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20.如图表示在最适温度下,麦芽糖酶的催化速率与麦芽糖量的关系.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点时,麦芽糖酶全部参与催化
B.如果温度上升5℃,b点向左下方移动
C.可用斐林试剂鉴定麦芽糖的分解情况
D.bc段催化速率不再增加的原因是受酶活性的限制

分析 分析题图曲线:题图是在最适温度下,麦芽糖酶的催化速率与麦芽糖量的关系曲线,其中0ab段,随着麦芽糖量的增加,酶的催化速率加快,限制该段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是麦芽糖量;b点时,酶的催化速率达到最大值;bc段随着麦芽糖量的增加,酶的催化速率不变,说明此时限制酶的催化速率的因素最有可能是酶的浓度.

解答 解:A、曲线ab段,随着麦芽糖量的增加,酶的催化速率加快,限制该段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是麦芽糖量,a点时,有一部分麦芽糖酶没有参与催化,A错误;
B、该实验是在最适温度下进行的,如果温度上升5℃,酶的活性会下降,此时b点向左下方移动,B正确;
C、麦芽糖酶能将1分子麦芽糖分解成2分子的葡萄糖,而麦芽糖和葡萄糖均属于还原糖、均可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作用产生砖红色沉淀,所以不能用斐林试剂鉴定麦芽糖的分解情况,C错误;
D、曲线bc段随着麦芽糖量的增加,催化速率不变,说明此时限制酶的催化速率的因素最有可能是酶的浓度,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分析曲线图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考试识记酶的概念和特性,明确外界条件对酶活性的影响是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关于遗传实验和遗传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杂合子与纯合子基因组成不同,性状表现也不同
B.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进行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
C.孟德尔研究豌豆花的构造,但无需考虑雌蕊、雄蕊的发育程度
D.孟德尔利用了豌豆自花传粉、闭花授粉的特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长爪沙鼠是某草原鼠害的主要物种.若用灭鼠剂防治,长爪沙鼠种群数量会迅速恢复.为了提高防治的有效性,科研人员研究了不育剂EP-1对当地长爪沙鼠种群数量的影响.3月初在试验区投放不育剂饵料,对照区为自然状态;3月一10月间定期取样调查种群数量和幼体(0-1月龄)比例,研究期间长爪沙鼠迁入迁出情况不明显,忽略不计.其中幼体比例统计结果如图:

(1)若投放灭鼠剂,有毒物质会沿着食物链渠道进入其他生物体内,影响生态安全.
(2)调查长爪沙鼠的种群密度时,在0.5hm2的样地上,第一次捕获60只,标记后放回,第二次捕获的40只中有20只带标记.据此估算,样地上长爪沙鼠的种群密度为240只/hm2.捕获过的长爪沙鼠难以再次被捕获,因此估算值偏大.
(3)雌性激素的分泌存在分级调节机制.EP-1含有雌性激素,可反馈作用下丘脑、垂体(器官),使雌性长爪沙鼠血液中促性腺激素的含量显著降低.
(4)与对照区相比,试验区长爪沙鼠种群的繁殖高峰出现的时间推迟、出生率总体水平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与氨基酸的连接方式有关
B.基因多样性是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根本原因
C.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均以蛋白质作为信息分子
D.蛋白质热变性时肽键数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天然胡萝卜素可医治维生素A缺乏症,是因为胡萝卜素可被氧化为维生素A.
(2)以下为提取胡萝卜素的实验流程:胡萝卜→粉碎→干燥→A→过滤→B→胡萝卜素,A过程叫萃取,B过程叫浓缩.
(3)某同学在鉴定提取的胡萝卜素时,所做的纸层析实验如图所示,
请指出其中的错误:
①色谱容器未加盖密封(玻璃瓶未加盖密闭);②层析液没过了基线(层析液过多,没过了基线);③滤纸两边接触.
(4)乙醇和丙酮能够用于胡萝卜素的萃取吗?为什么?
(5)下列试剂最适宜提取提取胡萝卜素的是A.
A.石油醚 B.乙醚 C.四氯化碳   D.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实验题

5.下列为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
(一)可供选择的实验材料:新鲜的淀粉酶溶液、蒸馏水、氢氧化钠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盐酸、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等.
(二)实验步骤:
步骤试管1试管2试管3
11mL新鲜的淀粉酶溶液1mL新鲜的淀粉酶溶液1mL新鲜的淀粉酶溶液
21mL蒸馏水
32mL可溶性淀粉溶液2mL可溶性淀粉溶液2mL可溶性淀粉溶液
4600C水浴保温5min
52mL③试剂,振荡
6水浴加热2min
7观察3支试管中溶液颜色变化变记录
(1)表中的①是1mL氢氧化钠溶液,②是1mL盐酸,③是斐林试剂.
(2)在上述实验中,自变量是PH,因变量是酶的活性,检测因变量的方法是观察3支试管中溶液颜色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如图表示某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DNA含量的变化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B段细胞内的主要变化是DNA的复制和相关蛋白质的合成
B.BC段细胞内出现纺锤体
C.CD段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D.EF段细胞内形成细胞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福建省高三上学期练习(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如图是甲状腺细胞摄取原料合成甲状腺球蛋白的基本过程,试回答:

(1)若含18O的氨基酸在甲状腺细胞内的代谢过程中产生了H218O,那么水中的18O最可能来自于氨基酸的 (基团),该代谢过程发生在 (细胞器)。细胞内的碘浓度远远高于血浆中碘浓度,这表明a过程是一种 方式。

(2)与c过程有关的细胞器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摩尔根及其同事、学生用果蝇做实验材料,于20世纪20年代创立了著名的基因学说,运用“假说一演绎法”揭示了基因是组成染色体的遗传单位,它能控制遗传性状的发育,也是突变、重组、交换的基本单位.“假说一演绎法”的一般步骤为:①提出问题→②做出假设→③演绎推理→④检验推理→⑤得出结论.
(1)摩尔根在研究红眼雌蝇与白眼雄蝇步骤②中,具体的内容是控制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其等位基因,后来又通过④检验推理进一步验证这些解释,其具体内容是红眼雄果蝇×白眼雌果蝇.
(2)对果蝇进行基因组测序,需要检测5条染色体.
(3)控制果蝇体色和翅形的两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摩尔根用灰身长翅(BBVV)与黑身残翅(bbvv)的果蝇杂交,F1全部分灰身长翅,说明体色中灰身为显性,将F1雌果蝇与黑身残翅雄果蝇进行测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灰身长翅:灰身残翅:黑身长翅:黑身残翅=0.42:0.08:0.08:0.42,说明F1中雌果蝇产生了4种配子.实验结果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原因是这两对等位基因不满足该定律“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这一基本条件,其最可能的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