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一定是二倍体 | |
B. | 种群基因频率是否发生改变仅取决于自然选择的作用 | |
C. | 遗传信息传递到蛋白质是表现型实现的基础 | |
D. | 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由多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
分析 1、判断一个个体是单倍体还是几倍体的关键是看该个体是由什么发育来的.若该个体是由未受精的配子直接发育来的,则为单倍体;若该个体是由受精卵发育来的,体细胞含有几个染色体组就是几倍体.
2、种群都基因频率是在种群基因库中某一基因占所有等位基因的比例,影响基因频率变化都因素有自然选择、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迁入和迁出、遗传漂变等,基因频率定向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实质
3、中心法则:(1)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DNA,即DNA的复制;(2)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RNA,进而流向蛋白质,即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解答 解:A、由受精卵发育而来,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是二倍体,而由配子发育而来,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是单倍体,A错误;
B、影响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因素有自然选择、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迁入和迁出、遗传漂变等,B错误;
C、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因此遗传信息传递到蛋白质是表现型实现的基础,C正确;
D、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有关遗传、进化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若仅考虑一对遗传因子,种群中有4种不同的交配类型 | |
B. | 杂合子(如Aa)自交后代的表现型之比,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 |
C. | 自交是鉴别和保留纯合抗锈病(显性)小麦最简易的方法 | |
D. | 通过测交可以推测被测个体的基因型和产生配子的数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所产生的冲动只向轴突末梢方向传导 | |
B. | 所产生的冲动只向树突末梢方向传导 | |
C. | 受刺激的部位电位是膜外正,膜内负 | |
D. | 受刺激的部位电位是膜外负,膜内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B. | C.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有6种表现型,9种基因型 | |
B. | 大花瓣与无花瓣植株杂交,后代出现白色小花瓣的概率为100% | |
C. | 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稳定遗传的后代有4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 | |
D. | 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中红色大花瓣植株占$\frac{3}{16}$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无氧呼吸、主动运输、有氧呼吸、自由扩散 | |
B. |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作用、乳酸发酵、酒精发酵 | |
C. | 光合作用、无氧呼吸、化能合成作用、有氧呼吸 | |
D. | 光合作用、乳酸发酵、化能合成作用、有氧呼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③④ | B. | ①③⑤ | C. | ②④⑤ | D. | ②③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用15N标记核苷酸弄清了分裂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变化规律 | |
B. | 用180标记H20和C02有力地证明了C0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 |
C. | 用14C标记CO2最终探明了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碳的途径 | |
D. | 用含有35S标记DNA的噬菌体侵染细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