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8.某兴趣小组用某植物及其分离的叶绿体进行下列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一:先将叶绿体浸泡在pH为4的培养液中,使类囊体空腔中的pH为4,然后将此叶绿体转移到pH为8的培养液中,遮光一段时间.测得培养液中有ATP合成.
实验二:将液体浸泡在pH为7的培养液中、使类囊体空腔中的pH为7,光照一段时间.测得培养液中有ATP合成.
实验三:将一株该植物置于密闭的玻璃容器内,在适宜条件下光照培养,测定玻璃容器内CO2浓度的变化情况.
(1)根据实验推测,叶绿体黑暗中能合成ATP的原因是类囊体腔中的H+浓度高于叶绿体基质(或叶绿体基质中的pH高于类囊体腔),实验一、实验二培养液中应含有的物质包括ADP、[H]、酶.
(2)叶绿体在光下产生ATP,光能的作用是将水光解产生H+,使类囊体膜内外之间产生H+梯度(H+浓度差).
(3)玻璃容器内的CO2浓度变化趋势是降低至一定水平时保持不变.
(4)做在实验三中加入抑制光合作用暗反应的试剂后,氧气的释放速率下降,原因是[H]和ATP积累,抑制了水的光解过程.

分析 分析实验:叶绿体基质中的pH高于类囊体腔,能合成ATP.这说明产生ATP的条件是类囊体腔中的H+浓度高于叶绿体基质(或叶绿体基质中的pH高于类囊体腔).

解答 解:(1)叶绿体基质中的pH高于类囊体腔,能合成ATP.这说明产生ATP的条件是类囊体腔中的H+浓度高于叶绿体基质(或叶绿体基质中的pH高于类囊体腔).合成ATP的需要ADP、[H]、酶.
(2)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产生ATP的原因是光能将水光解产生H+,使类囊体膜内外之间产生H+梯度(H+浓度差).
(3)在适宜的光照条件下,密闭容器内培养的植物会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并且光合作用较强.由于密闭容器内的二氧化碳含量有限,随着光合作用的持续进行,二氧化碳逐渐被消耗,浓度降低,进而光合作用强度跟着降低;当二氧化碳浓度降低到一定水平时,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此时净光合速率为0,则装置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就保持相对稳定.
(4)光反应的产物是[H]和ATP,[H]和ATP用于暗反应中三碳化合物的还原,当暗反应过程受到抑制时,会导致[H]和ATP的积累,进而抑制光反应阶段.
故答案为:
(1)类囊体腔中的H+浓度高于叶绿体基质(或叶绿体基质中的pH高于类囊体腔)   ADP、[H]、酶
(2)将水光解产生H+,使类囊体膜内外之间产生H+梯度(H+浓度差)
(3)降低至一定水平时保持不变
(4)[H]和ATP积累,抑制了水的光解过程

点评 本题结合叶绿体中ATP合成的实验,考查叶绿体的结构及功能,要求考生识记叶绿体的结构及光合作用的过程;能分析实验,明确叶绿体中ATP的合成与pH有关,只有叶绿体基质中的pH高于类囊体腔时才能产生ATP.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细胞核重编程”是指将人类成熟的体细胞重新诱导回干细胞状态,它们就有再分化形成多种类型细胞的可能,可应用于临床医学.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干细胞分化成多种类型的细胞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B.干细胞可用于治疗因胰岛B细胞受损而引起的糖尿病
C.细胞核重编程和干细胞的再分化均与细胞内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相关
D.该项研究为临床上解决器官移植的免疫排斥反应带来希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江苏省文创教育高三3月春季强化班调研测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请完成以下Ⅰ、Ⅱ两题:

Ⅰ、将小球藻细胞打碎,离心获得可以进行光合作用的离体叶绿体,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A中离体的叶绿体能合成糖类,碳酸氢钠所起的作用是 。若要使该实验中没有糖类产生,烧杯中液体应改为

(2)若要使实验B中离体叶绿体内的糖类合成速度明显加快,在光照和CO2条件不变且适宜的情况下,可考虑采用 的方法。

(3)若要使实验C中离体叶绿体产生糖类,锥形瓶内应加入

Ⅱ、请回答下列生物实验的有关问题:

(1)将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用健那绿染液染色后,可以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到线粒体呈___________色,而细胞质基质接近___________色。

