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2.酿酒用的酵母菌既可进行有性生殖,又可进行出芽生殖,二者相比,前者特有的是(  )
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C.染色体变异D.不可遗传的变异

分析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的比较:

项 目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适用范围生物
种类
所有生物(包括病毒)均可发生,具有普遍性自然状态下,只发生在真核生物的有性生殖过程中,细胞核遗传真核生物细胞增殖过程均可发生
生殖无性生殖、有性生殖有性生殖无性生殖、有性生殖
类   型可分为自然突变和诱发突变,
也可分为显性突变和隐性突变
自由组合型、
交叉互换型
染色体结构的改变、
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解答 解:A、出芽生殖属于无性生殖,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过程中都会发生基因突变,A错误;
B、基因重组只能发生在有性生殖过程中,B正确;
C、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过程中都会发生染色体变异,C错误;
D、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过程中都会发生不可遗传变异,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生物变异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掌握变异的类型,识记三种可遗传变异的使用范围,再结合所需知识准确判断各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有关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是先天性疾病B.都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
C.都是由于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D.线粒体基因异常不会导致遗传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甲、乙两组同学欲探究避光条件下生长素浓度对燕麦胚芽鞘生长的影响,胚芽鞘去顶静置一段时间后,将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去顶胚芽鞘一侧,一段时间后测量并记录弯曲角度(α),图1为实验示意图.请根据甲、乙两组同学所做实验回答:

(1)甲组同学用三个不同浓度C1、C2和C3的生长素做实验,测得弯曲角度的值分别为α1、α2和α3,且关系为:α1>α2>α3,则你根据甲组同学所做的实验结果,推测一下不同弯曲角度对应的浓度C1、C2和C3之间大小的关系有4种可能;若已知弯曲角度α3对应的浓度C3不是燕麦胚芽鞘生长的最适浓度,请问甲组同学如何通过进一步实验找到燕麦胚芽鞘生长的最适浓度?
请设计实验操作思路:在该生长素浓度即C3基础上,分别在低于C3和高于C3的范围增加一系列浓度梯度进行实验.
(2)乙组同学用另两个未知不同浓度CX和CY的生长素做实验,测得弯曲角度的值分别为αX、αY,且关系为:αXY.乙组同学为了进一步比较浓度CX和CY的大小,用燕麦胚根做了如图2所示实验,结果向右弯曲生长,则CX大于(大于、小于)CY,这个实验体现了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我国全面二孩政策已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十二年前,33岁的产妇朱女士利用试管婴儿技术,成功生下一个男孩.2016年3月,朱女士决定生育第二个孩子,医院找到当年为她冷冻的“胚胎”,经过检胎等程序,朱女士已成功怀孕12周.冷冻12年后复苏、植入,该“冻龄”宝宝将有望成为国内最“老”的宝宝.有意思的是,这个沉睡了12年的“冰宝宝”,跟自己11岁的亲哥哥其实是“同龄”.请回答以下相关问题:
(1)由于女性的自然周期产生的卵子太少,医生在取卵前通常需要注射促性腺激素,促使一次有更多的卵泡发育.试管婴儿技术采用了体外受精等技术,精子顶体内含有的顶体酶能协助精子穿过卵细胞的放射冠和透明带,最终进入卵细胞内完成受精作用.
(2)通过胚胎移植技术将冷冻的“胚胎”移入朱女士子宫内,使其继续发育,胚胎移植的实质是早期胚胎在相同生理环境条件下空间位置的转移.沉睡了12年的“冰宝宝”跟自己11岁的亲哥哥其实是“同龄”.二者性别相同的概率为$\frac{1}{2}$.
(3)若进行试管婴儿的某夫妇中妻子患有线粒体疾病(线粒体DNA缺陷),则子女患病的情况为全患病,该疾病的遗传不遵循(填“遵循”或“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关于限制酶和DNA连接酶的理解正确的是(  )
A.DNA连接酶可以恢复DNA分子中的氢键
B.两种酶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
C.在基因工程操作中可以用DNA聚合酶代替DNA连接酶
D.它们不能被反复利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年福建龙岩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查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酵母菌细胞的ATP均在生物膜中产生

B.甲状腺细胞与神经细胞上的膜蛋白种类和含量不同

C.根尖细胞核膜上的核孔可以让DNA和RNA自由进出

D.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都是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浙江嘉兴高三下学期教学测试(一)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甲为神经元的动作电位图,乙中的I、II、III是神经元质膜上与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有关的转运蛋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b段的出现时转运蛋白I活动导致的

B.bc段的出现是转运蛋白II开启导致的

C.cd的出现是转运蛋白III开启导致的

D.ab段时的神经元质膜为外正内负状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吉林长春普通高中高三质量监测(二)理综生物试卷(A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请回答下列有关生态系统功能的问题:

(1)组成生物体的C、H、O、N等元素都不断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又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这就是生态系统的 ,其特点是具有 性。

(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中,流入某一营养级的能量不能100%地流向下一营养级,原因是 。一般来说,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大约是

(3)大多数昆虫中,雌虫能释放性外激素吸引雄虫前来交尾,性外激素属于生态系统信息种类中的 信息,这说明 离不开信息的传递。在农业生产中,可利用此原理扰乱害虫的雌雄交配,从而减少害虫对农作物的破坏,这种防治技术属于 防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图1、图2分别表示某个二倍体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某时期的模式图,图3表示该种动物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的变化,图4表示该种动物不同时期染色体和DNA的数量关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细胞名称是初级精母细胞,图2细胞产生的子细胞名称是精细胞.
(2)图3中CD段形成的原因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发生的分裂方式及时期是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3)图2细胞分裂时期对应图3的DE段;基因的自由结合定律发生在图3的BC段.
(4)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图4中的b、c(填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