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图是我国江南某地区现代“桑基鱼塘”的一种模式。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鱼在生态系统中所属的成分是_________,从池塘中不同动物的食性分布来看,生物在池塘中的分布体现了生物群落的_________结构。
(2)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鱼从蚕体内获得的能量约为_________;在池塘生物之间,碳的利用形式为_________。
(3)与古代的“桑基鱼塘”生产模式相比,现代“桑基鱼塘”生产模式增加了沼气池这一设施,其重要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消费者 垂直 0 (含碳)有机物 充分利用废弃物中的能量 减少环境污染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结合题意,运用所学知识对各小题进行分析作答。答题时要特别注意第(2)小题,要明确某生物的粪便不属于该生物同化的能量,而是该生物的上一个营养级同化的能量。
(1)鱼在生态系统中所属的成分是消费者;从池塘中不同动物的食性分布来看,生物在池塘中的分布体现了生物群落的垂直结构。
(2)粪便(蚕沙)不是蚕同化的能量,而是属于桑的能量。据图可知,鱼吃蚕沙,所以鱼没有得到蚕同化的能量,也就是鱼从蚕体内获得到的能量是0;在池塘生物之间,碳的利用形式为(含碳)有机物。
(3)与古代的“桑基鱼塘”生产模式相比,现代“桑基鱼塘”生产模式增加了沼气池这一设施,其重要意义是充分利用废弃物中的能量、减少环境污染。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淋巴细胞存在两种状态:活化状态和未活化状态。下图是未活化状态的B淋巴细胞(a图)和活化的B淋巴细胞(亦被称之为浆细胞)(b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未活化的B淋巴细胞转化为活化状态,涉及到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B. 浆细胞分泌抗体过程中会出现膜融合现象,且消耗细胞本身能量
C. 在抗原和淋巴因子的共同作用下,B淋巴细胞才能由未活化状态转变成活化状态
D. b图所示细胞相对表面积的增大有助于提高其物质运输效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
A. 抗利尿激素浓度增加,醛固酮浓度减少
B. 抗利尿激素浓度减少,醛固酮浓度增加
C. 抗利尿激素浓度增加,醛固酮浓度增加
D. 抗利尿激素浓度减少,醛固酮浓度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与达尔文进化论观点不同的是( )
A. 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B.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C.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实质
D. 自然选择是环境对生物的选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两对基因(A-a和B-b)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产生后代的纯合体的概率是( )
A. 3/4B. 1/4C. 3/16D. 1/1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从成分、功能方面将细胞器进行归类,不合理的是( )
A.能产生水的细胞器有线粒体、核糖体等
B.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是线粒体和叶绿体
C.在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有可能发生碱基配对行为的是线粒体、叶绿体、细胞核
D.可能含有色素的细胞器有叶绿体和液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植物光合作用同化物蔗糖在不同细胞间运输、转化过程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蔗糖的水解有利于蔗糖顺浓度梯度运输
B. 单糖逆浓度梯度转运至薄壁细胞
C. ATP生成抑制剂会直接抑制图中蔗糖的运输
D. 蔗糖可通过单糖转运载体转运至薄壁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现代生物科技的应用中,不需要进行检测与筛选的是
A. 对植物的离体组织进行培养,大规模培育优良品种
B. 将鼠的骨髓瘤细胞与B淋巴细胞融合,制备单克隆抗体
C. 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培育“萝卜一甘蓝”
D. 将抗虫基因导入植物细胞,培育具有抗虫特性的新植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向含有酵母菌的葡萄糖培养液中通入不同浓度的02后,02的消耗重和CO2的产生量变化曲线。据图判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曲线Ⅰ、Ⅱ分别表示02的消耗量和CO2的产生量
B. 02浓度为b时,约有2/3的葡萄糖用于酵母菌的酒精发酵
C. 02浓度为C时,酵母菌产生的C02全部来自线粒体基质
D. 02浓度为d时,细胞呼吸形成的ATP全部来于线粒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