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从图1、图3所示的生理过程可知,伴随H+的运输有ATP生成 | |
B. | 图2特定受体蛋白与特定信号分子结合,说明细胞间可进行信息交流 | |
C. | 图示表明决定生物膜不同功能的主因是蛋白质的种类 | |
D. | 图1、图3所示生理过程的发生场所分别是线粒体内膜和叶绿体内膜 |
分析 1、图1表示H+与O2反应生成H2O,该生物膜结构属于线粒体内膜,表示的生理过程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
2、图2表示信号分子能与其受体蛋白结合,表示生物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
3、图3表示H2O分解成H+与O2,属于光反应,发生于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
解答 解:A、图1、图3所示的生理过程为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伴随H+的运输有ATP的生成,A正确;
B、图2表示信号分子能与其糖蛋白结合,表示生物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B正确;
C、图1-3中生物膜的功能不同,从其组成成分分析,主要原因是含有的蛋白质不同,C正确;
D、图1表示的生理过程是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场所是线粒体的内膜,图3表示H2O分解成H+与O2,属于光反应,发生于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D错误.
故选:D.
点评 对生物膜的组成成分、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并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关键,分析题图获取信息并利用相关信息和所学的知识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本题考查的重点.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福建省福州市鼓山校区高二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5秋•遂宁期末)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是在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调控下达成的
B.需要各个组织、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分工合作
C.实质是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处于稳定不变的状态
D.当外界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时稳态也可遭到破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DNA聚合酶结合到DNA上 | B. | 缺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 | ||
C. | 细胞中有胰岛素的基因 | D. | 细胞中有胰岛素的mR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发生一次偏转 | B. | 发生两次相同方向的偏转 | ||
C. | 发生两次相反方向的偏转 | D. | 不偏转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在图1中,B、C分别属于初级消费者、生产者 | |
B. | 图1中表示呼吸作用过程的是2、4、5 | |
C. | 如果A发生瘟疫,D的数量将先增加后减少最后趋于稳定 | |
D. | 在图2的食物链中,$\frac{②}{①}$的比值代表兔与狼(生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