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7.下列有关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自然条件下,基因重组通常发生在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
B.基因突变后的基因不一定能遗传给后代
C.基因型为Dd的高茎豌豆自交,子代高茎与矮茎分离比为3:1是由于基因重组而导致
D.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可能导致基因重组

分析 可遗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1)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这会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进而产生新基因;
(2)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包括两种类型,①自由组合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②交叉互换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的交叉互换而发生重组.此外,某些细菌(如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在人为作用(基因工程)下也能产生基因重组.
(3)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重复、缺失、易位、倒位)和染色体数目变异.

解答 解:A、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包括自由组合型和交叉互换型,A正确;
B、基因突变发生在体细胞中一般不能传递给后代,B正确;
C、基因型的高茎豌豆自交,子代高茎与矮茎分离比为3:1是由于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分离造成的,不是基因重组,C错误;
D、同源染色体是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可以导致基因重组,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突变的概念、特点及意义;识记基因重组的概念、类型及意义,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省揭阳市高二下期末考试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洋葱是常用的生物学实验材料,下列以洋葱味实验材料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取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制成装片,可用于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B. 取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经处理后制成装片,可用于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C. 取洋葱鳞片叶的叶肉组织制成装片,可用于观察细胞中的叶绿体

D. 洋葱幼根经低温诱导后制成装片,可用于观察细胞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关于如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示①②③过程需要消化、呼吸、泌尿等系统的参与才能完成
B.④⑤可分别表示细胞所需要的氧气、养料和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
C.图示的内环境通常是由血液、组织液与淋巴组成
D.⑥表示有少数细胞可以与外界环境进行部分物质的直接交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一组是(  )
A.血红蛋白、尿素B.呼吸氧化酶、激素C.氨基酸、光合色素D.葡萄糖、抗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固定化酶技术运用工业化生产前,需要获得酶的有关参数.如图1:曲线①表示某种酶在各种温度下酶活性相对最高酶活性的百分比;曲线②是将该种酶在不同温度下保温足够长的时间,再在酶活性最高的温度下测其残余酶活性,由此得到酶的热稳定性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与普通酶制剂相比,固定化酶在生产中的优点是可反复使用.
(2)曲线②中,35℃和80℃的数据点是在80℃时测得的.通过本实验,你对酶的最适温度的认识是既能使酶具有高的催化活性,又能维持较长时间.该种酶固定化后运用于生产,最佳温度范围是60~70℃.
(3)研究发现有甲、乙两种物质能降低该种酶的催化效率,该酶催化的底物浓度变化会改变甲物质对酶的影响,而不会改变乙物质对酶的影响.图2是降低酶活性的两种机制模型,符合甲、乙物质对酶影响的模型分别是A、B.
(4)在酶的活性不受抑制时,起始反应速率与底物浓度的关系如图3所示.请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画出加入甲物质时,起始反应速率与底物浓度之间的关系曲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现有两个小麦品种,一个纯种小麦性状是高杆(D),抗锈病(T);另一个纯种小麦的性状是矮杆(d),易染锈病(t).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育种专家提出了如图所示的Ⅰ、Ⅱ两种育种方法以获得小麦新品种.问:

(1)方法Ⅰ与方法Ⅱ相比,前者的优势在于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2)图中①和④基因组成分别为DT和ddTT.
(3)(三)过程采用的方法称为花药离体培养;(四)过程最常用的化学药剂是秋水仙素;(五)过程产生的抗倒伏抗锈病植株中的纯合体占$\frac{1}{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请利用下列材料,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人的唾液淀粉酶是蛋白质.
备选材料:0.1g/mL的NaOH溶液、0.01g/mL的CuSO4溶液、0.5g/mL的CuSO4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稀释蛋清液(已知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唾液、蒸馏水、试管、滴管.
实验步骤:
①取3支试管,编号为1、2、3.
②在1、2、3号试管中分别加入2mL稀释蛋清液、唾液、蒸馏水
③在3支试管中各加入1mL0.1g/mL的NaOH溶液,摇匀;再向3支试管中各加入3-4滴0.01g/mL的CuSO4溶液,摇匀..
④观察3支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
实验结果预测:1、2号试管中均出现紫色物质,3号试管中不出现紫色物质.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证明人的唾液淀粉酶是蛋白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如图表示反射弧和神经纤维局部放大的示意图,据图回答(在[]中填序号,在横线上填名称)

(1)反射弧中效应器是由感觉神经末梢和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组成的.
(2)B图表示神经纤维受到刺激的瞬间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在a、b、c中兴奋部位是b.在兴奋部位和相邻的未兴奋部位之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而发生电荷移动,这样就形成了局部电流,使兴奋依次向前传导.
(3)兴奋在反射弧中按单一方向传导的原因是在A图的[6]突触结构中,与兴奋传导有关的物质是神经递质,此物质只能从突触前膜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信号的传递是单一方向的,在此结构中信号的转换模式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福建师大附中高二下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个物种的灭绝,会影响到若干其他物种的进化

B.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

C.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也就是新的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

D.生物多样性指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物群落多样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