(2)某小组同学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时,尝试用玻璃纸制成人工膜袋,内装一定浓度的淀粉溶液,置于盛有碘液的烧杯中,观察膜袋内外两侧的颜色变化,预期有___________种可能的实验结果,如要使实验结果出现更快,可通过___________的方法实现。

(3)探究pH影响果胶酶活性的实验中,需要设置不同pH条件下的对照。某小组同学实验时发现难以将果汁的pH调整到合适的数值,而只能调整好酶液的不同pH值,再分别与果汁混合。果汁的pH难以调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探究活动中,某小组同学使用无菌马铃薯培养液培养酵母菌,第三天抽样用显微镜观察,发现血球计数板的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为正常进行酵母菌的计数,应当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布氏田鼠是生活在寒冷地带的一种非冬眠小型哺乳动物.如图为持续寒冷刺激下机体调节核酸脂肪组织细胞(BAT细胞)产热过程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寒冷刺激,一方面使下丘脑部分传出神经末梢释放神经递质(递质),该生理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此过程使BAT细胞中cAMP增加,在cAMP的作用下,部分脂肪分解,其产物进入线粒体参与细胞呼吸.另一方面寒冷刺激还能使下丘脑合成并释放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量增加,最终导致体内甲状腺激素的量增加.
(2)UCP-1基因的表达要经过转录和翻译过程实现,BAT细胞内的甲状腺激素和cAMP能促进该基因的表达.
(3)综上所述,在持续寒冷的环境中,布氏田鼠通过神经-体液调节,最终引起BAT细胞中脂肪分解增加和ATP合成减少,实现产热增加,维持体温的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为研究酵母菌呼吸作用的类型及其特点,某学生设置了如图1的实验装置.

(1)实验装置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实验刚开始时装置内氧气充足,刻度管内的液滴将向左移动,若将NaOH溶液换为蒸馏水,则刻度管上的红色液滴将不移动.
(2)一段时间后,由于装置中的氧气不断消耗,酵母菌开始进行无氧呼吸,若此时将NaOH溶液换为蒸馏水,则刻度管上的红色液滴将向右移动.
(3)图2表示酵母菌在不同氧浓度时,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当氧浓度达到g时无氧呼吸开始表现最弱;当氧浓度为e时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是有氧呼吸消耗的3倍.
受上述装置的启发,某同学设计如图3所示的实验装置用以研究光合作用的效率,记录的实验现象如表:
实验实验30分钟后指示液滴移动情况
测定
植物光合速率
移动了10厘米
(4)图3装置中放置NaHCO3溶液的作用是提供容器内的二氧化碳气体,并缓冲CO2浓度.
(5)液滴移动的方向是向右(填左或右)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3.离子泵是一种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离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主动运输
B.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是顺着浓度阶梯进行的
C.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
D.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提高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慢性进行性舞蹈病,为常染色体显性基因(D)控制的遗传病,但并非出生后即表现患病症状,并且发病年龄不确定.如图是一例慢性进行性舞蹈病家系的系谱(已知Ⅱ2、Ⅲ2不携带致病基因).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致病基因的根本来源是基因突变.
(2)Ⅲ1的基因型为Dd,确定依据是因为Ⅲ2不携带致病基因(D),Ⅳ1和Ⅳ2患病,Ⅲ1的应该含有D基因,又Ⅱ2不携带致病基因,则Ⅲ1的应该含有d基因..
(3)若Ⅳ4和Ⅳ5婚配后代中,一定不患该病的概率是$\frac{9}{16}$,则Ⅲ4基因型为dd或Dd.
(4)Ⅳ8已妊娠,为确定胎儿是否携带致病基因,可对胎儿进行基因诊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有关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紫色洋葱鱗片叶表皮细胞的转录发生在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中
B.密码子的简并性有利于维持生物性状的相对稳定和提高转录的速率
C.多个核糖体能依次在相同位点上和mRNA结合,完成多条肽链的合成
D.起始密码子位于DNA上,是RNA聚合酶识别并启动转录过程的位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关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TP分子中的“A”指腺嘌呤
B.虽然生物体内ATP含量较低,但能保证生命活动的能量供应
C.植物细胞光合作用产生的ATP,可为多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D.ADP、ATP的相互转化是生物体内各种化学反应在常温常压下顺利进行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