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3.如图1为肺牵张反射示意图,该反射的感受器位于肺中,深呼吸后肺扩张,感受器兴奋,神经冲动经传入神经传入脑干,抑制吸气,引起呼气.图2为大脑皮层海马区突触的放大,体育运动对学习记忆的促进作用与蛋白质类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关系图解(部分).请据图回答下列问体:

(1)用图1中字母和箭头写出肺牵张反射的反射弧:肺牵张感受器→B→A→C→D..
(2)图2所示运动应激能促进a过程的进行,a过程是指BDNF基因的表达(或转录和翻译)过程.据图可知,神经营养因子BDNF具有促进神经递质的释放_和激活突触后膜上相应受体的作用.突触小泡中的物质b通过胞吐的方式进入突触间隙.当物质b与AMPA结合后,兴奋传至d处,d处的膜电位变化为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
(3)大鼠水迷宫训练过程中,使短期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的措施是重复训练_,以此强化神经元之间的联系.图2中c是突触蛋白,它在大脑海马区的密度和分布可间接反映突触的数量和分步情况.有实验表明,水迷宫训练后大鼠海马区突触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强,而大鼠学习记忆受损后突触蛋白的表达水平下降,由此推测,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分析 1、图1为反射弧的结构图,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
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是电信号,在神经元之间是化学信号,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方向的,兴奋在突触之间单向传递的原因是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解答 解:(1)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图中与肺牵张感受器相连的B为传入神经,则A为神经中枢、C为传出神经、D为效应器.肺牵张反射的反射弧:肺牵张感受器→B→A→C→D.
(2)a过程是指BDNF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包括转录与翻译.据图可知,BDNF具有促进神经递质的释放和激活突触后膜上相应受体的作用,从而促进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由突触前膜通过胞吐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当物质b与AMPA结合后,兴奋传至d处,d处的膜电位变化为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
(3)重复训练可以使短期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根据突触蛋白c能在海马区的密度和分布可间接反映突触的数量和分布情况,说明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密切关系.
故答案为:
(1)B→A→C→D.
(2)表达(或转录和翻译)   促进神经递质的释放    胞吐     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
(3)重复训练   新突触

点评 本题考查突触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广西桂林一中高一下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的不同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B.杂种后代中显现不同性状的现象称性状分离

C.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D.等位基因是指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广西桂林一中高二下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若将某种细菌置于有营养的物体上,它会繁殖并形成细胞群(如图)。有什么适当的实验可以用来检验两种抗生素的杀菌效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深圳高级中学高一下期中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已知某一动物种群中仅有Aabb和AAbb两种类型个体,Aabb:AAbb=1:2,且该种群中雌雄个体比例为1:1,个体间可以自由交配,则该种群自由交配产生的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比例为

A.5/8 B.5/9 C.13/16 D.13/1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深圳高级中学高一下期中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小麦抗秆锈病对易染秆锈病为显性。现有甲、乙两种抗秆锈病的小麦,其中一种为纯合子,若要鉴别和保留纯合的抗秆锈病的小麦,应选用下列哪种方法最简便易行

A、甲╳乙 B、甲、乙分别测交

C、甲╳甲,乙╳乙 D、甲╳乙 得F1再自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关于高中生物学实验的内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探究酶的专一性时,自变量可以是酶的种类或不同的底物
B.用构建物理模型的方法研究DNA分子结构
C.不能通过检测CO2产生与否来判断乳酸菌是否进行细胞呼吸
D.用龙胆紫溶液进行染色后,观察到洋葱根尖的质壁分离现象更明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重金属离子会导致蛋白质分子变性,为验证铜离子对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某同学进行了实验,实验步骤如下(已知SO42-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请回答:
(一)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试管甲试管乙
步骤1加入1%CuSO4溶液和pH6.8的缓冲液各1mL加入蒸馏水
步骤2各加入1%的淀粉酶溶液1mL,混匀后放置一段时间
步骤3各加入1%的淀粉溶液1mL,放入37℃恒温水浴保温一段时间
步骤4取出试管,各加入1%的碘溶液3滴,观察颜色变化
(二)讨论与分析
(1)实验中设置试管乙的目的是对照,“实验步骤”中A处应为蒸馏水和pH为6.8的缓冲液各1mL;
(2)两支试管最可能的实验结果是试管甲(深)蓝色,试管乙棕黄色.
(3)实验中加入缓冲液的作用是维持反应液中pH的相对稳定.
(4)有同学提出由于CuSO4溶液呈蓝色,用上述步骤的检测方法可能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请你提出另外一种结果检测方法并预测实验结果.
①检测方法:取出试管,各加入斐林试剂1mL,50~65℃恒温水浴2分钟,观察颜色变化.
②预测结果:试管甲无砖红色(或蓝色);试管乙出现砖红色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图甲表示在光照充足、CO2浓度适宜的条件下,温度对某植物真正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的影响.其中实线表示真正光合作用速率,虚线表示呼吸作用速率.图乙为该植物在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速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由图甲可知,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对高温更为敏感.
(2)乙图中b点表示的生理意义是植物在此光强下,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若该绿色植物长时间处于黑暗状态时,则卡尔文循环不能(能/不能)进行.
(3)由图甲可知,当环境温度为40℃时,该植物的有机物净积累量为0mg/h.理论上预计,在温度为30℃条件下,植物生长状况达到最佳,已知乙图是在此温度条件下绘制而成的曲线,理论上分析,如果温度改变为35℃,图中b点将向右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如图为某植物细胞部分亚显微结构模式图.
(1)通常分离细胞器的方法是差速离心法.如图细胞中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是3、4(填标号),图中2、3、4、5、6、8、9等结构的膜共同组成了细胞的生物膜系统.乳酸菌细胞不同于如图细胞的最显著特点是无成形的细胞核.
(2)若将如图细胞置于0.3g/mL的蔗糖溶液中将会出现细胞壁与原生质层发生分离;若将如图细胞置于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中会出现质壁分离自动复原的现象,原因是在细胞失水的同时,K+、NO3-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使细胞液的浓度逐渐增大,细胞由失水转变为吸水,质壁分离自动复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