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下列是有关细胞分裂的问题.图1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的关系;图2表示同一生物体内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象.图3示生物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的关系.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1中AB段、CD段形成的原因分别是
 
 
.图2中
 
细胞处于图1的BC段.
(2)图2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
 
,甲细胞含有
 
个染色体组.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于图2中的
 
细胞所处的时期.
(3)图3中a~c表示染色单体的是
 
,Ⅲ对应于图2中的细胞,由Ⅲ变化为Ⅳ的原因是
 

(4)若该动物的基因型AaBb(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正常情况下,图2中甲细胞移向同一极的基因是
 
考点: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细胞的减数分裂,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规律性变化
专题:
分析:分析图1:图示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的关系.AB段表示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进行染色体的复制;BC段表示有丝分裂前期、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DE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末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末期.
分析图2:甲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丙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分析图3:根据图示分裂结果可以看出,该分裂为减数分裂,因此可以判断①是染色体,②是染色单体,③是DNA.图中Ⅰ可以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Ⅱ可乙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Ⅲ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和中期,Ⅳ表示减数分裂结束产生的生殖细胞.
解答: 解:(1)图1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DNA复制(染色体复制),该过程发生于细胞分裂间期;图1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图1BC段表示每条含有2个DNA分子,对应于图2中的乙、丙细胞.
(2)图2中甲乙两个细胞中具有同源染色体;丙细胞处于减二后期,同源染色体已经在减一后期时分离,因此没有同源染色体.甲细胞中由于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此时细胞中含有4个染色体组.基因的自由组合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即图2中的乙细胞所处的时期.
(3)减数分裂过程中,间期复制后出现染色单体,减二后期着丝点分裂后染色单体消失,因此图3中b表示染色单体.Ⅲ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并且存在染色单体,可以表示减二的前期和中期,可对应于图2中的丙细胞,由Ⅲ变化为Ⅳ的原因是着丝粒(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因此染色单体消失,并且染色体数目加倍.
(4)图2中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复制后的染色体被平均的拉向细胞的两极,因此移向同一极的基因是A、a,B、b.
故答案为:
(1)DNA复制  着丝点分裂乙丙
(2)甲乙      4       乙
(3)b     丙着丝粒(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4)A、a,B、b
点评:本题结合曲线图和细胞分裂图,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含量变化规律,能准确判断图中各区段代表的时期及各细胞的分裂方式和所处的时期,再结合所学的知识答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将甲、乙、丙三株大小相近的同种植物,分别如下表处理,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根据图表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顶芽 摘除 保留 保留
细胞分裂素(浸泡浓度)
(10-6mol?L-1
0 2 0
A、顶芽摘除后,侧芽生长停滞
B、细胞分裂素的作用可解除顶端优势
C、顶芽的存在并不影响侧芽的生长
D、细胞分裂素与侧芽的生长无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稳态调节的部分过程示意图,其中数字①~⑦表示过程,字母a~d表示激素,甲~丙表示器官、结构或细胞.试分析回答:
(1)a表示的激素是
 
,过程④体现的激素调节机制属
 
调节
(2)当人体的血糖浓度高出正常范围时,下丘脑通过⑦使甲所分泌的胰岛素增多,它能够促进
 
,从而降低血糖.
(3)当人体大量失水后,d表示抗利尿激素,它的靶器官是
 
,这个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
 
 功能.
(4)由
 
(填数字)可以说明内分泌腺可以看做是神经调节中反射弧的
 
 部分;反过来
 
(填字母)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为研究棉花去棉铃(果实)后对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者选取至少具有10个棉铃的植株,去除不同比例棉铃,3天后测定叶片的CO2固定速率以及蔗糖和淀粉含量.结果如图.

