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人体神经调节的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构成,兴奋在反射弧上单向传递,兴奋在突触处产生电信号到化学信号再到电信号的转变.
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是通过突触进行的,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组成,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进入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所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突触可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
解答 解:(1)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三部分.
(2)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的过程是胞吐过程,需要消耗能量.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和传出神经及效应器组成.在寒冷的环境中,能通过丙方式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其反射弧是:皮肤冷觉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甲状腺.
(3)当神经纤维受到刺激后,膜外局部电流的移动方向是由未兴奋部位→兴奋部位,膜内是由兴奋部位→未兴奋部位.
(4)甲图反射弧中存在2个突触.
(5)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因此在反射弧上的传导是单向的,因此甲图中刺激e点时,兴奋可以传导到同一个神经元d、e点,不能传导到其他神经元,故电流表偏转一次.
故答案为:
(1)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2)是 冷觉感受器→传入神经→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甲状腺
(3)未兴奋区流向兴奋区
(4)2
(5)1
点评 本题考查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突触的结构、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a种群与b种群为捕食关系,a种群依赖于b种群 | |
B. | a种群与b种群为竞争关系,竞争程度到由弱到强到弱 | |
C. | b种群为“J“型增长,始终受到a种群的制约 | |
D. | a种群为“S“型增长,其增长只受本身密度的制约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秸秆还田后翻耕土埋应是利用秸秆的合理方法 | |
B. | 土壤中的空气和水分条件有利于多种微生物对秸秆的分解 | |
C. | 如果将处理开始时间提早30天,则3条曲线的位置将呈现下移趋势 | |
D. | 从堆放、水泡2条曲线可以推测好氧性微生物分解能力高于厌氧性微生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 B. | 染色体变异和染色体变异 | ||
C. | 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 | D. | 基因重组和基因重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甲图中氧浓度为 a 时的情况对应的是乙图中的 A 点 | |
B. | 甲图的 a、b、c、d 四种浓度中 c 是最适合贮藏的 | |
C. | 甲图中氧浓度为 b 时的情况对应的是乙图中的 D 点 | |
D. | 甲图中氧浓度为 d 时没有酒精产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frac{7}{16}$ | B. | $\frac{15}{16}$ | C. | $\frac{9}{16}$ | D. | $\frac{3}{8}$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镜检法:在光学显微镜下直接观察病人的痰液或血液,以发现病原体 | |
B. | PCR:体外基因复制技术,可在几十分钟内把病原体的基因扩展到数百万倍 | |
C. | 抗原抗体法:用特殊制备的病原体蛋白质与病人血清中的相关抗体特异性结合,以发现病原体 | |
D. | DNA 探针技术:用放射性同位素、荧光因子等标记的 DNA 分子做探针,利用 DNA 分子杂交原理来检测病原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西崇义中学高二2月模拟测验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性别决定的叙述,正确的是
A.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Y染色体都比X染色体短小
B.同型性染色体决定雄性个体的现象在自然界中比较普遍
C.各种生物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可分为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
D.含X染色体的配子不一定都是雌配子,含Y染色体的配子一定是雄配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