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某植物细胞中含有抗烟草花叶病毒(TMV)基因,可以合成一种抗TMV蛋白,使叶片对TMV具有抗感染性。烟草是重要的经济作物,由于TMV的感染会导致大幅度减产。研究人员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出了抗TMV的烟草,主要流程如下图所示:
(1)对受体细胞来说,目的基因也可以叫__________________。
(2)①过程涉及有__________________酶。
(3)②过程的操作环境是__________________。
(4)将重组Ti质粒导入上述受体细胞时____________(要/不要)使用钙离子处理以增加细胞壁的通透性。
(5)上述卡那霉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上述培养基叫_________________培养基(按功能划分)。
(6)若两种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及切割位点如下:
则理论上酶Ⅱ可作用的范围是酶Ⅰ的_______________倍。
(7)基因工程除了在农业上可以获得抗逆性的农作物外,在环境保护方面也展现出诱人的前景,请列举出一个例子_______________。
【答案】外源基因 逆转录酶 生物体外 不要 筛选出含重组质粒的受体细胞 选择 16 分解泄漏石油;降解有毒有害的化合物;吸收环境中的重金属;处理工业废水等
【解析】
本题以图文结合的形式,考查学生对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及其应用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识图分析能力。
(1) 对受体细胞来说,目的基因来自于异种生物,也可以叫外源基因。
(2) ①过程表示以RNA为模板合成DNA的逆转录过程,涉及有逆转录酶。
(3) ②过程属于目的基因的获取,其操作环境是生物体外。
(4) 通过④过程将重组Ti 质粒导入的受体细胞是烟草体细胞,此过程不要使用钙离子处理细胞。
(5) 由图示信息“在含有卡那霉素的培养基上培养”可知,卡那霉素的作用是筛选出含重组质粒的受体细胞,而该培养基叫选择培养基。
(6) 分析图示可知:限制酶Ⅰ的识别序列由6个脱氧核苷酸组成,限制酶Ⅱ的识别序列由4个脱氧核苷酸组成,而且限制酶Ⅰ的识别序列包含有限制酶Ⅱ的识别序列,换言之,限制酶Ⅱ的识别序列较限制酶Ⅰ少了2个碱基,因此理论上酶Ⅱ可作用的范围是酶Ⅰ的42=16倍。
(7) 基因工程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有:分解泄漏石油;降解有毒有害的化合物;吸收环境中的重金属;处理工业废水等。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二甲双胍(Met)是广泛应用于临床的降血糖药物,近年来发现它还可降低肿瘤发生的风险。
(1)细胞发生癌变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由于癌细胞表面___________,易在体内扩散和转移。
(2)为探究Met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用含不同浓度Met的培养液培养肝癌细胞,结果如图1,该结果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各组处于不同时期的细胞数量,结果如图2,由此推测Met可将肝癌细胞的增殖阻滞在________期。
(3)为进一步研究Met的作用机制,研究人员用含1mmol/L Met的培养液培养肝癌细胞12h后,结果发现呼吸链复合物Ⅰ的活性下降。
① 呼吸链复合物Ⅰ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参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反应。由实验结果推测Met通过减少_________供应,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
② 另一方面, Met会使AMPK磷酸化而被激活,激活的AMPK(P-AMPK)可通过图3所示的信号转导途径抑制分裂相关蛋白的合
成,从而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测定各组肝癌细胞中相关物质的含量,电泳结果如图4。由于细胞中β-Actin蛋白的表达量________________,在实验中可作为标准对照,以排除细胞取样量、检测方法等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结合图3、4,请在图中a______、b_______处填写“促进”或“抑制”,以解释P-AMPK抑制肝癌细胞增殖的机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对下列生物学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与讨论:
(1)某研究小组进行“探究DNA的复制过程”的活动,结果如图所示。其中培养大肠杆菌的唯一氮源是14NH4Cl或15NH4Cl.a、b、c表示离心管编号,条带表示大肠杆菌DNA离心后在离心管中的分布位置。
(1)本活动运用了_____和_____技术。c管的结果表明该管中的大肠杆菌的DNA是_____(填“15N﹣15N﹣DNA、14N﹣14N﹣DNA”或“14N﹣15N﹣DNA、14N﹣14N﹣DNA”或“14N﹣15N﹣DNA、15N﹣15N﹣DNA”),实验结果说明DNA的复制方式是_____。
(2)在研究人红细胞在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体积和数量变化的实验中,观测到在0.4%NaCl溶液中红细胞的体积变大,数量减少,其原因是_____。基于上述实验现象,怎样才能用红细胞分离得到纯度较高的细胞膜?_____
