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中A、B、C代表生态系统成分,数字表示碳的流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生产者、B、C、A构成了两条食物链
B.①②⑥⑦为CO2形式,③④⑤为有机物形式
C.③④⑤⑥⑦之和等于生产者同化的碳的总量
D.经③流向B的碳全部储存于B体内的有机物中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重庆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和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运动时汗腺分泌汗液,有利于体温维持稳定
B. 长期饮用弱碱水会大幅改善内环境的pH
C.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pH的大小
D. 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的成分可以交换,它们共同构成内环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西省南昌市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过程能使ADP含量增加的是( )
A. 氧气进入组织细胞 B. 线粒体内的[H]与O2结合
C. 小肠绒毛细胞吸收葡萄糖 D. 丙酮酸形成乳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西省南昌市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 )
①葡萄糖
②氨基酸
③脱氧核苷酸
④核糖核苷酸
A. ①或② B. ②或④ C. ③或④ D. ②和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西省南昌市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在一个农田生态系统中生长着大豆、杂草和田鼠。杂草中的菟丝子通过蔓状茎扎入大豆茎中吸收营养,而后菟丝子的根退化、叶子黄化失去光合作用的能力。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
(2)该生态系统中的大豆、杂草、田鼠及细菌、真菌等生物共同构成___________。一场大火将该农田烧毁,一段时间后农田中又出现了杂草、田鼠等生物,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__(填:“初生演替”或“次生演替”)。群落演替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
(3)调查该生态系统中田鼠的种群的种群数量,应采用_____________法。为模拟该调查方法,某生物小组的同学在白玻璃球中随意抓一把(经清点共15个),并换成相应数量的红玻璃球放回布袋,摇匀后再抓出一把,经清点共12个(其中红玻璃球4个),则布袋中原有白玻璃球_____________个,其中将白玻璃球换成红玻璃球相当于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西省南昌市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是某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下列关于该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微生物利用的是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能量
B. 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系统中能量的传递效率
C. 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可以促进物质循环再利用
D. 食用菌、产甲烷杆菌及蚯蚓是该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西省南昌市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研究种群数量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调查某地区松树的种群数量,样方面积应该取1m2
B. 标志重捕法不适用于调查土壤动物中的蜈蚣
C. 对酵母菌计数时,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满血球计数板的计数室及其四周边缘,轻轻盖上盖玻片后即可镜检
D. 可采用取样器采集土样调查鼠类数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西省南昌市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为了探究生长素和乙烯对某植物生长的影响,科学家在该植物某一生长周期内,发现茎中两种激素的含量和茎段生长情况如图所示。下列相关推测正确的是( )
A. 茎的伸长与生长素的促进作用有关,与乙烯无关
B. 生长素浓度增高到一定值时,会促进乙烯的合成
C. 茎段中乙烯含量增高,会增强生长素的促进作用
D. 图中a、b两个时刻,该植物茎段的生长速度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二(实验班、普通班)3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T4DNA连接酶的功能是
A. 只能连接黏性末端
B. 只能连接平末端
C. 能够连接DNA双链的氢键
D. 既可以连接黏性末端,又能连接平末端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