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图为人体某一反射弧的示意图,a、b为微型电流计F的电极(两电极均与神经纤维的外侧接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B的胞体位于脊髓
B.人体内的反射都需B、C、D三类神经元的共同参与
C.若从a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b处,效应器可以产生反射
D.刺激细胞E,电流计的指针不会出现偏转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表示有关动物生命活动过程的模型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若该图为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则c表示神经中枢
B.若该图表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则d表示促甲状腺激素
C.若该图表示细胞中遗传信息传递的过程,b、d分别表示为转录和翻译,e表示为氨基酸
D.若该图表示血糖的神经调节途径,则a表示下丘脑,b、e、d、e分别表示有关神经、胰岛、胰岛素(或胰高血糖素)、靶器官或靶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室温下,将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置于一定浓度的某溶液中,测得细胞液浓度与该溶液浓度的比值(P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注:原生质体是指植物细胞壁以内的部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溶液不可能是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
B.时间内该溶液的溶质没有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液
C.时刻细胞的吸水能力一定比
时刻强
D.时间内细胞的原生质体会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黄瓜是人们餐桌上的常见蔬菜,某科研小组在晴朗的白天,分别对生长在强光下和弱光下的黄瓜幼苗吸收CO2的速率〔单位:g/(cm2·h)〕、气孔阻力(气孔开度减小,气孔阻力增大)等生理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如下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1可知,与强光相比,弱光下黄瓜幼苗吸收CO2的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____。
(2)10:00—12:00间光照强度不断增强,但实验测得强光下黄瓜幼苗吸收CO2的速率却下降,请结合图2分析原因:____。
(3)若要测定强光和弱光对黄瓜幼苗光合色素的影响, 需提取光合色素进行研究,则提取色素的原理是____,分离色素的方法是____。
(4)温度在一天中会发生变化,科研小组若要测定黄瓜幼苗一天中某一时段的总光合速率,还要测定这一时段幼苗的____,若在白天进行该过程,需采取的措施是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测定某湖泊的能量流动情况图解[单位:J/(cm2.a)],则由图可知
A. 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464.6+12.5+293+96.3=866.4J/(cm2.a)
B. 从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依次为13.5%、20%
C. 由于生物不能在代谢中再利用热能,因此能量流动具有多向性和循环性的特点
D. 若从生态因素考虑,存在于无机环境中的有毒物质经食物链逐级浓缩,因此营养级越高,生物个数越多,受害越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神经与肌肉的连接示意图,f所在的神经—肌肉接头,其结构和功能与突触类似。b、c为相邻的神经元,g的神经纤维搭在肌肉上。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刺激肌肉后,电流表的指针将偏转2次,d点处可检测到电位变化
B. 刺激d点引起的兴奋使膜外电位由正变负
C. 若b为抑制性神经元,刺激a点,则c神经元膜外为正电位
D. 某物质由f释放后被肌肉接受,可使肌肉收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某昆虫(性别决定类型为XY型)的灰体和黄体受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但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和该等位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位置是未知的。同学甲用一只灰体雌昆虫与一只黄体雄昆虫杂交,得到足够多的的子代,子代中灰体:
黄体:
灰体:
黄体为1:1:1:1。请回答下列间题:
(1)B与b的本质区别是__
(2)若基因(B,b)位于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如图所示),则子代中雄性黄体昆虫的基因型有__种。
(3)仅根据同学甲的实验.____(能或不能)证明控制黄体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并表现为隐性。原因是____
(4)同学乙通过杂交实验证实了控制黄体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并表现为隐性。则同学甲所进行实验中亲本基因型为____。请用同学甲得到的子代昆虫为材料设计实验,证明同学乙的结论。___(要求:只用一个杂交组合,并指出支持同学乙结论的预期实验结果。写出一种方法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酪氨酸几乎不溶于水,而精氨酸易溶于水,这种差异的产生取决于R基团的不同
B.评价食物中蛋白质成分的营养价值时,人们格外注重必需氨基酸的含量
C.食物中丰富的氨基酸经过消化和吸收直接增加了体内蛋白质的种类
D.并非每种蛋白质水解后均可得到20种氨基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为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增长,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增长。下列关于种群在某环境中数量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不再发生变化
B.种群增长过程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C点之后
C.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克服环境阻力生存下来的个体数量
D.呈“S”型曲线增长的蝗虫,其数量也可能超过K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