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12月25日中国科学家宣布,他们已在国际上率先破译了痢疾杆菌基因组的遗传密码,这种名为“福氏2A”的痢疾杆菌被认为是我国每年近4万人次感染痢疾的主要元凶.研究“福氏2A”杆菌对防治其它疾病也很有帮助.
(1)利用这种杆菌可以侵入人的肠粘膜等位置的特点,由此将其他治疗手段输送到人体内部发挥作用,“福氏2A”在这一过程中起的作用是作为________起运输作用,采用此方法治疗疾病时,要将“福氏2A”的________去除.
(2)“福氏2A”的耐药性较强,原因是________不断改变,导致新的病原体或耐药病原体的出现.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生物教研室 题型:022
(1)一个国家或地区森林覆盖率应达到下列哪一项指标,而且分布均匀,就能发挥它的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环境的积极作用___________。
A.11.38% B.12.98%
C.22% D.30%
(2)在河道两旁种树,在河坡上植草,不仅可以美化景观,更重要的是在水循环中,林冠能承接雨水,减弱雨滴对土壤的冲刷作用;树木把发达的根系伸入泥土能够“抓”住土壤。森林能促进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正常循环,故其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犹如绿色水库,还能减轻泥石流和滑坡的发生。
(3)据研究,有小草的土地,地表雨水的水流减少了50%,对土壤的冲刷作用减少了75%以上。但在部分河道坡地上,农民种上蚕豆、毛豆、土豆之类的庄稼,此举得不偿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践证明,当风穿越林区时,风速会平均降低40%~50%,还可使森林气温降低,湿度增大,附近每公顷农田可增收粮食23~25 kg。说明森林有很好的_____________的作用。
(5)由下图,指出A、B、C在生态系统中各代表什么成分: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6)由上图可知,碳元素从大气流向C是通过_______作用实现的;从A、B、C中流向大气是通过_______作用实现的;碳元素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进行循环是以_______的形式进行的。此外,森林还能阻滞粉尘,释放杀菌物质,形成适于人类生存的环境,因此,森林的另一项功能表现为________。
解析:森林草原植被能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还能减缓雨水对地面的冲刷,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表径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071
由于2000年4月7日至13日,沙尘使北京等8个城市空气重度污染,郑州等2个城市中度污染,烟台等11个城市轻度污染,一项针对东北西部、华北北部、西北地区沙化严重地带,涉及14个省的大规模防沙治沙工程即将开展,工程规划目前已编制完毕。规划将利用10年时间,使沙化严重地区的林草植被覆盖率从现在的6.9%提高到11.38%。
(1)一个国家或地区森林覆盖率应达到下列哪一项指标,而且分布均匀,就能发挥它的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环境的积极作用___________。
A.11.38% B.12.98%
C.22% D.30%
(2)在河道两旁种树,在河坡上植草,不仅可以美化景观,更重要的是在水循环中,林冠能承接雨水,减弱雨滴对土壤的冲刷作用;树木把发达的根系伸入泥土能够“抓”住土壤。森林能促进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正常循环,故其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犹如绿色水库,还能减轻泥石流和滑坡的发生。
(3)据研究,有小草的土地,地表雨水的水流减少了50%,对土壤的冲刷作用减少了75%以上。但在部分河道坡地上,农民种上蚕豆、毛豆、土豆之类的庄稼,此举得不偿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践证明,当风穿越林区时,风速会平均降低40%~50%,还可使森林气温降低,湿度增大,附近每公顷农田可增收粮食23~25 kg。说明森林有很好的_____________的作用。
(5)由下图,指出A、B、C在生态系统中各代表什么成分: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6)由上图可知,碳元素从大气流向C是通过_______作用实现的;从A、B、C中流向大气是通过_______作用实现的;碳元素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进行循环是以_______的形式进行的。此外,森林还能阻滞粉尘,释放杀菌物质,形成适于人类生存的环境,因此,森林的另一项功能表现为________。
解析:森林草原植被能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还能减缓雨水对地面的冲刷,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表径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