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己知某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如图表示该植物处于25℃环境中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坐标图,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a点叶肉细胞产生ATP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
B、b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与细胞呼吸强度相等
C、若将温度提高到30℃时,a点上移,b点右移,d点上移
D、当植物缺镁时,b点将向左移
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
专题:
分析:结合题意分析图解:图中a点只进行呼吸作用,b表示光合作用的光补偿点,此时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c点表示光合作用的二氧化碳饱和点.
解答本题关键是利用题中所给条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因此由25℃升到30℃的条件下,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均改变,再由此判断两点移动方向.
解答: 解:A、a点时为叶肉细胞只进行呼吸作用,产生ATP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A正确;
B、b表示光合作用的光补偿点,此时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B正确;
C、根据题意可知:温度从25℃提高到30℃后,光合速率减慢,呼吸速率加快.图中a点代表呼吸速率,现呼吸速率加快,故a点上移;d点表示最大光合速率,现光合速率减慢,故d点上移,C错误;
D、当植物缺镁时,叶绿素含量减少,光补偿点减小,b点左移,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解答时能通过温度能影响酶的活性,进而影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再来考虑图中的对应点的移动方向,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分析、推理和判断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把碘液滴在玉米种子的纵切面上,被染成蓝色部分是由(  )
A、受精卵发育而来
B、受精极核发育而来
C、胚珠发育而来
D、珠被发育而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为细胞分裂某一时期的示意图.据图回答:
(1)此细胞处于
 
分裂时期,此时有四分体
 
个.
(2)可以和1号染色体组成一个染色体组的是
 
号染色体.
(3)此细胞全部染色体中有DNA分子
 
个.
(4)在此细胞分裂后的一个子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
 
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细胞中既属单糖,又是呼吸作用中常利用的能源物质是:(  )
A、脱氧核糖B、淀粉
C、葡萄糖D、麦芽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目前,我市玉米秸秆已经基本实现无害化处理,如图1为玉米秸秆综合利用的一种途径,其中数字表示某地块的玉米秸杆综合利用时各生物同化的总能量,据图回答:

(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来看,蚯蚓属于
 
;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考虑,图中生物可构成的食物链(网)是
 

(2)家畜同化的能量远低于玉米,其原因有玉米的一部分能量未被利用(籽实)、
 
 
,图中所有能量最终以
 
形式返回无机环境.
(3)玉米的种群密度会影响其产量,从生态学角度分析,过度密植导致产量降低的原因是
 

(4)如图2表示该地块物种丰富度与玉米种群密度的关系,由图可知,玉米的种群密度越大,该地块的物种丰富度就
 
,原因是
 

(5)与秸秆直接还田相比,图示还田方式的优点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核孔是具有选择性的核质交换通道,亲核蛋白需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发挥功能.如图为非洲爪蟾卵母细胞亲核蛋白注射实验,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需要消耗能量
B、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需要载体
C、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由头部决定
D、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的方式与葡萄糖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甲、乙、丙、丁表示的四株豌豆体细胞中的两对基因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甲、乙杂交后代的性状分离之比是9:3:3:1
B、甲、丙杂交后代的基因型之比是1:1:1:1
C、四株豌豆自交都能产生基因型为AAbb的后代
D、丙、丁杂交后代的性状分离之比是3: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不包括下列内容中的(  )
A、膝跳反射的完成是以细胞组成的反射弧为结构基础的
B、单细胞生物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C、多细胞生物的单个细胞也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D、生物与环境的物质和能量交换以细胞代谢为基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拟南芥是进行遗传学研究的好材料,被科学家誉为“植物中的果蝇”.A基因位于1号染色体上,影响减数分裂时染色体交换频率,a基因无此功能;B基因位于5号染色体上,使来自同一个花粉母细胞的4个花粉粒分离,b基因无此功能.用植株甲(aaBB)和植株乙(AAbb)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

(1)若F1自交得F2,让F2中表现型为花粉粒分离的植株自交,产生的F3中表现型为花粉粒分离的植株所占比例应为
 

(2)杂交前,乙的1号染色体上整合了荧光蛋白基因C、R.两代后,丙获得C、R基因(图1).带有C、R基因花粉粒能分别呈现蓝色、红色荧光,基因间不会发生相互影响.丙的花粉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最多可以产
 
种颜色的花粉粒,分别是
 

(3)科研人员向野生型拟南芥的核基因组中随机插入已知序列的Ds片段(含卡那霉素抗性基因),导致被插入基因突变,筛选得到突变体Y.因插入导致某一基因(基因E)的功能丧失,从突变体Y的表现型可以推测野生型基因E的功能.
①将突变体Y自交所结的种子接种在含有卡那霉素的培养基中,适宜条件下光照培养.由于卡那霉素能引起野生型植物黄化,一段时间后若培养基上的幼苗颜色为绿色,则可确定植物DNA中含有
 
.统计培养基中突变体Y的自交后代,绿色幼苗3326株、黄色幼苗3544株,性状分离比例接近于
 
,这一结果
 
(填“符合”或“不符合”)孟德尔自交实验的比例.
②进一步设计测交实验以检测突变体Y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实验内容及结果见下表.
测交亲本实验结果
突变体Y(♀)野生型(♂)绿色:黄色=1.03:1
    突变体Y(♂)野生型(♀)黄色
由实验结果可知,Ds片段插入引起的基因突变会导致
 
致死,进而推测基因E的功能与
 
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