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20.“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下列正确的制作装片的步骤是(  )
A.水解→制片→冲洗→染色→观察B.制片→水解→染色→冲洗→观察
C.解离→染色→漂洗→制片→观察D.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观察

分析 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步骤:解离(解离液由盐酸和酒精组成,目的是使细胞分散开来)、漂洗(洗去解离液,便于染色)、染色(用龙胆紫、醋酸洋红等碱性染料)、制片(该过程中压片是为了将根尖细胞压成薄层,使之不相互重叠影响观察)和观察(先低倍镜观察,后高倍镜观察).

解答 解: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需要制作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制作装片的步骤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最后再用显微镜观察.
故选:D.

点评 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只要考生识记制作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的流程即可正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华南沿海发现了电白牡蛎,与分布在辽宁的长牡蛎相比,电白牡蛎无闭壳肌痕,而长牡蛎的闭壳肌痕
很大.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生物遗传物质改变的结果,与环境作用无关
B.电白牡蛎与长牡蛎由于因地理隔离不能进行基因交流,所以存在生殖隔离
C.两种牡蛎形态上的差异说明二者基因库有一定的差别
D.电白牡蛎出现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改变,牡蛎的进化方向由自然选择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实验过程错误的是(  )
A.脂肪鉴定:切取花生子叶薄片→染色→去浮色→制片→观察
B.细胞质流动观察:取黑藻小叶→制片→观察
C.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观察:解离根尖→染色→漂洗→制片→观察
D.植物细胞质壁分离观察:撕取鳞片叶表皮→制片→观察→滴加蔗糖溶液→观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生理过程中需要消耗细胞代谢产生的能量的是(  )
A.人体成熟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B.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
C.葡萄糖和果糖在酶的作用下合成蔗糖
D.过氧化氢在过氧化氢酶催化作用下分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生命活动在造血干细胞和浆细胞中均能发生的有(  )
①丙酮酸的生成和分解    ②抗体的合成和分泌
③核膜的消失和重建      ④核糖体蛋白基因的转录和翻译.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如图是植物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过程的图解,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H是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该阶段反应发生的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或基粒).
(2)图中D的结构简式是A-P~P~P,物质D用于I阶段中C3的还原.
(3)在夏季晴天的中午,有机物的合成反而减少,称为植物的“午休现象”,是气孔部分关闭引起的,则此时图中F变少(填“多”还是“少”).
(4)图中H阶段为I阶段的反应提供[H]和AT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图甲表示利用溶液培养法栽培某植物的简图,图乙表示该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用放射性32P标记培养液中的KH2PO4,则一段时间后在叶肉细胞中能够检测到放射性的结构或物质有ACD.(从下列选项中选择,用序号表示)
A.核糖核酸   B.脂肪    
C.ATP      D.高尔基体        E.核糖
(2)若甲装置不通气,则培养一段时间后发现叶片发黄(此时培养液中不缺Mg2+).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缺氧不能进行有氧呼吸,产生能量少,抑制了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正常通气状况下,当植物缺乏Mg2+时,图乙中曲线b点位置应右移(填“左移”、“右移”或“不变”).
(3)在曲线a点,该植物叶肉细胞中能够产生ATP的部位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4)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乙图曲线表示该植物在   25℃时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若将温度提高到的30℃条件下(原光照强度和CO2浓度不变),理论上图中相应点的移动分别是:
a点下移(填“上移”、“下移”或“不动”),
b点右移(填“左移”、“右移”或“不动”),
d点下移(填“上移”、“下移”或“不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某研究小组中进行某植物的栽培试验,图1表示在适宜的光照、CO2浓度等条件下测得的温度-光合、呼吸曲线;图2为在恒温密闭玻璃温室中,连续48h测定温室内CO2浓度及植物CO2吸收速率变化曲线;图3为适宜CO2浓度条件下,温度和光照强度对该植物的CO2吸收速率的影响曲线.请结合图象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的虚线表示呼吸速率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当温度达到55℃时,植物不再进行光合作用.
(2)图1中,40℃与60℃时,CO2的吸收量均为0,二者的区别是前者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后者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均为0(植物死亡).在温度为30℃时,叶肉细胞内的[H]用于与O2结合形成水、还原三碳化合物(C3).
(3)图2中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相等的时间点有4个,实验开始3h内叶肉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而在6h时叶肉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在18h时叶肉细胞中CO2的移动方向为由线粒体到叶绿体,在30h时叶绿体内的ATP的移动方向是由类囊体薄膜到叶绿体基质.
(4)图2中由12时到18时叶绿体内C3含量变化是增加,叶绿体利用CO2速率最大的时刻是36h时,前24小时平均光照强度小于(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后24小时的平均光照强度.经过连续48h的培养,与0h相比48h时该植物的有机物量是增加(填“不变”、“增加”或“减少”).
(5)图3中影响CO2吸收速率的因素有光照强度和温度,图3中E点时,25℃条件下产生的氧气量大于(填“等于”、“大于”或“小于”)15℃条件下产生的氧气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有关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和脱氧核糖核苷酸
B.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度
C.酶既可以作为催化剂,也可以作为另一个反应的底物
D.水稻细胞内合成的某物质,能够在常温下高效分解淀粉,该物质含有羧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