二者单独检验时互不干扰.)
(1)将细菌细胞粉碎后,用高速离心机分离得到细菌细胞壁.
(2)将细菌细胞壁分成两等份,编号为A,B.
(3)取A加硫酸水解后用碱中和,再加斐林试剂并加热,取B加脲试剂.
(4)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现象及结果分析:
现象①:A出现砖红色沉淀,B出现紫色;
结论:
 

现象②:A
 
,B
 

结论:细菌细胞壁中含有糖类而不含蛋白质.
现象③:A不出现砖红色沉淀,B
 

结论:细菌细胞壁中含有蛋白质而不含糖类
现象④:A不出现砖红色沉淀,B
 

结论:细菌细胞壁中不含有糖类和蛋白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