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科研人员用化学诱变剂处理野生型水稻,筛选得到斑点叶突变体S1S2。请回答问题:

1)为研究突变性状的遗传规律,科研人员进行杂交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表所示。

杂交组合

F1群体

F1自交得到的F2群体(株)

野生型

斑点叶

总数

S1×野生型

野生型

171

56

227

S2×野生型

野生型

198

68

266

两组杂交F1均为野生型,F1自交得到的F2群体出现___________现象,且野生型与突变型的比例接近___________,判断S1S2的突变性状均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性基因控制。

2)检测发现,S1S2基因D的序列均发生改变,S1在位点a发生了改变(记为Da),S2在另一位点b发生了改变(记为Db)。从变异类型看,化学诱变剂处理导致基因D发生的改变属于___________。基因DDaDb互为___________

3)真核生物基因转录产物在特定位点被识别后,部分序列在此被剪切掉,其余序列加工形成mRNA。野生型和S1的基因转录过程如下图所示。

①与野生型的D基因序列相比,S1Da发生的碱基对变化是___________

S1Da基因转录后的mRNA序列多了“AUAG”,推测其原因是___________

【答案】性状分离 31 基因突变 等位基因 G-C突变为A-T G-C突变为A-T导致剪切识别位点改变,剪切位点后移

【解析】

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和分离。

2.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的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改变,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基因突变通常发生在DNA复制的过程中,基因突变能为生物的变异提供最初的原材料。

1)根据由分析可知,两组杂交F1均为野生型,说明野生型为显性,突变型为隐性;F1自交得到的F2群体出现性状分离现象,且野生型与突变型的比例接近31,可进一步确定判断S1S2的突变性状均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

2)检测发现,S1S2基因D的序列均发生改变,意味着基因D发生了基因突变,S1在位点a发生了改变(记为Da),S2在另一位点b发生了改变(记为Db)。结合上题可知发生了隐性突变,基因DDaDb为互为等位基因。

3)真核生物基因转录产物在特定位点被识别后,部分序列在此被剪切掉,其余序列加工形成mRNA。野生型和S1的基因转录过程如下图所示。

对比两种性状个体的相关基因可知,与野生型的D基因序列相比,S1Da发生的碱基对变化是G-C突变为A-T

由题图显示S1突变体的转录并剪切的位置后移,进一步对比发现S1Da基因转录后的mRNA序列多了“AUAG” 据此推测其原因是G-C突变为A-T导致剪切识别位点改变,剪切位点后移所致。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肠道病毒EV71为单股正链RNA+RNA)病毒,是引起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之一。下图为该病毒在宿主肠道细胞内增殖的示意图。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物质M的合成场所是_______。催化①②过程的物质N________

2)假定病毒基因组+RNA含有7500个碱基,其中AU占碱基总数的40%。以病毒基因组+RNA为模板合成一条子代+RNA的过程共需要碱基GC________个。

3)图中+RNA有三方面的功能,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突变酵母的发酵效率高于野生型,常在酿酒工业发酵中使用。下图为呼吸链突变酵母呼吸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突变酵母乙醇代谢途径未变

B. 突变酵母几乎不能产生[H]

C. 氧气充足时,野生型酵母种群增殖速率大于突变体

D. 通入氧气后,突变酵母产生ATP的主要部位是线粒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是动物细胞蛋白质合成和分泌过程的示意图,序号表示结构,其中①②表示细胞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细胞的蛋白质合成和分泌途径,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可采用____________法将细胞匀浆中的各种细胞器分离开。

2)①能与____________在结构上直接相连接,①与②通过____________在结构上间接相连接。②是____________

3)图中相关生物膜的融合过程反映了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____________的特点。图中各种生物膜的主要组成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所示过程反映了合成的蛋白质以____________的方式分泌到细胞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研究发现调节性T细胞具有抑制免疫反应的功能、防止免疫反应过度损伤自身,调节性T细胞数量由Mcl-l蛋白和Bim蛋白两种功能相反的蛋白质决定(如下图所示)。下列疾病或应用中可能与Mcl-I蛋白的活性被抑制有关的是

A. 提高器官移植成活率 B. 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

C. 系统性红斑狼疮 D. 艾滋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是科学家对鼠源杂交瘤抗体进行改造,生产出效果更好的鼠—人嵌合抗体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生产鼠—人嵌合抗体的过程属于基因工程

B. 对鼠源杂交瘤抗体进行改造的难点是设计嵌合抗体的空间结构

C. 对鼠源杂交瘤抗体进行改造,是通过基因定点诱变技术改造基因实现

D. 鼠一人嵌合抗体的使用对人体不会产生任何不良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面是两类生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细胞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差异是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乙细胞共有的结构:都有__________(填细胞器),除此之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结构)。

3)甲、乙细胞均能进行的一项生理活动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乙肝病毒表面有T1蛋白和T2蛋白,免疫接种实验表明这两种蛋白质都可引起实验动物的免疫反应。科研人员用农杆菌转化法培育出转基因番茄,用于生产可口服的乙肝病毒疫苗,回答下列问题:

(1)T1蛋白和T2蛋白进入实验动物的肠道后,会被实验动物小肠黏膜上的一种M细胞当做_________处理,进而引发一系列的免疫反应,最终产生相应的_________________,使实验动物获得了对乙肝病毒的免疫能力。

(2)用转基因番茄生产可口服的乙肝病毒疫苗(含T1蛋白),所用的目的基因是____________,所用的运载体是土壤农杆菌的________________

(3)可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其前提是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以便根据这一序列合成_________。PCR一般要经历三十多次循环,目的基因在乙肝病毒DNA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在____________(填“第一次”、“第二次”或“第三次”)次循环结束后,即可出现两条链等长的目的基因片断。

(4)获得转基因番茄植株后,通过分子检测,已确定该植株所结番茄中含有T2蛋白,此后还需要进行个体生物学水平的鉴定,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简要概括了真核细胞中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相关物质间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表示基因,主要位于染色体上

B.图中表示转录,该过程碱基配对方式中存 在T-A配对

C.图中表示翻译,该过程离不开

D.图中中的密码子决定其携带的氨基酸的种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