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 |
B. | 二倍体亲本植株的表现型为宽叶抗病植株 | |
C. | 若基因型为双显性的花粉不育,F1宽叶抗病植株中双杂合个体占$\frac{3}{5}$ | |
D. | 若纯种宽叶、窄叶植株杂交F1出现窄叶个体,一定是基因突变所致 |
分析 1、后代分离比推断法:
后代表现型 | 亲本基因型组合 | 亲本表现型 |
全显 | AA×AA(或Aa或aa) | 亲本中一定有一个是显性纯合子 |
全隐 | aa×aa | 双亲均为隐性纯合子 |
显:隐=1:1 | Aa×aa | 亲本一方为显性杂合子,一方为隐性纯合子 |
显:隐=3:1 | Aa×Aa | 双亲均为显性杂合子 |
解答 解:A、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A正确;
B、二倍体亲本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表现型为宽叶抗病植株,B正确;
C、若基因型为双显性的花粉(AB)不育,则子代的基因型及分离比:
$\frac{1}{3}$Ab | $\frac{1}{3}$aB | $\frac{1}{3}$ab | |
$\frac{1}{4}$AB | $\frac{1}{12}$AABb | $\frac{1}{12}$ AaBB | $\frac{1}{12}$ AaBb |
$\frac{1}{4}$Ab | $\frac{1}{12}$AAbb | $\frac{1}{12}$ AaBb | $\frac{1}{12}$Aabb |
$\frac{1}{4}$aB | $\frac{1}{12}$AaBb | $\frac{1}{12}$aaBB | $\frac{1}{12}$aaBb |
$\frac{1}{4}$ab | $\frac{1}{12}$Aabb | $\frac{1}{12}$aaBb | $\frac{1}{12}$ aabb |
点评 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实质.解答遗传试题最主要的是根据后代的性状分离比去推测亲本的基因型,特别是根据“3:1”和“1:1”的比例进行推断;也要熟练运用分离定律的6对杂交组合进行正推求后代的分离比.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间期 | |
B. | 有丝分裂的前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 |
C. | 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 |
D. | 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受体的作用是为供体胚胎提供发育的条件 | |
B. | 受体与胚胎血型应相同,否则会发生免疫排斥反应 | |
C. | 受体必需与供体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 | |
D. | 受体可能改变胚胎的遗传特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血红蛋白中含有铁元素 | B. | ATP中含有氮元素 | ||
C. | 脱氧核糖中含有磷元素 | D. | 甲状腺激素中含有碘元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图1、2、3中的生长现象均能体现生长素的两重性 | |
B. | 图1中若A侧生长素的浓度为图4中c点,则图1中B侧生长素浓度高于图4中的d点 | |
C. | 图2中若侧芽生长素的浓度为图4中c点,则顶芽生长素的浓度应为图4中0~d点内 | |
D. | 图3中若向光侧生长素浓度为图4中c点,则背光侧生长素浓度为图4中c~b之间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用血细胞计数板统计酵母菌液中的种群密度时,为保证计数准确,对处于中方格四角的细胞应只计数左上、左下、右上三个角 | |
B. | 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实验中,根尖用卡诺氏液固定后应用蒸馏水漂洗10分钟再进行后续操作 | |
C. | 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模拟实验中,用塑料勺将琼脂块从NaOH溶液中取出后,应立即用塑料刀把琼脂块切开,对切面上的NaOH扩散深度进行观察和测量 | |
D. | 观察花生子叶中的脂肪颗粒、叶绿体色素的提取以及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操作中均用到一种试剂,而其使用浓度各不相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在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中,不同时期的细胞中表达的基因有差异 | |
B. | 在成熟的生物体中,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受到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调控的 | |
C. | 细胞癌变的过程中,一定有DNA中基因排列顺序的变化 | |
D. | 细胞在衰老和凋亡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