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管 | NaCl溶液/% | 红细胞形态 |
1 | 0.5 | ①体积变大,或涨破 |
2 | 0.7 | ②体积变大 |
3 | 0.9 | ③维持正常形态 |
4 | 1.1 | ④体积缩小 |
5 | 1.3 | ⑤体积缩小、皱缩 |
分析 渗透作用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具有半透膜,二是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
当细胞内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中的水分就透过细胞膜进入到外界溶液中,导致细胞失水而皱缩;当细胞内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就透过细胞膜进入到细胞中,导致细胞吸水而膨胀,甚至涨破.
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人的细胞内液中无机盐离子的浓度与0.9%的生理盐水浓度相当,为等渗溶液.低于该浓度,组织细胞会因吸水而涨破;反之则会失水皱缩.
解答 解:(2)①由于探究为患者输液治疗时为什么要用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所以取5支洁净试管,编号为1~5号,分别加入2mL质量分数为0.5%、0.7%、0.9%、1.1%、1.3%的NaCl溶液.
④制成临时装片后,在显微镜下镜检,观察红细胞形态有何变化.
(3)由于0.7%的NaCl溶液小于细胞内液中无机盐离子的浓度,所以红细胞体积变大;而0.9%的NaCl溶液与细胞内液中无机盐离子的浓度相当,所以红细胞维持正常形态.因此,0.9%的NaCl溶液能够维持红细胞的正常形态.
(4)①某学生配制生理盐水时,由于操作不规范致使溶液浓度偏低,则他的探究结果会偏高.
②为了使实验结果更精确,可将分组更精细一些,浓度梯度更小一些.
③生理盐水与体液为等渗溶液,过多注射也会影响细胞的正常功能,因为生理盐水与细胞内液虽为等渗溶液,但是成分差别非常大.表现在:①氯化物水平明显高于血浆,②缺少正常血浆中的几种物质(如钾、钙、镁)和葡萄糖,③缺少血浆中维持正常pH所需的缓冲剂.
故答案为:
(2)①NaCl ④红细胞形态有何变化
(3)②体积变大 ③维持正常形态 0.9%的NaCl溶液能够维持红细胞的正常形态
(4)①偏高 ②分组更精细 ③会影响,生理盐水的过多注入会打破无机盐离子的稳态,进而影响细胞的正常功能
点评 本题综合考查渗透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图表分析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具备设计简单生物学实验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效应T细胞能裂解靶细胞但不能直接清除靶细胞中抗原 | |
B. | 记忆B细胞与效应T细胞中的基因和mRNA均存在差异性 | |
C. | 浆细胞接受抗原的刺激后可以迅速增殖和分化 | |
D. | 吞噬细胞只参与特异性免疫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组成核酸的元素,蛋白质一定含有 | |
B. | 组成蛋白质的元素,核酸一定含有 | |
C. | 组成核酸和蛋白质的元素都是大量元素 | |
D. | 核酸和蛋白质共有的元素都是大量元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玉米细胞核中不含甲类化合物 | B. | 甘蔗细胞壁中含甲类化合物 | ||
C. | 维生素D的本质是乙类化合物 | D. | 酵母菌细胞中不含丙类化合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苏邗江中学高二下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为解决农村污水处理问题,科研人员研发了“厌氧——跌水充氧接触氧化——人工湿地”的组合工艺,其原理是:生活污水先进入厌氧沼气池发酵,发酵后的污水用泵提升进入多级跌水池,通过污水的逐级跌落自然充氧,不断降解有机物,经过跌水池的污水再进入水耕蔬菜型人工湿地(见下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多种微生物的共降解协同作用是水中污染物得以去除的主要原因
B.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与水温、跌水高度、水的停留时间均有关系
C.水耕蔬菜的生长,对水中藻类的繁殖和生长起到了抑制作用
D.上述工艺应用的生态工程原理有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北宜昌枝江二中高二下6月摸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反射弧模式图,箭头指示兴奋的传导方向。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①的功能是感受刺激,并传导刺激
B. 此反射弧结构只有两个突触结构
C. 支配该侧反射弧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在脊髓
D. 箭头指示兴奋的传导方向实际上是细胞膜内的膜电流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