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7.已知有机物X具有毒性,会诱发染色体断裂.欲探究肝脏小块对有机物X是否有解毒作用.请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与用具,提出实验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
材料与用具: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培养液,植物凝集素(刺激淋巴细胞分裂);有机物X溶液,肝脏小块,肝细胞培养液:显微镜,载玻片,盖破片,培养皿,滴管,吉木萨然液(使染色体着色)等.(要求与说明:实验分四组,染色及装片的具体制作过程不作要求;实验条件适宜且现象明显.)
(1)实验思路(其中实验分组用表格形式,“+”表示添加)①在淋巴细胞培养液中加入等量的淋巴细胞及植物凝集素,随即均分4等份,备用;
②实验分组:
肝细胞培养液++++
有机物X溶液++
肝脏小块++
③培养一段时间,取各培养皿中等量的培养液,分别添加到4份备用的淋巴细胞培养液中继续培养
④一段时间后,取各组淋巴细胞分别染色、制片.在显微镜下观察染色体形态与数目,并对比分析.
(2)预测实验结果和结论.①如果染色体断裂(异常)的细胞数量丁组>甲组=乙组=丙组,则说明肝脏小块对物质X具有解毒作用
②如果染色体断裂(异常)的细胞数量丁组>甲组=乙组=丙组,则说明肝脏小块对物质X不具有解毒作用.

分析 1、分析题文: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肝脏小块对有机物X是否有解毒作用,其自变量为是否加入肝脏小块和有机物X;由于有机物X具有毒性,会诱发染色体断裂,因此因变量为染色体形态和数目.
2、探究实验需要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

解答 解:(1)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肝脏小块对有机物X是否有解毒作用,由于有机物X具有毒性,会诱发染色体断裂.结合题目所给实验材料可知,自变量为是否加入肝脏小块和有机物X,因变量为染色体形态和数目.根据探究实验的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可设计实验步骤如下:
①在淋巴细胞培养液中加入等量的淋巴细胞及植物凝集素,随即均分4等份,备用;
②实验分组:

肝细胞培养液++++
有机物X溶液++
肝脏小块++
③培养一段时间,取各培养皿中等量的培养液,分别添加到4份备用的淋巴细胞培养液中继续培养;
④一段时间后,取各组淋巴细胞分别染色、制片.在显微镜下观察染色体形态与数目,并对比分析.
(2)实验结果和结论:
①如果肝脏小块对物质X具有解毒作用,则染色体断裂(异常)的细胞数量丁组>甲组=乙组=丙组;
②如果肝脏小块对物质X不具有解毒作用,则染色体断裂(异常)的细胞数量丁组>甲组=乙组=丙组.
故答案为:
(1)①在淋巴细胞培养液中加入等量的淋巴细胞及植物凝集素,随即均分4等份,备用:
②实验分组:
肝细胞培养液++++
有机物X溶液++
肝脏小块++
③培养一段时间,取各培养皿中等量的培养液,分别添加到4份备用的淋巴细胞培养液中继续培养
④一段时间后,取各组淋巴细胞分别染色、制片.在显微镜下观察染色体形态与数目,并对比分析
(2)
①如果染色体断裂(异常)的细胞数量丁组>甲组=乙组=丙组,则说明肝脏小块对物质X具有解毒作用
②如果染色体断裂(异常)的细胞数量丁组>甲组=乙组=丙组,则说明肝脏小块对物质X不具有解毒作用

点评 本题考查动物细胞培养及相关的探究实验,要求考生识记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及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的应用;明确实验目的,正确区分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同时能根据实验原则设计实验目的并预测实验结论,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省临沂市高一下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一棉花植株上,正确反映各部位生长素浓度分布情况的是( )

