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以下四种微生物都参与豆腐的发酵,从代谢类型上考虑哪一项与其他三项有明显区别( )

A.青霉 B.酵母 C.曲霉 D.毛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四川省成都市北湖校区高二3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微生物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微生物既包含无细胞结构的生物、又包含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既包含原核生物、又包含真核生物,既包含单细胞生物、又包含多细胞生物

B. 微生物就是是形体微小、肉眼无法看见的生物

C. 芽、芽体、芽孢和孢子都具有繁殖功能

D. 煮沸消毒法不能杀死芽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山西省太原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请回答下列与实验室提取芳香油有关的问题:

(1)植物芳香油的提取可采用的方法有压榨法、________和________。

(2)芳香油溶解性的特点是不溶于________,易溶于________,因此可用______作为提取剂来提取芳香油。

(3)橘子果实含有芳香油,通常可用__________作为材料提取芳香油,而且提取时往往选用新鲜的材料,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得到的乳浊液加入氯化钠并放置一段时间后,芳香油将分布于液体的_____层。加入氯化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5)从乳浊液中分离得到的芳香油中要加入无水硫酸钠,此试剂的作用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山西省太原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产生标准菌落的细菌的最初数目和培养基分别是( )。

A.一个细菌,液体培养基

B.许多细菌,液体培养基

C.一个细菌,固体培养基

D.许多细菌,固体培养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山西省太原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涂布平板操作需要用到( )

A.接种环、滴管、酒精灯B.接种环、移液管、酒精灯

C.涂布器、移液管、酒精灯D.涂布器、接种环、酒精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天津市和平区高二(理)下学期期中质量调查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为反射弧中神经—肌肉接头的结构及其生理变化示意图。

(1)发生反射时,神经中枢产生的兴奋沿传出神经传到突触前膜,导致突触小泡与前膜融合,释放______(Ach);Ach与Ach受体结合后,肌膜发生电位变化,引起肌肉收缩。

(2)重症肌无力的病因是患者免疫系统把Ach受体当作抗原,使B细胞被激活而增殖、分化成浆细胞,产生Ach受体______。此物质与Ach受体特异性结合,造成Ach不能与Ach受体正常结合,导致化学信号向_____信号转换过程受阻。

(3)重症肌无力,是免疫系统将自身物质当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这类疾病被称为_______。临床上治疗重症肌无力的重度患者,可采用胸腺切除法,目的是抑制造血干细胞发育成______,不能产生淋巴因子,从而抑制体液免疫的应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天津市和平区高二(理)下学期期中质量调查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为了研究生长素和乙烯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及这两种激素的相互作用,科学家用某种植物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由此可初步推测

A. 浓度高于10-6mol/L的生长素会抑制该植物茎段的生长

B. 该植物茎中生长素含量达到M值时,植物开始合成乙烯

C. 该植物茎中乙烯含量的增加会促进生长素的合成

D. 该植物茎中生长素和乙烯的含量达到峰值是同步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天津市和平区高二(理)下学期期中质量调查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利用玉米(2N=20)的幼苗牙尖细胞(基因型BbTt)进行实验的流程示意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基因重组发生在图中②过程

B. 秋水仙素用于培育多倍体的原理是其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C. 植株A为二倍体,植株C属于单倍体

D. 植株B纯合的概率为2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天津市红桥区高三一模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其中甲、乙、丙、丁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A、B、C、D为该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②表示的过程主要是______________,该生态系统 的成分中,完成①、④过程的生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

(2)图中通过__________(填序号)过程,实现了生物与环境间的碳循环。

(3)图中D的数量下降,导致C的数量先增多后减少,最后趋于稳定,说明生态系统具有______能力,其调节的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物种A、B属于生物成分中的第_________营养级;若组成C的有机物增加1kg,至少消耗第一营养级__________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