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与DNA相比,RNA所特有的碱基是( )
A. 腺嘌呤 B. 鸟嘌呤 C. 胸腺嘧啶 D. 尿嘧啶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基因型为小鼠仅因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未正常分离,而产生一个不含性染色体的AA型配子。等位基因A、a位于2号染色体。下列关于染色体未分离时期的分析,正确的是
①2号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
②2号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
③性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
④性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示一对同源染色体及其上的等位基因,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来自父方的染色单体与来自母方的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
B. B与b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C. A与a的分离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D. A与a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豌豆杂交,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对其子代的性状表现进行统计,结果如图所示,则杂交后代中,新性状表现个体占的比例为
A. 1/3B. 1/4C. 1/9D. 1/1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细胞质基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质基质为活细胞进行新陈代谢提供各种原料
B. 细胞质基质是动物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C. 各种化学反应都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
D. 细胞质基质中的物质是静止不动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由受精卵发育成的生物体,体细胞中有几个染色体组就叫几倍体
B.多倍体一般茎秆粗壮,果实、种子较大
C.单倍体一般高度不育,多倍体一定可育
D.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可能是单倍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地球上的生命随地球和其他星球的节律性运动而表现出的节律性现象就是通常所说的生物钟。果蝇的羽化(由蛹变为蝇)时间表现出明显的昼夜节律,野生型果蝇羽化节律周期为24小时。为研究果蝇生物钟的遗传规律和分子机制,科学家对果蝇羽化开展了系列研究。
(1)用甲磺酸乙酯处理正常眼雄性果蝇,三个突变体S、L、O,其羽化周期分别变为19h、29h和无节律,然后分别与棒状眼(伴X显性遗传)纯合果蝇杂交,杂交过程和结果下图所示:
①分析杂交结果可知,三种突变体的突变基因为___基因,均位于___染色体上。为确定三个突变基因之间的关系,将上述杂交中来源于突变体S、L的F1的棒状眼雌蝇与突变体O雄蝇杂交,然后选择___雌蝇进行检测。其表现型均为___,说明突变基因由同一基因突变而来;若其表现型均为____,说明突变基因由不同的基因突变而来。
②检测结果与第一种情况相符,野生型基因和三个突变基因分别命名为per、perS、perL、perO,这体现了基因突变____特性。
(2)通过测序发现perO基因中发生___,导致密码子由编码谷氨酰胺(CAA、CAG)变为终止密码子(UAA、UAG、UGA),从而导致翻译提前终止,无法合成正常的蛋白质,导致果蝇羽化无节律。
(3)科学家推测,果蝇通过调节per mRNA 的积累量,进而调节昼夜节律。为验证这一推测,科学家测定了野生型果蝇per mRNA的含量(图1),并利用____扩增,构建___目的基因表达载体,导入perO个体中,构建含有不同数目目的基因的果蝇株系,测定其per mRNA平均含量(图2)。
分析上述结果可知,per mRNA的含量与羽化周期长度呈____。果蝇通过直接调节per 基因的__,使per的___和____呈周期性变化,使羽化节律呈周期性的变化。
(4)现在科学家对果蝇以24小时为周期的生物钟的构成和机理已经有了基本了解。表达产生的per蛋白与其他蛋白相互作用并在细胞质中逐渐累积,达到一定量后又被转运到细胞核中,抑制per以及羽化相关基因的表达,在细胞质中的per蛋白被逐渐水解,从而构成了一个以24小时为周期的____调节。
(5)perS、perL突变的mRNA含量及周期变化均正常,但合成的蛋白质中一个氨基酸被替换,据此推测perS、perL突变体羽化节律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荆州市某地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它利用雏鸭旺盛的杂食性,吃掉稻田里的杂草和害虫,用作物养猪、养鸭,用秸秆培育蘑菇、生产沼气,猪鸭粪、沼渣肥田等。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是按照自然规律设计的生态农业,大幅度提高了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
B. 建沼气池的目的是尽可能减少分解者获得的能量,从而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
C. 生物体基本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间不断循环,确保该生态系统物质上的自给自足
D. 遵循物质循环再生、整体性、物种的多样性等原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