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如图是血糖调节模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曲线ab段与ef段血糖浓度上升的原因相同
B.曲线bc段与de段血液中胰岛素变化趋势相同
C.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相互拮抗,共同维持血糖含量的稳定
D.当血糖偏低时,胰高血糖素可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的水解
【答案】C
【解析】
ab段血糖浓度升高是由于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吸收,bc段血糖浓度下降是胰岛素的调节作用;de段由于运动导致代谢增强使血糖浓度降低,ef段血糖浓度升高是体内肝糖原水解和非糖物质转化成血糖引起的。
A、在ab段由于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吸收,使得血糖浓度较高,而ef段是体内肝糖原水解和非糖物质转化引起的,A错误;
B、曲线bc段是胰岛素分泌增多导致,而de段运动导致代谢增强,血糖浓度降低,则胰岛素的分泌量减少,B错误;
C、胰岛素具有升高血糖作用,胰高血糖素具有降血糖作用,两种激素相互拮抗,共同维持血糖含量的稳定,C正确;
D、当血糖浓度偏低时,胰高血糖素只促进肝糖原水解和非糖物质转化,肌糖原不能水解,D错误;
故选C。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I.光合作用反应如下图1,A,B,C,D分别表示物质,X,Y分别表示生理过程。
(1)图1中X发生的场所为____________Y是___________,物质D是__________,物质B的中文名称是__________。
(2)光合作用中最终的电子供体是________。
(3)图示箭头①表明(____)
A.该光强下,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
B.该光强下,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强度
C.该光强下,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
D.该光强下,植物进行了光合作用
II. 某同学为了探究不同条件对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的影响,做了如下实验:用8株有20片叶片、大小和长势相似的天竺葵盆栽植株,分别放在密闭的玻璃容器中,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利用传感器定时测定密闭容器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实验结果统计如下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编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温度(℃) | 10 | 10 | 20 | 20 | 30 | 30 | 40 | 40 |
光照强度(LX) | 1000 | 0 | 1000 | 0 | 1000 | 0 | 1000 | 0 |
开始时CO2量(g) | 5.0 | 5.0 | 5.0 | 5.0 | 5.0 | 5.0 | 5.0 | 5.0 |
12h后CO2量(g) | 4.5 | 5.1 | 3.5 | 5.4 | 1.9 | 5.9 | 2.0 | 5.8 |
(4)序号1、3、5、7可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实验组合,在该实验组合中,实验变量是_____,需控制的无关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两个)
(5)序号2、4、6、8可构成另一个相对独立的实验组合则该实验组合研究的的主题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在坐标图里标出光照强度为1000 Lx,温度分别为10℃、20℃、30℃和40℃时的光合速率,并请注明横坐标所表示的变量和具体数值。
________________
(7)在光照强度为1000Lx,温度为30℃时,12小时每株天竺葵可积累葡萄糖_________g。(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相对原子质量C-12,H-1,O-16)。
(8)如果用图(二)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光照强度和光合作用速率的关系,且测量指标为装置中氧气含量的变化。则该装置需要作适当修改,具体修改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进行了2,4-D对插枝生根作用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其中丙是蒸馏水处理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图中纵坐标的名称只能用根数量表示
B. 2,4-D的浓度是该实验的可变因素
C. 由图中可知甲组的2,4-D浓度高于乙组
D. 达到a点的生根效果,甲组处理时间比乙组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生物体细胞中的生化反应,对此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为四肽的缩合反应B.反应需要蛋白质合成酶催化
C.“-CH2COOH”是一种R基D.反应前后的肽键改变数是3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某生物的细胞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乙、丙中都有同源染色体
B. 卵巢中不可能同时出现这三种细胞
C. 能够出现基因重组的是乙
D. 丙的子细胞是精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用河水、池泥、水藻、植食性小鱼、广口瓶、凡士林等材料制作了3个生态瓶(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甲瓶中的小鱼很快死亡是因为瓶内分解者数量过少
B.乙瓶中的生物存活的时间相对较长
C.丙瓶中的分解者主要存在于河水及池泥中
D.若想维持稳定性,丙瓶不应放在黑暗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神经元结构模式图,电流计A1和A2的两极a、c、d、e分别接在神经纤维外膜上,在b、f两点给予适宜强度的刺激,则电流计的偏转情况为( )
A.在b点与f点刺激时,A1、A 2各偏转两次,且方向相反
B.在b点刺激时,A1偏转两次,A 2偏转一次;f点刺激时,A1不偏转,A2偏转一次
C.在b点刺激时,A1不偏转,A 2偏转一次;f点刺激时,A1不偏转,A2偏转一次
D.在b点刺激时,A1不偏转,A 2偏转两次;f点刺激时,A1不偏转,A2偏转一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是人体某组织结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表为其中某些液体成分a、b、c、d的测定数据,据提供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成分(mmol/L) | Na+ | K+ | Ca+ | Mg+ | Cl- | 有机酸 | 蛋白质 | |
a | b | 142 | 5.0 | 2.5 | 1.5 | 103.3 | 6.0 | 16.0 |
c | 147 | 4.0 | 1.25 | 1.0 | 114.0 | 7.5 | 1.0 | |
d | 10 | 140 | 2.5 | 10.35 | 25 | - | 47 |
A.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①②③或abcd组成的
B.人体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是④和d
C.流经该组织后,②中的尿素含量增加,则表明③中进行了脱氨基作用
D.①的成分与b比较接近,能够运输脂肪的只有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橘小实蝇为害多种水果和蔬菜。在治理虫害时,农业技术员先使用性引诱剂诱杀雄性成虫,再释放不育雄性成虫,使其与田间雌虫交配,产下不能孵化的卵,最后引入它的天敌——寄生蜂,进一步消灭橘小实蝇。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 应使用标志重捕法估算橘小实蝇的种群密度B. 使用性引诱剂不会破坏橘小实蝇的性别比例
C. 释放不育雄性成虫会降低橘小实蝇的出生率D. 引入的寄生蜂和橘小实蝇形成互利共生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