(3)在细胞分裂间期,线粒体的数目增多,其增多的方式有3种假设:Ⅰ.细胞利用磷脂、蛋白质等重新合成;Ⅱ.细胞利用其他生物膜装配形成;Ⅲ.线粒体分裂增殖形成。有人通过放射性标记实验,对上述假设进行了探究,方法如下:首先将一种链孢霉营养缺陷型突变株(自身不能合成胆碱)在加有3H标记的胆碱(磷脂的前体)培养基中培养,然后转入另一种培养基中继续培养,定期取样,检测细胞中线粒体的放射性。结果如下:
标记后细胞增殖的代数 | 1 | 2 | 3 | 4 |
测得的相对放射性 | 2.0 | 1.0 | 0.5 | 0.25 |
①实验中采用链孢霉营养缺陷型突变株的目的是_____。
②实验中所用的“另一种培养基”在配制成分上的要求是_____。
③通过上述实验,初步判断3种假设中成立的是_____(在Ⅰ、Ⅱ、Ⅲ中选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基因与性状的关系示意图,据图判断错误的是( )
A.一'种基因可以影响和控制多基因产物性状
B.多种基因可以影响和控制一种性状
C.所有基因都能控制表现出相应的性状
D.图中的产物可以是酶、激素或者抗体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物质跨膜运输示意图(甲、乙、丙代表物质,a、b、c、d、e代表运输方式),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有几项( )
①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甲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②细胞间的信息交流都离不开丙
③制备细胞膜可选用鸡血作实验材料
④在a~e的五种方式中,代表被动运输的是b、c、d
⑤图中a可表示葡萄糖进入所有细胞的过程
⑥图中b可表示氧气进入细胞的过程
⑦图中c可表示水分子通过水通道蛋白进入细胞的过程
⑧ 图中e可表示小肠上皮细胞吸收Na+的过程
A. 2项 B. 3项 C. 4项 D. 5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1是果蝇体细胞示意图,图2、3是果蝇细胞中部分染色体在细胞分裂中的行为,请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1中Ⅱ、Ⅲ、Ⅳ中的一条染色体和X、Y染色体组成一个染色体组
B. 若图1果蝇一个精原细胞产生的一个精子基因组成为bcXDXD,则其余的三个精子的基因型为BCYd、BCYd、bcXDXD
C. 图2所示的果蝇细胞中A、a基因属于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
D. 图3中姐妹染色单体上出现基因A和a是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的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纺织厂为使牛仔布呈现“穿旧”效果,准备用纤维素分解菌处理代替传统的浮石擦洗。工作人员拟从土壤样品中分离该类微生物,并进行扩大培养,相关工艺流程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进行土样中细菌数量的测定,常用稀释涂布平板法(选用104~106倍的稀释液)统计样品中活菌的数量。但第一次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土样中纤维素分解菌的数量时,所进行实验的一般基本思路是______。
(2)在系列稀释操作前,“选择培养”的一般目的是______。
(3)“涂布接种”时,转动培养皿的目的是______。
(4)在鉴别培养基上,菌落周围的透明圈大小可能与纤维素酶的______有关。在分离出所需的菌株之后,还应通过______的实验来进一步确定分离出的菌株是纤维素分解菌,而后开展扩大培养。
(5)纤维素酶的测定方法一般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研究表明,噪音、情绪压力等强烈会使人和动物产生预警反应,长时间处于预警反应状态会造成机体机能下降。皮质醇水平是衡量预警反应的重要生理指标,下图是用不同分贝的噪声刺激小鼠后,血浆中皮质醇水平随时间的变化图。
(1)噪声刺激小鼠后,引起下丘脑产生激素,其作用于垂体后,引起肾上腺皮质分泌皮质醇,皮质醇调节细胞代谢,使机体产生预警反应,整个过程属于_______(填“神经”、“体液”或“神经-体液”)调节。
(2)根据图示可知,血浆皮质醇的含量在一定程度上与噪声分贝的大小呈______(填“正相关”、“负相关”或“不相关”),但一定时间后,其含量都会下降,一方面是因为血液中皮质醇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通过________调节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进而使皮质醇的分泌减少;另—方面是因为________。
(3)据图推测,噪声分贝越大,皮质醇含量恢复为正常值的时间_______,这说明体液调节具有作用比较缓慢和______________的特点。
(4)研究发现,当皮质醇含量持续过高,能抑制T细胞产生_________,使B淋巴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受阻,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体外处理 “蛋白质—DNA 复合体”获得 DNA 片段信息的过程,叙述正确的是
A. 如图所示,过程①②两种酶的作用体现了酶的高效性
B. 若该“蛋白质—DNA 复合体”是染色体片段,则可能存在于 S 型肺炎双球菌中
C. 过程①的酶作用于非结合区 DNA 的磷酸二酯键
D. 如果复合体中的蛋白质为 RNA 聚合酶,则其识别结合的序列是 mRNA 的起始密码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