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培养基 | 蛋白胨 | 牛肉膏 | 氯苯 | 氯化钠 | 硝酸铵 | 无机盐(无碳) | 蒸馏水 |
Ⅰ号 | 10g | 5g | 5mg | 5g | - | - | 1L |
Ⅱ号 | - | - | 50mg | 5g | 3g | 适量 | 1L |
Ⅲ号 | - | - | 20mg-80mg | 5g | 3g | 适量 | 1L |
分析 (1)培养基为微生物提供生长、繁殖和积累代谢产物的营养物质.营养物质归纳为碳源、氮源、生长因子、无机盐和水.根据化学成分分为合成培养基、天然培养基等;根据用途分选择培养基、鉴别培养基;根据性质分为液体、半固体和固体培养基.
(2)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步骤:计算、称量、溶化、调整PH、灭菌、倒平板.
解答 解:(1)Ⅱ号培养基以氯苯为唯一碳源,属于选择培养基,目的是选择出SP1菌株;Ⅱ号培养基成分中含氮物质为硝酸铵,可以为SP1菌株提供氮源;固体培养基需要添加凝固剂,常用的凝固剂是琼脂.
(2)为了防止杂菌污染,配置培养基时,应该先调节pH,然后灭菌.实验室中,培养基灭菌常用的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
(3)据图1分析可知,将Ⅰ号培养基中的微生物接种到Ⅱ号培养基中,采用的最佳接种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SP1菌的计数常用抽样检测法(血球计数板计数法).SP1菌株能以氯苯为碳源,当氯苯消耗尽时,菌株因缺少碳源而不能继续生存,故氯苯含量越少,SP1菌株越早停止生长.
故答案为:
(1)选择 硝酸铵 琼脂
(2)先调pH,后灭菌 高压蒸汽灭菌
(3)稀释涂布平板法 抽样检测法(血球计数板计数法) 20mg/L 氯苯碳源最早耗尽
点评 本题结合图表,考查微生物的培养和分离,要求考生识记培养基的成分、种类及作用;识记接种微生物常用的两种方法及注意事项,能结合图中和表中信息准确答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藓类叶片的叶绿体 | |
B. | 健那绿染色观察动物细胞的线粒体 | |
C. | 观察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 |
D. | 甲基绿、呲罗红染色观察动物细胞中的DNA和R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产生精原细胞与产生精细胞的细胞分裂方式不同 | |
B. | 初级精母细胞含有2个染色体组,次级精母细胞只含1个染色体组 | |
C. |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移向细胞同一极的染色体不是同源染色体 | |
D. | 基因重组可发生在形成精子的过程,不发生在受精作用的过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生长阶段 | 生长素 | 赤霉素 | 细胞分裂素 | 脱落酸 | 乙烯 |
种子发芽 | + | + | - | + | |
花芽形成 | + | + | + | + | + |
果实生长 | + | + | + | + | |
器官脱落 | - | - | - | + | + |
衰老 | - | - | - | + | + |
A. | 植物生长的不同阶段都是受多种激素共同调节 | |
B. | 种子发芽过程起促进作用的只有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 | |
C. | 在器官脱落方面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均起抑制作用 | |
D. | 在植物生长的各阶段均起促进作用的是乙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③可以表示21三体综合征患者体细胞的基因组成 | |
B. | ②可以表示果蝇体细胞的基因组成 | |
C. | ①可以表示经过秋水仙素处理后四倍体西瓜体细胞的基因组成 | |
D. | ④可以表示雄性蜜蜂体细胞的基因组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 |
B. | 麻风杆菌的酶需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 | |
C. | 细胞内蛋白质和纤维素的合成过程中有水的生成 | |
D. | ATP和RNA中都含有核糖和腺嘌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生长素是由色氨酸转化形成的蛋白质,在体内含量极少 | |
B. | 植物的顶端优势现象说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 | |
C. | 用生长素处理已受粉的雌蕊柱头可以获得无籽番茄 | |
D. | 抑制细胞的呼吸不会影响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该细胞中有6条染色单体,6个DNA分子,2个染色体组 | |
B. | 该细胞能产生两种基因型不同的成熟配子 | |
C. | 形成该细胞的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 | |
D. | 在哺乳动物的卵巢中不能观察到该细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实验开始时,需测定离体发菜细胞液中的最初溶氧量 | |
B. | 图乙结果表明发菜细胞对碱性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 |
C. | 发菜细胞培养的最适温度是25℃左右,因为实际光合速率最大 | |
D. | 发菜细胞在pH7.0,在适应光照强度下持续培养10h后转入暗室继续培养至24h,可积累葡萄糖112.5mg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