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食物安全(滞后效应、过敏源、营养成分改变)、生物安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环境安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对待转基因技术的利弊,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趋利避害,不能因噎废食.
2、矿区废弃地的生态恢复工程:
(1)问题:矿区土体、土壤和植被,乃至整个地区生态系统的破坏.
(2)对策:人工制造表土、多层覆盖、特殊隔离、土壤侵蚀控制、植被恢复工程等,关键是植被恢复及其所必需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的重建.
(3)案例:赤峰市元宝山矿区生态恢复工程.
解答 解:(1)将叶绿体移植到另一个细胞中,属于细胞水平的操作,因此这一技术属于细胞工程技术.
(2)将乙细胞中提取A的关键控制基因,导入甲细胞,这一技术属于转基因技术.A的基因在甲细胞内成功表达的标志是受体细胞能产生出A的基因表达蛋白.
(3)若要将甲乙两细胞融合,必须先用酶解法去除甲细胞的细胞壁,之后诱导两个细胞融合.转基因生物可能会对生物的多样性构成潜在的风险和威胁.
(4)该生态工程恢复所遵循的主要原理是协调与平衡原理
(5)限制酶作用于磷酸与脱氧核糖之间的磷酸二酯键
故答案为:
(1)细胞
(2)转基因 受体细胞能产生出A的基因表达蛋白
(3)甲细胞的细胞壁 生物
(4)协调与平衡
(5)D
点评 本题考查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生态工程和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的相关内容,要求考生识记工程技术和转基因生物安全性问题;识记生态恢复工程的相关实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省湛江市高一下学期月考生物试卷 (教师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豌豆是自花传粉,实验过程免去了人工授粉的麻烦
②解释实验现象时,提出的“假说”之一是: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
③解释性状分离现象的“演绎”过程是: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出现两种表现型,且比例接近1:1
④假说能解释F1自交产生3:1分离比的原因,所以假说成立
A.①③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陕西西北工业大学附属高三适应性考试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一种植物的叶形有宽叶和窄叶、叶色有浅绿和深绿,该叶片性状的遗传涉及两对等位基因,分别用A,a和B,b表示。题图30显示了该植物叶片性状的杂交遗传,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已知决定叶形的显性基因纯合子不能存活)。
(1)控制叶片性状的遗传符合哪些遗传定律 。
(2)控制叶片颜色的显性性状是 ,理由是 。
(3)据图推测F2中叶片深绿宽叶的基因型是AABb、AaBb,根据以上遗传规律,请设计简单易行的实验方案证明推测合理。(图上所给材料均可选用)
实验步骤:① ②
结果预测:如果 ,则该宽叶深绿植株对应的基因型为AABb。
如果 ,则该宽叶深绿植株对应的基因型为AaB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温觉和冷觉感受器广泛的分布于皮肤、内脏等处 | |
B. | 在炎热的环境中,机体排汗量增加的同时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将减少 | |
C. | 人在进行剧烈运动时的产热,主要来源是骨骼肌的收缩 | |
D. | 寒冷环境中,骨骼肌的颤栗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作用的结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让该公猪充分生长,观察肤色是否会变 | |
B. | 让该黑色公猪与多头白色母猪交配 | |
C. | 让该黑色公猪与一头黑色母猪交配 | |
D. | 从该黑色公猪的表现型即可分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O2、CO2、血红蛋白、H+、Na+ | B. | 消化酶、抗体、激素、H2O | ||
C. | 纤维蛋白原、Ca2+、载体蛋白、尿素 | D. | K+、葡萄糖、氨基酸、尿素、H2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② | B. | ②③ | C. | ③④ | D. | ①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