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连着微伏表的两个电极测试受刺激后的神经纤维上的电位变化,已知该纤维静息电位为-70mv,如果微伏表上发生一次持续约lms的电位差的变化:由-70mv上升到0,再继续上升至+40mv,然后再下降恢复到-70mv,则刺激部位和微电极放置位置正确的是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艾滋病毒属于RNA病毒,具有逆转录酶,如果它决定某性状的一段RNA含碱基A=19%,C=26%,G=32%,则通过逆转录过程形成的双链DNA含碱基A的比例为:
A.19% | B.21% | C.23% | D.4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为细胞周期中部分细胞核的变化示意图,此过程( )
A.发生在细胞分裂期的末期,核膜再度合成 |
B.发生在细胞周期的分裂间期,染色质复制 |
C.发生在细胞分裂期的前期,核膜逐渐解体 |
D.发生在细胞分裂期的中期,染色体螺旋变粗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细胞大小和细胞的物质运输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直径越小的细胞,其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越高 |
B.直径越大的细胞,其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越高 |
C.表面积越大的细胞,其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越高 |
D.体积越大的细胞,其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越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我国科学家培育“荧光猪”的技术流程如下图所示。图中字母表示有关技术或原理,匹配正确的是 ( )
A.农杆菌转化法 | B.体外受精 | C.有丝分裂 | D.胚胎移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神经传导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突触前膜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 |
B.突触后膜内的Na+会通过主动运输方式到突触后膜外 |
C.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通过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 |
D.突触后膜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后,Na+通过被动运输内流到细胞内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有关下图中某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形成该蛋白质时共脱掉126个水分子 |
B.该蛋白质含有两条肽链 |
C.该蛋白质的R基中共含16个氨基 |
D.该蛋白质共有111个肽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自身免疫病产生的原因是
A.人体免疫系统对病原菌的免疫效应 |
B.人体免疫系统对人体正常组织的免疫反应 |
C.人体免疫系统对过敏原的反应 |
D.自身免疫功能缺陷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为某高等生物细胞某种分裂的两个时期的结构模式图,a、b表示染色体片段。下列关于两图叙述错误的是
A.图1细胞处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此时期没有遗传物质复制 |
B.两图说明分裂过程中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
C.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分离不发生在两图所处的分裂时期 |
D.若两图来源于同一个卵原细胞,且图2是卵细胞,则图1是次级卵母细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