A.顶芽>侧芽,老根<生长点 B.顶芽<侧芽,老根>生长点

C.顶芽<侧芽,老根<生长点 D.顶芽>侧芽,老根>生长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已知直肠癌发病早期仅在肠壁形成多个息肉(即良性肿瘤),若病情持续发展就会形成恶性肿瘤,其中可含有多次基因突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直肠癌的发生可能是多个基因突变累积的结果
B.原癌基因是与细胞增殖相关的基因
C.抑癌基因可以抑制细胞的异常增殖
D.这种变异必定会传递给子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1月份乌鲁木齐的日均最髙气温为-8℃,有些爱好运动的人却不畏严寒,进行冬泳.很多研究表明,经常坚持科学冬泳不但能增强人体的抗寒能力,而且能促进人体的微循环,提高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1)当人体进入冷水时,皮肤的温度感受器受到寒冷刺激产生兴奋,相应的神经冲动传到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引起TRH和TSH的分泌量增加,从两促使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便机体产生更多的热量;体表汗腺分泌减少,毛细血管收缩.
(2)冬泳过程中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增多,促进肝脏分解(肝)糖原,保证能量的供应.运动中产生的乳酸不会引起血桨的pH显著下降,这与内环境中的HCO3-、HPO42-等离子有关.
(3)1月份是流感的高发期,在流感患者体内会有部分病毒侵入细胞,此时T细胞通过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后者可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靶细胞裂解死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一片水稻田可以看作一个农田生态系统,其中生活着稻飞虱、黑斑蛙等动物,稻飞虱以水稻幼叶为食,黑斑蛙可取食稻飞虱.请回答下列问题:
(1)种植水稻时,每平方米一般控制在50-60株左右,从种群特征分析,这一措施主要是控制好水稻的种群密度,以利于提高水稻的产量.
(2)水稻田中所有生物种群的集合体称为群落.若该农田被长期弃耕,会发生演替现象,这种演替称为次生演替.
(3)根据该水稻田的生物间的取食关系,可以构成的食物链是水稻→稻飞虱→黑斑蛙,在此食物链中,稻飞虱处于第二个营养级.
(4)稻田中浮萍、鱼虾等生物可以增加此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从而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更好地维持系统的稳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多不饱和脂肪酸需要从膳食中摄取,而不能被人体直接合成.科学家通过转基因手段将w-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FAT1)整合到肉牛基因组,以期提高肉牛体内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促进人体健康.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w-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FAT1)导入到肉牛细胞中常用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在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时,需要的条件除扩增缓冲液、模板DNA、4种原料和能量外,还需要引物和Taq酶.
(2)构建好的基因表达载体主要包括复制原点、启动子、目的基因、终止子和标记基因,其中启动子功能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位点,驱动基因转录出mRNA.
(3)哺乳动物的脂肪细胞来源于前脂肪细胞,脂肪组织体积增大是前脂肪细胞分裂和分化和脂肪细胞的生长结果.
(4)在体外培养前脂肪细胞,需过滤脂肪组织血管基质,并经胰蛋白酶消化而得到单个前脂肪细胞,进行原代培养.体外培养细胞的操作及培养过程均需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成熟组织细胞间质少、细胞松散,所以随着前脂肪细胞的分化,细胞贴壁生长性能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检测和预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通过遗传咨询可推算出某些遗传病的发病率
B.常见的产前诊断方法是羊膜腔穿刺和绒毛细胞检查
C.产前诊断能有效地检测胎儿是否患有某种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D.禁止近亲结婚能降低各种遗传病的发病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如图中,甲图为某哺乳动物体细胞中部分染色体及其上的基因示意图,乙、丙、丁图为该动物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染色体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判断该动物是否为纯合子应选用另一雌性动物与其测交
B.甲细胞中含有4个染色体组
C.乙细胞和丙细胞分裂时均可以发生基因重组
D.丁细胞继续分裂可能会发生等位基因分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用化学分析法测得某有机物的化学元素及含量如表所示,该物质最可能是(  )
元素CONHSFe
含量(%)55.6419.816.647.340.390.34
A.核酸B.脂肪C.蛋白质D.糖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