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1.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分析解释狼进化过程:
(1)狼群中存在不同种类的个体,有的跑得快,有的跑得慢,这说明生物具有变异的特性,而这一特性一般是不定向的.它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原始的进化材料.
(2)随着环境的改变,食物减少,跑得快而凶猛的狼才能获得食物生存下去,这就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食物、环境对狼起了选择作用,而且这种作用是定向的,它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
(3)狼的进化过程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

分析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源于达尔文于1859 年发表的《物种起源》,其主要内容有四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也叫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

解答 解:(1)达尔文认为:遗传变异是生物的普遍特征,生物有了这个特征,物种才能稳定存在;生物界普遍存在变异,每一代都存在变异,没有两个生物个体是完全相同的,变异是随机产生的,不定向的.因此狼群中存在不同种类的个体,有的跑得快,有的跑得慢.这说明生物具有变异的特征,而这种特征一般是不定向的,它为狼的进化提供了原始的材料.
(2)达尔文认为,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随着环境的改变、食物的减少,具有跑得快、凶猛的变异的狼能获得食物生存下来,这就是适者生存;跑得慢的狼得不到食物,则不能生存下来,这就是不适者被淘汰. 食物、环境对狼起了选择作用,而且这种作用是  定向的,它决定着生物进化的 方向.
(3)任何一种生物在生活过程中都必须为生存而斗争.生存斗争包括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斗争,生物种内的斗争,如为食物、配偶和栖息地等的斗争,以及生物种间的斗争.因此狼的进化过程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
故答案为:
(1)变异   不定向     进化材料
(2)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定向       方向
 (3)生存斗争

点评 该题考查了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对具体生物的进化过程的解释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溶菌酶是存在于眼泪和白细胞中的酶,有杀菌功能,整个分子大致呈球形,故称为球蛋白 (如图).下列关于溶菌酶的说法,错误的有(  )
①溶菌酶从细胞进入泪液不穿过生物膜
②溶菌酶是由两条多肽链共同组成的
③溶菌酶的空间结构与其功能密切关系
④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
⑤双缩脲试剂5%NaOH溶液与1%CuSO4溶液等体积混合后与溶菌酶反应呈紫色.
A.一项B.两项C.三项D.四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图甲是家庭制作果酒、果醋的简易发酵装置,图乙表示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的物质变化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装置中的充气口在果酒制作过程中应关闭(填“开放”或“关闭”),排气口排出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在果酒发酵旺盛时,若有醋酸菌混入,醋酸菌不能(填“能”或“不能”)将果汁中的糖发酵为醋酸,原因是果酒发酵时的缺氧环境能抑制醋酸菌生长,且醋酸菌发酵条件是氧气充足.
(2)葡萄汁为酵母菌、醋酸杆菌等微生物的生长提供的营养成分是水、无机盐碳源、氮源.果酒发酵过程中发酵液pH会逐渐减小.
(3)图乙中都需要氧气参与的过程是③④(填编号),只发生在酵母菌细胞的线粒体中的过程是③(填编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酵母菌酒精发酵时控制的温度为(  )
A.10℃左右B.18~25℃C.28~32℃D.30~3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图中,甲图表示某生物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变化.乙图表示该生物细胞某一分裂时期,据图回答:

(1)图甲中,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是ej
(2)图甲中,cd 段表示细胞分裂进入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变化的主要特点是着丝点分裂,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向细胞两极移动.
(3)图乙中表示的细胞分裂期相当于图甲中哪两段:bc和gh.
(4)图乙中5的复制发生在甲图的ef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如图某神经一肌肉接头(类似突触结构)结构示意图,其中①~⑥表示有关结构.研究发现,当兴奋传导到达神经末梢时,引起突触小体膜上的Ca2+通道开放,大量Ca2+由胞外进入到突触前末梢内,触发囊泡中的乙酰胆碱(ACh)被释放到接头间隙中,进而引起肌肉细胞膜电位变化,使肌细胞兴奋而诱发一次收缩.请据图作答:

(1)图中④⑤⑥(填图中的标号)等结构共同构成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当兴奋传递至轴突末梢时,轴突末梢内的ACh通过结构[④]突触前膜被释放,该过程中发生的信号转换是电信号→化学信号.
(2)终板膜上的ACh受体的化学本质是糖蛋白.当其与ACh结合时,其分子结构发生改变,通道开放,Na+进入肌细胞,从而引起终板膜内的电位变化为由负变为正,使肌细胞兴奋而诱发一次收缩,随即ACh被胆碱酯酶分解.
(3)Mg2+可阻断Ca2+内流入轴突末梢.用适宜浓度的Mg2+处理神经肌肉接头后,再刺激感受器,则肌肉表现为肌无力(选填“肌肉痉挛”或“肌无力”,下同).毒扁豆碱可与胆碱酯酶结合,使该酶失活,则毒扁豆碱中毒患者的肌肉表现为肌肉痉挛.
(4)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的原因是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三者的共同点是(  )
A.都能产生新基因型B.都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
C.都对生物生存不利D.都是在分裂间期发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几组植物杂交实验中,其实验结果可以用分离定律解释的是(  )
A.抗病×早熟-→F1?--→F2B.杂高×纯矮-→F1?--→F2
C.高秆×抗病-→F1?--→F2D.纯高×纯高-→F1?--→F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1869年的春天,法国传教士阿尔芒•戴维在宝兴捕获了一只大熊猫,决心带回法国.然而,由于长途山路的颠簸以及气候的不断变化,这只大熊猫还没运到成都就奄奄一息了,戴维只好非常惋惜地将其制成世界上第一只大熊猫模式标本了.大熊猫被誉为“活化石”和“中国国宝”,体细胞中有42条染色体.下列有关其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大熊猫身体的大小主要决定于细胞数量的多少
B.大熊猫体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核DNA量不发生改变
C.大熊猫细胞分化过程中,体细胞中染色体数始终为42条
D.大熊猫衰老过程也是体内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