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分)下图表示植物细胞内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部分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
(1)过程①属于光合作用的 ?? ?? 阶段,过程③称为 ?? ?? 。
(2)由图可知,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H],除此以外光反应还可以为暗反应提供 ?? ?? 。
(3)图中属于有氧呼吸的过程是 ?? ?? (填序号),过程②进行的场所是 ?? ?? 。
(4)活细胞一般都能进行的是图中的过程 ?? ?? (填序号)。
(1)光反应?? CO2的固定?? (2)ATP? (3)⑤⑥②??? 线粒体(内膜)?? (4)⑤
【解析】
试题分析:光合作用包括两个阶段: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光反应阶段? 光合作用第一个阶段中的化学反应,必须有光能才能进行,这个阶段叫做光反应阶段。光反应阶段的化学反应是在叶绿体内的囊状结构薄膜上进行的。在光反应阶段中,叶绿体中的色素吸收光能,这些光能有两方面的用途:一方面是将水分子分解成氧和氢[H],氧直接以分子的形式释放出去,而氢[H]则被传递到叶绿体内的基质中,作为活泼的还原剂,参与到第二个阶段中的化学反应中去;另一方面是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促成ADP与Pi发生化学反应,形成ATP。这里,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并且储存在ATP中。这些ATP将参与到第二个阶段中的化学反应中去。暗反应阶段? 光合作用第二个阶段中的化学反应,没有光能也可以进行,这个阶段叫做暗反应阶段。暗反应阶段中的化学反应是在叶绿体内的基质中进行的。在暗反应阶段中,绿叶从外界吸收来的二氧化碳,不能直接被氢[H]还原。它必须首先与植物体内的一种含有五个碳原子的化合物(简称五碳化合物,用C5表示)结合,这个过程叫做二氧化碳的固定。一个二氧化碳分子被一个五碳化合物分子固定以后,很快形成两个含有三个碳原子的化合物(简称三碳化合物,用C3表示)。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三碳化合物接受ATP释放出的能量并且被氢[H]还原。其中,一些三碳化合物经过一系列变化,形成糖类;另一些三碳化合物则经过复杂的变化,又形成五碳化合物,从而使暗反应阶段的化学反应循环往复地进行下去。(1)图中①过程将水分解为氧气和[H],是光反应阶段,③二氧化碳的固定。(2)水分子分解成氧和氢[H],氧直接以分子的形式释放出去,而氢[H]则被传递到叶绿体内的基质中,作为活泼的还原剂,参与到第二个阶段中的暗反应中去;(3)有氧呼吸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将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第二阶段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分解为[H]和二氧化碳,第三阶段[H]和氧气结合生成水,图中⑤⑥②表示有氧呼吸的过程。(5)活细胞都可以进行呼吸作用,不管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会进行第一阶段,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对光合作用的过程,呼吸作用等考点的理解,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2届新疆乌鲁木齐八中高三第三次月考生物试卷 题型:综合题
黑藻在我国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水生植物。因其取材方便,常作为生物学实验的材料。下图丙表示植物细胞与外界环境间、叶绿体与线粒体间气体交换,图丁表示光强度与光合作用速率的关系。据图回答(1)—(7)题。
(1)图丙中在a结构中结构中发生的能量变化是 。
(2)图丁中曲线的意义是: 。
(3)图丙中由②进入叶绿体中的CO2与 结合形成三碳化合物,随后在图丙b中进行的反应需要消耗光反应产生的 。
(4)如图甲所示,如果适当缩短光源与实验装置的距离,则单位时间内黑藻放出的气泡数量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5)黑藻的叶肉细胞处于丙图状态时,对应图丁曲线中 。
(6)如果其他条件不变,CO2浓度增大,图丁B点往 方向移;如果A点时CO2释放量为a µmo1/m2·s,C点时的CO2吸收量为b µmo1/m2·s,则在C点时O2的产生量为 µmo1/m2·s。
(7)图丁中C点以前限制黑藻的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1-2012学年新疆乌鲁木齐八中高三第三次月考生物试卷 题型:综合题
黑藻在我国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水生植物。因其取材方便,常作为生物学实验的材料。下图丙表示植物细胞与外界环境间、叶绿体与线粒体间气体交换,图丁表示光强度与光合作用速率的关系。据图回答(1)—(7)题。
(1)图丙中在a结构中结构中发生的能量变化是 。
(2)图丁中曲线的意义是: 。[来源:]
(3)图丙中由②进入叶绿体中的CO2与 结合形成三碳化合物,随后在图丙b中进行的反应需要消耗光反应产生的 。
(4)如图甲所示,如果适当缩短光源与实验装置的距离,则单位时间内黑藻放出的气泡数量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5)黑藻的叶肉细胞处于丙图状态时,对应图丁曲线中 。
(6)如果其他条件不变,CO2浓度增大,图丁B点往 方向移;如果A点时CO2释放量为a µmo1/m2·s,C点时的CO2吸收量为b µmo1/m2·s,则在C点时O2的产生量为 µmo1/m2·s。
(7)图丁中C点以前限制黑藻的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1-2012学年安徽省高三第三次月考生物试卷 题型:综合题
(10分,除注明外每空1分)下图甲表示春季晴天某密闭大棚内一昼夜CO2浓度的变化,图乙为棚内植物各时吸收CO2的速率,假若一昼夜6时日出,18时日落。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细胞内与大棚内CO2浓度变化有关的两种细胞器是 和 。
(2)一昼夜中CO2光浓度最高和最低的时间点分别是a时和b时,此时间点的含义是 。
(3)一昼夜中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时间是 ;积累有机物最多的时间点是 。
(4)在植株正常生长情况下,理论上你认为图甲中的B点有机物应 C点〈填“等于”、“大于”或“小于”)。A点时C3的含量 (填“较高”、“较低”)。
(5)若10时的气温与夜间相同,则棚内植物10时的光照下,1h光合作用利用的CO2量为 。
(6)假设一昼夜中12时光照最强,请在乙图中补画出12时至24时的CO2吸收速率曲线。(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0届天津市和平区高三一模理综生物卷 题型:综合题
(18分)下图甲为光合作用的实验,乙为黑藻,图丙表示植物细胞与外界环境间、叶绿体与线粒体间气体交换,图丁表示光强度与光合作用速率的关系。请据图回答:
(1)图丙中光反应发生[ ]____中。
(2)如图甲所示,该实验的因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
(3)黑藻的叶肉细胞处于丙图状态时,对应图丁曲线中____。
(4)如果A点时CO2释放量为aμmol/m2.s,C点时的CO2吸收量为bμmol/m2.s,则在C点时O2的产生量为____ μmol/m2.s。
(5)将黑藻放在特定实验装置内,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余的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实验以二氧化碳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若在昼夜不停的关照下,则该植物的最适宜温度是____,在35℃时,该植物每小时实际光合作用速率为________。(用C02吸收量表示)
温度(℃) |
5 |
10 |
15 |
20 |
25 |
30 |
35 |
光照下吸收CO2(mg/h) |
1.00 |
1.75 |
2.50 |
3.15 |
3.75 |
3.53 |
3.00 |
黑暗中释放CO2(mg/h) |
0.50 |
0.75 |
1.25 |
1.75 |
2.25 |
3.00 |
3.5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