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恩格斯曾经把“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细胞学说、进化论”并称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其中细胞学说创立的重要意义在于(  )
①将千变万化的生物界通过细胞结构统一起来  ②证明了生物之间存在着亲缘关系
③为达尔文的进化论奠定了唯物主义基础  ④证明了生物界与非生物界之间存在着统一性和差异性.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②D、③④
考点: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
专题:
分析:1、细胞学说是由德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的,其内容为:(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2、细胞学说阐明了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和细胞的统一性.
解答: 解:①细胞学说认为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这将千变万化的生物界通过细胞结构统一起来,①正确; 
②细胞学说认为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这证明了生物之间存在着亲缘关系,②正确; 
③细胞学说的创立为达尔文的进化论奠定了唯物主义基础,③正确;
④细胞学说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并没有证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之间存在着统一性和差异性,④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主要内容及后人对其的完善,掌握细胞学说的意义,明确细胞学说阐明了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和细胞的统一性,再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图1为哺乳动物(或人体)神经和激素分泌的调节过程,图2为血糖调控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下丘脑参与内环境水分平衡调节的途径是
 
(用图1中数字和箭头表示),此时的靶细胞是
 

(2)寒冷环境中,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途径是
 
(用图1中数字和箭头表示),此时机体产热的器官主要是
 

(3)图2中,当机体处于低血糖状态时,如果机体通过途径①→②→③使血糖水平恢复正常,其主要机理是
 
分泌增多,促进了
 
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水平升高.
(4)如果机体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可能的原因是胰岛
 
细胞受损,导致体内
 
分泌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细胞的组成物质及结构的叙述中,正确的有几项(  )
①蛋白质、糖类都是由相应单体连接成的多聚体 
②细胞膜、核糖体膜、原生质层都具有选择透过性 
③线粒体内膜和基质中都有与有氧呼吸相关的酶 
④有中心体的细胞一定不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⑤抗体、激素、tRNA发挥一次作用后都将失去生物活性  
⑥ATP脱去两个磷酸基团后成为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⑦蓝藻和绿藻都能进行光合作用,故二者含有的光合色素相同   
⑧细菌代谢速率极快,细胞膜和细胞器膜为其提供了结构基础.
A、一项B、两项C、三项D、四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不属于细胞凋亡实例的是(  )
A、与效应T细胞紧密接触的靶细胞裂解
B、被HIV侵染的T淋巴细胞裂解死亡
C、发育到第5周的人体胚胎中,位于指(趾)间的蹼消失
D、蝌蚪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细胞大量死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肠道病毒EV71为单股正链(+RNA)病毒,是引起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之一.下面为该病毒在宿主细胞肠道内增殖的示意图.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物质M的合成场所是
 
.催化①、②过程的物质N是
 

(2)假定病毒基因组+RNA含有7500个碱基,其中A和U占碱基总数的40%.病毒基因组+RNA为模板合成一条子代+RNA的过程共需要碱基G和C
 

(3)EV71病毒感染机体后,引发的特异性免疫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生理过程不能在内环境中发生的是(  )
A、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结合
B、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
C、突触前膜释放递质
D、乳酸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乳酸钠和碳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蛋白质的空间构型遭到破坏,其生物活性就会丧失,这称为蛋白质的变性.高温、强碱、强酸、重金属等会使蛋白质变性.现提供:质量分数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质量分数为2%的新鲜淀粉酶溶液、蒸馏水、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质量浓度为0.05g/mL的CuSO4溶液、无水乙醇、烧杯、试管、量筒、滴管、温度计、酒精灯等材料用具.请你设计实验探究乙醇能否使蛋白质变性.
(1)实验步骤:①取两支试管,编号A、B,向A、B两试管中各加1mL
 
,然后向A试管加
 
,向B试管加5滴无水乙醇,混匀后向A、B两试管再加2mL可溶性淀粉溶液;
②将两支试管摇匀后,同时放入适宜温度的温水中维持5min;
③取少量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和质量浓度为0.05g/mL的CuSO4溶液,配制成斐林试剂;
④从温水中取出A、B试管,各加入1mL斐林试剂摇匀,放入盛有50~65℃温水的大烧杯中加热约2min,观察试管中出现的颜色变化.
(2)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
①A试管中出现砖红色沉淀,B试管
 
(填“不”或“也”)出现,说明乙醇能使淀粉酶变性;
②A试管中出现砖红色沉淀,
 
,说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措施及目的不符合生态学原理的是(  )
措施目的
A改变人类饮食结构(增加植食性食物的比例)减少能量损耗,养活更多的人
B大力植树造林,并减少化石燃料的利用缓解温室效应
C大量引种外来物种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D禁止滥捕滥杀防止破坏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实验室里三种植物细胞,分别取自于植物的三种营养器官.在适宜的光照、温度等条件下,测得甲细胞只释放CO2而不释放O2;乙细胞只释放O2而不释放CO2;丙细胞既不释放O2也不释放CO2.以下叙述中不正确的有(  )
A、甲不可能取自于叶
B、乙不可能取自于根
C、丙可能是死细胞
D、甲可能取自于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