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根据材料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Ⅰ.某大学科研人员利用双重固定法,即采用戊二醛作交联剂(使酶相互连接),海藻酸钠来包埋小麦酯酶,研究固定化酶的性质,并对其最佳固定条件进行了探究。下图显示的是部分研究结果。(注:酶活力为固定化酶催化化学反应的总效率,包括酶的活性和酶的数量)
⑴从图1可以看出:固定化小麦酯酶比游离的小麦酯酶对温度变化的适应性更________。
⑵从图2可以看出:海藻酸钠浓度为________时的小麦酯酶活力最强。当海藻酸钠浓度较低时,酶活力较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_。
Ⅱ.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过程为
(1)活化就是让处于休眠状态的微生物重新恢复 状态。
(2)影响此实验成败的关键步骤是 ,此步的操作应采用 ,以防止发生焦糊现象。
(3)海藻酸钠溶液必须冷却至室温后才能和酵母混合,原因是 。
(4)刚形成的凝胶珠要在CaCl2溶液中浸泡30min左右,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制作的凝胶珠颜色过浅,呈白色,则说明海藻酸钠浓度________(填“过低”或“过高”)。
(6)此固定酵母细胞的方法是 法,固定化酵母细胞的优点是
(7)制备固定化酶则不宜用此方法,原因是 。
【答案】
Ⅰ.(1)强
(2)3% 酶的数量不足
Ⅱ. (1) 正常的生活
(2) 配制海藻酸钠溶液 小火间断加热的方法
(3)高温会导致酵母细胞死亡
(4)使胶体聚沉(让凝胶珠形成稳定的结构)
(5)过低
(6)包埋 可以重复使用
(7)酶分子很小,容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
【解析】
Ⅰ通过分析图甲可知,固定化酶与游离酶相比,对温度变化的适应性更强且应用范围较广。乙图曲线表明浓度为3%的海藻酸钠包埋效果最好,此时的酶活力最高,当海藻酸钠浓度较低时包埋不紧密,酶分子容易漏出,数量不足,因此酶活力较低。
Ⅱ⑴活化就是让处于休眠状态的微生物重新恢复正常生活的状态。
⑵固定化酵母菌的实验关键是配制海藻酸钠溶液;为防止发生焦糊现象,需要用小火间断加热的方法。
⑶海藻酸钠溶液必须冷却至室温后才能和酵母混合,原因是高温导致酵母细胞死亡。
⑷刚形成的凝胶珠要在CaCl2溶液中浸泡30min左右,目的是使胶体聚沉。
⑸如果制作的凝胶珠颜色过浅、呈白色,说明海藻酸钠的浓度偏低,固定的酵母细胞数目较少。
⑹固定化细胞通常采用包埋法,其优点是可以重复使用。
⑺制备固定化酶则不宜用此方法,原因是酶分子很小,容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SOD是一种抗氧化酶,它能催化O2-形成H2O2,增强植物的抗逆性。如图为培育农作物新品种的一种方式。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 ①过程中最常用的方法是采用显微注射技术将SOD基因导入植物细胞
B. ②、③分别表示脱分化、再分化过程,均无需严格的无菌操作就可以完成
C. 利用植物组织培养生产SOD时,需要将外植体培养到胚状体
D. 该育种方式利用了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能体现细胞的全能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物质鉴定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时用醋酸洋红等酸性染液染色
B.分离光合色素用层析液
C.95%的乙醇在油脂鉴定实验中的用途是洗去浮色
D.本尼迪特试剂检测淀粉要水浴加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中甲曲线表示在最适温度下,某种酶促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乙、丙两条曲线分别表示该酶促反应速率随温度、pH的变化趋势。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在A点适当提高温度或在B点适当增加酶的浓度,反应速率都将增大
B.图中E点代表该酶的最适pH,H点代表该酶的最适温度
C.要得到乙曲线,选择过氧化氢酶更合适
D.短期保存该酶,适宜条件对应于图中的D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某样品中存在甲、乙、丙、丁、戊五种蛋白质分子,其分子大小、所带电荷的性质及数量情况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样品中蛋白质分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将样品装入透析袋中透析12 h,若分子乙保留在袋内,则分子丙也保留在袋内
B.若用凝胶色谱柱分离样品中的蛋白质,则分子甲移动速度最快
C.将样品以2000 r/min的速度离心10 min,若分子戊存在于沉淀中,则分子甲也存在于沉淀中
D.若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样品中的蛋白质,则分子甲和分子戊形成的电泳带相距最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正常情况下不会在人体内环境中出现的物质是
①血红蛋白 ②葡萄糖 ③解旋酶 ④二氧化碳 ⑤唾液淀粉酶 ⑥甲状腺激素 ⑦乙酰胆碱 ⑧尿素 ⑨胰岛素
A.②③④⑥ B.①③⑤
C.①③⑤⑦ D.③⑤⑥⑧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