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酶洗衣粉中通常加入蛋白酶而不加肽酶,原因是( )
A.肽酶制备成本高
B.肽酶会影响蛋白酶活性
C.衣服上的大分子蛋白质变为多肽后容易脱落
D.蛋白酶把蛋白质全水解成可溶性氨基酸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黑龙江绥化绥棱职业技术学校高二上期中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人体中占体液总量百分比最大的是( )
A.细胞内液 B.细胞外液 C.血液 D.淋巴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海南省高一下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一位科学家做了如下实验:将水绵(丝状绿藻)放在暗处,一束白光通过棱镜再投射到水绵的叶绿体上,这时好氧性细菌将明显聚集在( )
A.红光的投影区域内
B.红光和绿光的投影区域内
C.红光和蓝紫光的投影区域内
D.黄光和橙光的投影区域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海南省海口市国科园实验学校高二下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同学用含不同种类酶制剂的洗衣粉进行了如下实验.
组别 | 布料 | 污染物 | 水温 |
A(蛋白酶洗衣粉) | 6×6cm | 蛋白膜 | 40℃ |
B(脂肪酶洗衣粉) | 6×6cm | 蛋白膜 | 40℃ |
C(蛋白酶洗衣粉) | 6×6cm | 淀粉膜 | 40℃ |
(1)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_________.该实验还应控制的无关变量为_________.该实验中_________、_________分别构成两组对照实验.
(2)该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可通过观察_________来判断酶的催化效率.
(3)蛋白酶洗衣粉的去污原理是_________.
(4)使用加酶洗衣粉代替含磷洗衣粉,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这是因为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海南省海口市国科园实验学校高二下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月季的花药培养过程的难点之一是材料的选择,下列有关材料选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从花药来看,应当选择盛花期的花药
B.从花粉来看,应当选择小孢子四分体期的花粉
C.从花蕾来看,应当选择略微开放的花蕾
D.从检测花粉的实验方法看,应该用显微镜观察已染色的花粉样品临时装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海南省海口市国科园实验学校高二下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腐乳制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毛霉可利用其体内的酶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肽和氨基酸
B.卤汤中酒的含量越高,杂菌繁殖越快,豆腐越易腐败
C.用盐腌制腐乳的过程中,要控制盐用量,过低则难以抵制杂菌生长,导致豆腐腐败
D.其制作过程可以表示为让豆腐上长出毛霉→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高二直升班上开学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水稻叶片宽窄受细胞数目和细胞宽度的影响,为探究水稻窄叶突变体的遗传机理,科研人员进行了实验。
(1)科研人员利用化学诱变剂处理野生型宽叶水稻,可诱发野生型水稻的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____________,导致基因突变,获得水稻窄叶突变体。
(2)测定窄叶突变体和野生型宽叶水稻的叶片细胞数目和单个细胞宽度,结果如右图所示。该结果说明窄叶是由于___________所致。
(3)将窄叶突变体与野生型水稻杂交,F1均为野生型,F1自交,测定F2水稻的____________,统计得到野生型122株,窄叶突变体39株。据此推测窄叶性状是由_________控制。
(4)研究发现,窄叶突变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上。科研人员推测2号染色体上已知的三个突变基因可能与窄叶性状出现有关。这三个突变基因中碱基发生的变化如下表所示。
突变基因 | Ⅰ | Ⅱ | Ⅲ |
碱基变化 | C→CG | C→T | CTT→C |
蛋白质 | 与野生型分子结构无差异 | 与野生型有一个氨基酸不同 | 长度比野生型明显变短 |
由上表推测,基因Ⅰ的突变没有发生在___________序列,该基因突变____________(填“会”或“不会”)导致窄叶性状。基因Ⅲ突变使蛋白质长度明显变短,这是由于基因Ⅲ的突变导致____________。
(5)随机选择若干株F2窄叶突变体进行测序,发现基因Ⅱ的36次测序结果中该位点的碱基35次为T,基因Ⅲ的21次测序结果中该位点均为碱基TT缺失。综合上述实验结果判断,窄叶突变体是由于基因___________发生了突变。
(6)F2群体野生型122株,窄叶突变体39株,仍符合3:1的性状分离比,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高二直升班上开学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人体中绝大部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是通过递质实现的。下列关于突触和兴奋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时发生的
B.兴奋通过突触时由电信号(电位变化)转化为化学信号(递质释放),再转化为电信号
C.构成突触的两个神经元之间是有间隙的
D.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