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6.果蝇的红眼和白眼是由X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由基因B和b控制,研究得知,常染色体上有一个隐性基因t,在纯合时导致雌蝇转化为不育雌蝇,但在雌蝇中没有性转变效应,T-t、B-b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现用一对红眼雌雄果蝇作亲本进行杂交,F1中出现白眼果蝇,且性别比为1:3,据题回答下列问题:
(1)控制果蝇眼色的遗传中:红眼为显性性状,亲本雄果蝇的基因型为ttXBY;
(2)让F1果蝇自由交配,理论上F2果蝇中红眼与白眼的比例约为13:3;
(3)F1的雄果蝇共有6种基因型,其中不育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ttXBXB,ttXBXb,F2的雌雄比例为1:3;
(4)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中,白眼果蝇产生的根本原因是X染色体上的基因突变,试验方法是野生型与白眼雄性突变体的杂交实验中,F1全部表现野生型,F1中雌雄果蝇杂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且白眼全部为雄性,试验结论是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分析 本题是对显隐性性状的判断、伴性遗传、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交配方式的综合性考查,回忆显隐性性状的判断方法、伴性遗传、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交配方式遗传规律的计算方法,然后分析选项进行解答.

解答 解:(1)一对红眼雌、雄果蝇交配,子一代中出现白眼果蝇,说明符合性状分离,则红眼是显性性状,白眼是隐性性状.由于F1中出现白眼果蝇,且性别比为1:3,常染色体上有一个隐性基因t,在纯合时导致雌蝇转化为不育雄蝇,但在雄蝇中没有性转变效应,根据自由组合定律可知,亲本雄果蝇的基因型为TtXBXb和ttXBY.
(2)亲本为TtXBXb和ttXBY杂交的果蝇的F1果蝇基因型为$\frac{1}{8}$TtXBXB,$\frac{1}{8}$TtXBXb,$\frac{1}{8}$TtXBY,$\frac{1}{8}$TtXbY,$\frac{1}{8}$ttXBXB,$\frac{1}{8}$ttXBXb,$\frac{1}{8}$ttXBY,$\frac{1}{8}$ttXbY.其中,$\frac{1}{8}$ttXBXB,$\frac{1}{8}$ttXBXb雌蝇转化为不育雌蝇,子一代雌果蝇产生的配子及比例是XB:Xb=3:1,雄性果蝇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及比例是XB:Xb:Y=1:1:2,因此后代中白眼果蝇的比例是XbXb+XbY=$\frac{1}{4}$×$\frac{1}{4}$+$\frac{1}{4}$×$\frac{2}{4}$=$\frac{3}{16}$,所以红眼果蝇比例是$\frac{13}{16}$,故F2果蝇中红眼与白眼的比例约为13:3.
(3)根据题意和分析可知,F1的雄果蝇共有6中基因型,分别是TtXBY,TtXbY,ttXBY,ttXbY,ttXBXB,ttXBXb.其中,ttXBXB,ttXBXb为不育雄性个体,F2的雌雄比例原本为1:1,但其中雌性中有$\frac{1}{2}$性反转为雄性,所以F2的雌雄比例为1:3.
(4)在摩尔根的野生型与白眼雄性突变体的杂交实验中,F1全部表现野生型,雌雄比例1:1,说明野生型相对于突变型是显性性状;F1中雌雄果蝇杂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且白眼全部为雄性,说明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故答案为:
(1)红眼   ttXBY
(2)13:3
(3)6  ttXBXB,ttXBXb 1:3
(4)X染色体上的基因突变   野生型与白眼雄性突变体的杂交实验中,F1全部表现野生型,F1中雌雄果蝇杂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且白眼全部为雄性    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点评 根据题干信息判断出亲本的基因型,然后根据亲本基因型和基因的分离定律写出遗传图解是解题的基本思路,自由交配方式后代的概率计算是本题的重点和难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结合下列曲线,有关无机物在生物体内含量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曲线①可表示人一生中体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随年龄变化的曲线
B.曲线②可表示细胞代谢强度随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的变化
C.曲线③可以表示一粒新鲜的玉米种子在烘箱中被烘干的过程中,其内无机盐的相对含量变化
D.曲线①可以表示人从幼年到成年体内水含量的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已知甲作物因受到乙种昆虫危害而减产,乙种昆虫食用某原核生物分泌的丙种蛋白质后死亡.因此可将丙种蛋白质基因转入到甲作物体内获得抗虫植株.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含丙种蛋白基因的重组质粒的农杆菌感染甲作物叶片,则甲种子含丙种蛋白基因
B.可以采用化学合成或者从基因文库中提取等多种方法获取目的基因
C.在构建重组质粒的过程中,需要使用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D.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检测目的基因已经成功导入受体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某兴趣小组欲探究去除果实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以棉花(果实称棉铃)为对象进行实验,结果如下:
(1)实验步骤:
a.选取相同种植条件下、生理状况相同的、具有15个棉铃的植株若干,平均分成6组.
b.按不同比例去除棉铃,维持原来的种植条件.
c.一段时间后,通过测定并计算二氧化碳的固定速率,绘制坐标图.
(2)实验结果:随着去除棉铃百分率的提高,叶片光合速率不断降低.
(3)实验结论:光合作用速率随去除棉铃的百分率的增加而降低
(4)本实验中空白对照组植株CO2固定速率相对值是28,CO2的固定场所是叶绿体基质;若突然降低CO2浓度,短时间内C3化合物含量将减少,还原C3化合物所需的[H]和ATP来自光反应,光反应所需的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
(5)请写出棉花叶肉细胞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CO2+H2O$→_{叶绿体}^{光}$(CH2O)+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甘肃西北师大附中高二下学段检测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生物工程中酶的作用不正确的是

A.纤维素酶可用于植物体细胞杂交

B.胰蛋白酶可用于动物细胞培养

C.限制酶只用于提取目的基因

D.顶体酶可将透明带溶出一条孔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如图是某植株叶细胞内进行细胞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部分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过程中产生的[H]参与②过程
B.②过程属于有氧呼吸,发生在线粒体
C.③过程会使细胞中ADP的含量增加
D.②过程长期强于①过程时,植株正常生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四川遂宁射洪中学高一6月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种哺乳动物的直毛(B)对卷毛(b)为显性,黑色(C)对白色(c)为显性(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基因型为BbCc的个体与“个体X”交配,其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直毛黑色∶卷毛黑色∶直毛白色∶卷毛白色=3∶3∶1∶1。则“个体X”的基因型为

A.BbCc B.Bbcc C.bbCc D.bbc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四川遂宁射洪中学高一6月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一转运RNA一端的三个碱基序列为CAU,它所转运的氨基酸是缬氨酸,那么决定此氨基酸的密码子是由下列哪三个碱基序列转录而来

A.GTA B.GUA C.CUA D.CAT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如图甲表示遗传信息的流动过程,图乙表示某细胞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的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d所示生理过程的进行需要逆转录酶.
(2)需要tRNA和核糖体同时参与的过程是图甲中的c(用图中的字母回答).
(3)过程a叫DNA复制.过程d叫逆转录.过程b叫转录.过程c叫翻译.信使RNA上连续的三个碱基叫一个密码子.烟草花叶病毒能进行的过程是e、c(用图中的字母回答).
(4)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图乙的BC段,图甲中a所示生理过程发生在图乙的AB段.CD段发生了什么着丝点分裂.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