(1)光合作用暗反应首先将CO2转化为
 
,利用光反应产生的
 
,进一步形成淀粉和蔗糖.
(2)由图1和图2可知,随着去除棉铃百分率的提高,叶片光合速率逐渐下降,植株叶片中淀粉和蔗糖的含量逐渐增加,本实验中对照组(空白对照组)植株叶片中蔗糖的含量是
 
;已知棉铃(果实)是叶片光合产物的输入库,所以,果实的发育会
 
叶片光合产物的输出和光合作用的进行,此过程主要接受棉铃中正在发育的
 
合成的
 
的调节.
(3)依据上述实验可推测,叶片光合产物的积累将会
 
植物的光合作用;
(4)验证上述推测的方法为:去除植株上的棉铃并对部分叶片遮光处理,使遮光叶片成为需要光合产物输入的器官,检测
 
叶片的光合产物含量和光合速率.与只去除棉铃植株的叶片相比,若检测结果是
 
,则支持上述推测.
(5)在上述推测的基础上,有人认为,由于“库(棉铃)”的持续吸引,叶片中光合产物的
 
大于
 
,引发叶片中
 
含量增加,导致叶片衰老脱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人类对遗传的认知逐步深入:
(1)在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中,纯合的黄色圆粒(YYRR)与绿色皱粒(yyrr)的豌豆杂交,若将F2中黄色皱粒豌豆自交,其子代中表现型为绿色皱粒的个体占
 
.进一步研究发现r基因的碱基序列比R基因多了800个碱基对,但r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无酶活性)比R基因编码的淀粉支酶少了末端61个氨基酸,推测r基因转录的mRNA提前出现
 

试从基因表达的角度,解释在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所观察的7种性状的F1中显性性状得以体现,隐性性状不体现的原因是
 

(2)摩尔根用灰身长翅(BBVV)与黑身残翅(bbvv)的果蝇杂交,将F1中雌果蝇与黑身残翅雄果蝇进行测交,子代出现四种表现型,比例为1:1:1:1,说明F1中雌果蝇产生了
 
种配子.实验结果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原因是这两对等位基因不满足该定律“
 
”这一基本条件.
(3)格里菲思用于转化实验的肺炎双球菌中,S型菌有S、S、S等多种类型,R型菌是由SⅡ型突变产生.利用加热杀死的SⅢ与R型菌混合培养,出现了S型菌.有人认为S型菌出现是由于R型型菌突变产生,但该实验中出现的S型菌全为
 
,否定了这种说法.
(4)沃森和克里克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该模型用
 
解释DNA分子的多样性,此外,
 
的高度精确性保证了DNA遗传信息稳定传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表示某基因型为AaBb的高等动物睾丸内细胞分裂图象和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象D→F属于
 
分裂;D→A属于
 
分裂,判断的理由是,
 

(2)图中C细胞和A细胞依次叫做
 
 

(3)写出一个D细胞经C细胞形成的配子的基因型
 

(4)图D细胞在分裂产生配子时A与a的分离和a与a的分开分别发生在座标G中的
 
(填时期).
(5)请在坐标G中画出该动物细胞减数分裂中DNA分子变化曲线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对孟德尔遗传定律理解和运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孟德尔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其比例为3:1
B、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这是孟德尔遗传定律成立的前提之一
C、孟德尔遗传定律普遍适用于乳酸菌、酵母菌、蓝藻、各种有细胞结构的生物
D、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其后代一定有4种表现型和9种基因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基因型为Dd的个体连续自交n代,图中的哪一条曲线能正确地反映纯合体所占比例的变化(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人们试图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用乙种生物生产甲种生物的一种蛋白质.生产流程是:甲生物的蛋白质的mRNA
目的基因
与质粒DNA重组
导入乙细胞
获得甲生物的蛋白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过程需要的酶是逆转录酶,原料是A、U、G、C
B、②要用限制性内切酶切断质粒DNA,再用DNA连接酶将目的基因与质粒连接在一起
C、如果受体细胞是动物细胞,③过程可用农杆菌转化法
D、④过程中用的原料不含有A、U、G、C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