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分析曲线图:如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根、芽和茎生长的影响,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根最敏感、芽其次、最后是茎.生长素促进根、芽、茎生长的最适宜浓度分别是10-10mol/L、10-8mol/L、10-4mol/L.图中曲线表明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解答 解:(1)据图分析,生长素促进根、芽、茎生长的最适宜浓度分别是10-10mol/L、10-8mol/L、10-4mol/L.
(2)图中B点所对应浓度的生长素对茎生长既不促进也不抑制.
(3)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同一器官的作用不同说明了生长素的作用具有生理作用的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4)A点所对应生长素浓度虽然不是促进茎生长的最适浓度,但是促进茎的发育,但对根的生长效应是抑制作用.
(5)由于受重力影响,生长素较多地分布在根靠近地面的一侧,根对生长素敏感性较茎的敏感性强,生长素促进生长具有两重性,根的近地侧因生长素浓度高抑制了生长,远地侧生长素浓度低促进了根的生长,因此水平放置的根,具有向地生长的现象.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一种激素调节的,而是由多种激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故答案为:
(1)10-8mol•L-1
(2)既不促进,也不抑制
(3)两重性 低浓度 高浓度
(4)促进 抑制
(5)①生长素促进生长具有两重性②受重力影响,生长素较多地分布在根靠近地面的一侧③根对生长素敏感性较茎的敏感性强④根的近地侧因生长素浓度高抑制了生长 多种激素共同
点评 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生长素作用及作用的两重性,重点考查考生分析曲线图,提取信息,并结合所学的有关生长素的知识答题,同时能根据曲线图理解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特别是曲线下降阶段,千万不要误认为曲线下降就代表抑制作用.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B. | C.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深体色和浅体色个体分别属于不同的性别 | |
B. | 环境变化后,中间体色的蝴蝶不容易被天敌发现 | |
C. | 蝴蝶深、浅体色个体逐渐进化成中间体色个体 | |
D. | 深体色和浅体色类群逐渐产生生殖隔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发生了初生演替 | B. | 能量的输入大于散失 | ||
C. | 抵抗力稳定性保持不变 | D. | 恢复为原来的物种组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过程①需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溶液处理,且溶液的渗透压略大于细胞液渗透压 | |
B. | 过程②可用聚乙二醇诱导原生质体融合,主要依据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原理 | |
C. | 过程③表示细胞壁的再生,④⑤需要根据生长发育进程更换不同的液体培养基 | |
D. | 最终得到的植株相对于甲、乙而言,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因此不具有可育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和② | B. | ①和③ | C. | ②和③ | D. | ②和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山东济宁微山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入学暑期作业检测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现在正在流行的甲型流感病毒的遗转物质RNA,如果该流感病毒的组成物质在某些酶的作用下彻底水解,可以得到的水解产物主要有( )
A.碱基、脱氧核酸、磷酸、氨基酸
B.碱基、核糖、磷酸、葡萄糖
C.碱基、葡萄糖、磷酸、甘油、脂肪酸
D.碱基、核糖、磷酸、氨基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山东济宁微山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入学暑期作业检测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人们经常食用的牛、羊、猪等肉类和白菜、土豆等蔬菜,经消化吸收后,其中的成分大多被转化为人体自身的一部分,其根本原因是( )
A.组成生物体细胞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能找到
B.在不同生物的细胞内,组成它们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种类大体相同
C.组成生物体细胞的基本元素是碳
D.不同生物的细胞内,组成它们的化学元素的含量大体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省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表示反射弧和神经纤维局部放大的示意图,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甲图中,①所示的结构属于反射弧的感受器
B.甲图的⑥结构中,信号的转换模式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C.若乙图表示神经纤维受到刺激的瞬间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则a、c为兴奋部位
D.在兴奋部位和相邻的未兴奋部位之间,因电位差的存在而发生电荷移动,形成局部电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