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3.如图为某高等雄性动物的精原细胞染色体和基因组成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图中A和a称为等位基因.
(2)图中①和②叫做同源染色体.
(3)该细胞产生的配子有4种
(4)该生物自交,后代有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表现型比为9:3:3:1.后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的比例为$\frac{1}{4}$.
(5)该生物与aaBB个体相交,后代表现型有2种,比例为1:1.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为某高等雄性动物的精原细胞染色体和基因组成示意图,该细胞含有2对同源染色体(①和②、③和④),A和a、B和b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不同对染色体上,它们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解答 解:(1)图中A和a是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称为等位基因.
(2)图中①和②叫做同源染色体.
(3)该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能产生4种配子,其类型和比例为AB:Ab:aB:ab=1:1:1:1.
(4)该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其自交,后代有3×3=9种基因型,2×2=4种表现型,表现型比为A_B_:A_bb:aaB_:aabb=9:3:3:1.后代中能稳定遗传(纯合子)的个体比例为$\frac{1}{2}×\frac{1}{2}=\frac{1}{4}$.
(5)该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其与aaBB个体相交,后代有2×1=2表现型,比例为1:1.
故答案为:
(1)等位基因     
(2)同源染色体     
(3)4
(4)9   4   9:3:3:1   $\frac{1}{4}$  
(5)2   1:1

点评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能熟练运用逐对分析法计算后代的表现型种类及比例、基因型种类及比例,再结合所学的知识答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是基因工程的第三步,此过程常需要质粒、噬菌体、动植物病毒的协助.这些工具被称为(  )
A.运载体B.消化酶C.淀粉酶D.呼吸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对四幅图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图甲中a阶段用X射线照射可诱发突变,b阶段用秋水仙素处理能抑制纺缍体的形成
B.图乙中的温度在a时酶分子结构未被破坏,但活性较低
C.图丙中bc段和de段的变化的原因相同
D.图丁中在有丝分裂的过程中,cd段着丝点分裂,属于有丝分裂后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下面为光合作用过程的图解,据图回答:

(1)物质A是[H],物质B为ATP,物质D为氧气,物质E为糖类.
(2)过程②称为二氧化碳的固定,③所表示的是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④所表示的是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
光合作用的实质是: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把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某兴趣小组为探究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目的:初步学会观察和研究人工生态系统.
实验材料:带瓶塞的透明玻璃瓶、凡士林、金鱼藻、绿萍、虾、螺蛳、细沙、河水、不透光的盒子.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将A、B瓶置于有光条件下,C瓶用不透光的盒子罩住)

请据图回答:
(1)针对“光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有影响吗?”这个问题,请你作出假设光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有影响:
(2)(1)所提出的问题,应选择瓶与B瓶进行对照实验C.
(3)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是从生产者固定开始的太阳能.
(4)三个生态瓶中,还有一类必不可少的、看不见的生物在起作用,它们是分解者.
(5)在该生态瓶中,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6)在A、B、C三个生态瓶中,生态系统维持时间最长的应该是B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肺细胞中的let-7基因表达减弱,癌基因RAS表达增强,会引发肺癌.研究人员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let-7基因导入肺癌细胞实现表达,发现肺癌细胞的增殖受到抑制.该基因工程技术基本流程如图1.研究发现,let-7基因能影响癌基因RAS的表达,其影响机理如图2.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进行图1过程①时,需用限制性核酸内切(或限制)酶切开载体以插入let-7基因.载体应有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以驱动let-7基因转录,该部位称为启动子.
(2)图1中重组载体导入肺癌细胞的常用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如何从细胞水平判断肺癌细胞中导入了重组载体通过对细胞进行培养观察细胞增殖的速率,并与正常肺癌细胞的增殖速率进行比较.
(3)根据图2分析,可从细胞中提取RNA进行分子杂交,以直接检测let-7基因是否转录.肺癌细胞增殖受到抑制,可能是由于细胞中RAS蛋白含量减少引起的,其实质是遗传信息表达时翻译过程受阻,导致RAS基因沉默.
(4)参照图2,给出基因表达时只以DNA一条链为转录模板的一个理由:若DNA两条链同时转录,形成的mRNA会形成互补双链,无法进行翻译(其它合理答案也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细胞内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为丙酮酸的分解.为探究该反应发生的场所,甲、乙两同学分别做了如下实验:
甲同学的方法:
步骤一:取新鲜肝脏组织用胰蛋白酶处理,使之分散为单个细胞.
步骤二:用含14C标记的C6H12O6及完全营养液培养肝细胞一段时间.
步骤三:离心得到细胞质基质及线粒体基质,分装在标号为1、2的两支试管中.
步骤四:取新配制的澄清石灰水两滴,分别滴入两支试管内.
现象:1、2两支试管变浑浊.
结论:丙酮酸的分解既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又发生在线粒体中.
乙同学的方法:第一步同甲步骤一,第二步同甲步骤三,第三步待续.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完成后,老师指出甲同学的实验结果是错误的.
(2)现给你如下试剂:14C标记的丙酮酸及完全营养液(不含糖)、清水、吸管若干、新配制的澄清石灰水,请继续乙的实验,探究丙酮酸水解发生的场所.
步骤三:取等量且少量的试管1及试管2中的溶液分别置于编号为A、B的两支试管内,再取等量的14C标记的丙酮酸及完全营养液(不含糖)分别加入A、B两支试管内.
步骤四:一段时间后,分别向A、B试管加入两滴新配制的澄清石灰水,观察现象.
预测实验现象及结论:
①现象:A试管出现浑浊,B试管不出现浑浊.
结论:丙酮酸分解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②现象:A试管不出现浑浊,B试管出现浑浊.
结论:丙酮酸分解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
③现象:A、B两支试管都出现混浊.
结论:丙酮酸的分解既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又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某科研机构对某草原生态系统做了长期追踪研究,如表为某种优质肉羊群的种群增长速率调查研究结果.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年份第1年第2年第3年第4年第5年第6年第7年
增长速率0.661.242.813.672.941.650.003
A.草原上所有的该种优质肉羊构成一个种群,1-7年间种群数量呈“S”型曲线增长,该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
B.种内斗争逐渐加剧,第3~4年中增长速率最高,种内斗争也最为激烈
C.从长远考虑,最好是从第4年后开始捕获该羊获取经济收益
D.第7年后该羊群种群密度大约为820头/hm2,在第4年草原上该羊群的密度大约接近400头/hm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如图示意某生物细胞的减数分裂时,两对同源染色体联会时出现异常的“十字型结构”现象,图中字母表示染色体上的基因.据此所作推断中,错误的是(  )
A.此种异常源于染色体的数目变异
B.该生物产生的异常配子很可能有HAa或hBb
C.该生物基因型为HhAaBb,可能属于二倍体生物
D.此种异常可能会导致生物体可育性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