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A_XB_为红眼,aaXB_为粉红眼,则A_XbXb、A_XbY、aaXbXb、aaXbY为白眼.并且F1代全为红眼,因此可以初步判断纯合粉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的基因型.
一般亲本杂交,后代中雌雄比例正常为1:1,之所以出现3:5的比例,是雌性中有四分之一的个体转变为雄性,根据题意即有四分之一的tt个体.
解答 解:(1)①分析题干可知,控制眼色的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其中B、b位于X染色体上,那么A、a就位于常染色体上,亲代雌果蝇的表现型是粉红眼,该亲代纯合粉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XB,由于F1代全为红眼果蝇,故亲代中白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Y,所以F1代雌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Xb,它能产生4种基因型的配子.
②F1代雄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Y,将F1代雌雄果蝇随机交配,F2代基因型为aa__的果蝇中,雌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X-,占$\frac{1}{2}$,雄果蝇有两种aaXBY和aaXbY,各占$\frac{1}{4}$,因此F2代粉红眼果蝇中雌雄比例为2:1;在F2代红眼雌果蝇中杂合子占的比例=1-$\frac{1}{3}×\frac{1}{2}=\frac{5}{6}$.
(2)①根据题意可知,基因T、t与性别无关,只是隐性纯合时会使雌果蝇性反转成不育的雄果蝇,因此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纯合红眼雌果蝇和白眼雄果蝇杂交,F1代杂交,F2代无粉红眼出现,且雌雄比例为3:5(正常应该为1:1,),所以亲代雄果蝇基因型为ttAAXbY,纯合红眼雌果蝇基因型应为TTAAXBXB.
②亲代雄果蝇基因型为ttAAXbY,纯合红眼雌果蝇基因型应为TTAAXBXB,因此F1代果蝇基因型为TtAAXBXb、TtAAXBY,F2代中有少数雌性个体发生性反转,F2代雄果蝇基因型为TTAAXBY($\frac{1}{16}$),TTAAXbY($\frac{1}{16}$),TtAAXBY($\frac{2}{16}$),TtAAXbY($\frac{2}{16}$),ttAAXBY($\frac{1}{16}$),ttAAXbY($\frac{1}{16}$),和ttAAXBXB($\frac{1}{16}$),ttAAXBXb($\frac{1}{16}$).
③用含Bb基因的序列做探针,有丝分裂后期有两个荧光点即说明该细胞含两个x染色体,说明该细胞是正常的细胞,若含四个荧光点说明该细胞含四个x染色体,细胞一极两个,说明该个体是性反转个体,是雄性不育个体.
故答案为:
(1)①aaXBXB 4 ②2:1 $\frac{5}{6}$
(2)①常 ttAAXbY ②8 $\frac{1}{5}$ ③2 4
点评 本题具有一定的难度,属于考纲中理解、应用层次的要求,着重考查了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伴性遗传、以及特殊的性别决定方式等知识,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审题能力、分析理解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对考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蓝藻细胞内含A、C、U碱基的核苷酸只有三种 | |
B. | 人体细胞的遗传物质完全水解可得到5种碱基 | |
C. | 病毒的核酸彻底水解可能含有6种物质 | |
D. | 大豆根细胞核酸中含糖类有三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蛋白质和脂肪 | B. | 脂质和蛋白质 | C. | 蛋白质和固醇 | D. | 磷脂和蛋白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肽酰转移酶在核糖体上合成 | B. | 肽酰转移酶在核糖体中起作用 | ||
C. | 肽酰转移酶催化氨基酸脱水缩合 | D. | 肽酰转移酶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仅存在于真核细胞中 | |
B. | 含有C、H、O、N、P元素 | |
C. | 癌细胞内的端粒可能具有自行修复功能 | |
D. | 端粒DNA序列随细胞分裂而变长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四川雅安市高一5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基因,DNA与染色体的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基因是指有遗传效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C.染色体就是由基因组成的
D.在生物体内所有基因的碱基总数与DNA分子的碱基总数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