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下列关于遗传实验和遗传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非等位基因之间自由组合,不存在相互作用
B、杂合子与纯合子基因组成不同,性状表现也不同
C、F2的3:1性状分离比一定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D、孟德尔巧妙设计的测交方法只能用于检测F1的基因型
考点:孟德尔遗传实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和验证
专题:
分析:1、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中,实现3:1的分离比必须同时满足的条件是:F1形成的配子数目相等且生活力相同,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F2不同的基因型的个体的存活率相等;等位基因间的显隐性关系是完全的;观察的子代样本数目足够多.
2、测交的定义是孟德尔在验证自己对性状分离现象的解释是否正确时提出的,为了确定子一代是杂合子还是纯合子,让子一代与隐性纯合子杂交,这就叫测交.在实践中,测交往往用来鉴定某一显性个体的基因型和它形成的配子类型及其比例.
解答: 解:A、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自由组合,也可能会存在相同作用.若不存在相互作用,则双杂合子自交,后代会出现9:3:3:1的性状分离比;若存在相互作用,则双杂合子自交,后代会出现9:3:3:1的性状分离比的变式,如12:3:1、9:6:1、15:1等,A错误;
B、杂合子和显性纯合子的表现型一般相同,B错误;
C、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是F2出现3:1性状分离比的条件之一,C正确;
D、测交实验可用于检测F1的基因型,还可检测F1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孟德尔遗传实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和验证,要求考生识记孟德尔遗传实验的过程及其对分离现象的解释,能归纳总结F2出现3:1性状分离比的条件;掌握测交的概念及作用;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以色列科学家阿龙?西查诺瓦、阿弗拉姆?赫尔什科和美国科学家伊尔?罗斯经过多年研究,找到了人体细胞控制和调节某种人体蛋白质数量多少的方法.三人荣膺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
最初的一些研究发现,蛋白质的降解不需要能量.不过,20世纪50年代科学家却发现,同样的蛋白质在细胞外降解不需要能量,而在细胞内降解却需要能量.这成为困惑科学家很长时间的一个谜.70年代末80年代初,今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们终于揭开了这一谜底.这三位科学家发现,一种被称为泛素的多肽在需要能量的蛋白质降解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这种多肽由76个氨基酸组成,它就像标签一样,被贴上标签的蛋白质就会被运送到细胞内的“垃圾处理厂”,它根据这种标签决定接受并降解这种蛋白质.这一过程需要消耗能量.
(1)人体细胞能够给无用蛋白质“贴上标签”,然后进行“废物处理”,使它们自行破裂、自动消亡.在这一过程中不涉及
 

A.蛋白质的特异性识别     B.蛋白质的水解        C.能量的利用      D.细胞的裂解
(2)为了能够更好地进行研究,阿弗拉姆?赫尔什科和他的同事们发明了一种新的科研方法,叫免疫化学法.如果对细胞膜进行化学免疫标记,下列哪项不可能被标记
 

A.糖被                 B.离子通道            C.载体           D.磷脂双分子层
(3)请举例说出人体不需能量的蛋白质水解过程,并指出所需的水解酶.
 

(4)通常新合成的蛋白质约30%被泛素调节的蛋白质降解,其可能的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1905年以前,美国亚利桑那州Kaibab草原一直保持有黑尾鹿4000头左右,还有捕食黑尾鹿的美洲狮和狼.为了发展鹿群,从1907年开始捕打美洲狮、狼等捕食者,鹿种群开始上升.到1925年,达到了10万头左右,但由于连年的草场耗损,黑尾鹿种群数量减少到10000头的水平.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在上述生态系统中人与美洲狮的种间关系有
 
.黑尾鹿种群数量变化说明生态系统具有
 
能力.
(2)黑尾鹿的食草消费水平与牧草净生产力(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细胞呼吸消耗的有机物的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为获得最大的持续畜牧效应,应将黑尾鹿的食草消费水平控制在
 
点对应的数值.从0到a随黑尾鹿食草消费水平的增强,牧草的净生产力不断增强,这表明生态系统具有
 
稳定性.牧草、黑尾鹿和美洲狮等生物数量在自然条件下能够长期保持相对稳定,这是在长期共同
 
过程中自然选择的结果.
(3)在理想条件下,黑尾鹿的种群增长率(指出生率减死亡率之差)为r,而在有限资源的实际条件下,黑尾鹿的种群年增长率为:(1-N/K)×r(其中,N为种群数量,K为环境容纳量).当N<<K时,黑尾鹿种群数量增长接近于
 
型.假设1905年黑尾鹿的种群增长率r=0.5,K=4000头,则黑尾鹿种群增长的最大速率为
 
头/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表示利用植物细胞工程对棉花进行改良的过程,①②③④表示实验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外源基因能够导入并大量复制的物质基础是自然界共用一套密码子
B、②过程能定向改变原生质体的遗传特性
C、③过程只能通过液体悬浮培养技术才能实现
D、基因工程技术与花药离体培养技术相结合可快速获得纯合棉花植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表示在适宜的光照条件下某高等植物的一个细胞内发生的部分生理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小麦的维管束鞘细胞中可以进行①~④的全部过程
B、过程②和④分别在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中完成
C、细胞内持续伴随着“光能→…→热能”的转换
D、过程③中[H]被氧化后的产物会继续为叶绿素a提供电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为了研究人的T细胞对B细胞的影响,研究人员将来自于同一个体的B细胞等分为三组,每组培养液中加人的细胞种类如表所示(“+”表示加入该细胞,“-”表示未加人该细胞).将三组细胞在相同条件下培养.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A组B组C组
B细胞+++
T细胞+--
受抗原刺激的T细胞-+-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B组培养液中可能产生了记忆细胞
B、A、C两组没有检测到抗体的原因不同
C、受抗原刺激的T细胞能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
D、第4-12天B组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抗体量逐渐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光合作用强度可以用多种指标表示,以下不适合的是(  )
A、植物体鲜重增加量
B、植物体干重增加量
C、O2释放量
D、CO2吸收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根据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现象,可判断(  )
A、细胞是死的还是活的
B、细胞呼吸作用的强弱
C、细胞膜上载体数量的多少
D、细胞吸收营养物质的能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是某一生物个体的细胞分裂示意图和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分子数目关系图.请回答以下问题:

(1)若图Ⅰ中的2和6表示两个Y染色体,则此图可以表示的细胞是
 

A.体细胞  B.初级卵母细胞   C.初级精母细胞  D.次级精母细胞
(2)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最多有
 
条.假设该生物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中的一条染色体上的DNA分子用15N进行标记,正常情况下,在该细胞分裂形成的精子细胞中,含15N的精子所占比例为
 

(3)图Ⅱ中有
 
个染色单体,如果①上某位点有基因B,②上相应位点的基因是b,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可能有
 

(4)图Ⅱ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数量关系可用图Ⅲ中的
 
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