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状 | 黑色斑纹 | 灰色斑纹 | 无斑纹 |
数目 | 91 | 85 | 173 |
分析 1、由题意知,无斑纹的基因型是aaB_和aabb,黑色斑纹的基因型是A_B_,灰色斑纹的基因型是A_bb;
分析表格中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可知,有斑纹:无斑纹≈1:1,因此测交的基因型是Aa×aa,有斑纹中,黑色:灰色≈1:1,因此测交的基因型是Bb×bb,因此对两对等位基因来说,子一代的基因型是AaBb,而亲本甲是无斑纹纯合子,基因型可能是aabb或aaBB,所以亲本乙的基因型是AABB或AAbb.
2、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染色体结构变异包括染色体片段的缺失、重复、易位和倒位.
3、由题意知,染色体缺失的卵细胞不育,染色体缺失的精子可育,解答该部分内容,可以先写出相关个体产生的可育雌配子、雄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然后用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写出后代的基因型、表现型及比例关系;对于相对等位基因的遗传,可以用分解组合法进行解答.
解答 解:(1)由分析可知,子一代的基因型是AaBb,如果亲本甲的基因型是aabb,则乙的基因型是AABB,如果甲的基因型是aaBB,则乙的基因型是AAbb;子一代的基因型是AaBb,子一代雌雄个体交配,得到的子二代,不发生性状分离的纯合子是AABB、AAbb、aaBB、aabb,由于aaBb无斑纹,自交后代都无斑纹,也不发生性状分离,因此不发生性状分离的比例是AABB+AAbb+aaBB+aaBb+aabb=$\frac{1}{16}+\frac{1}{16}+\frac{1}{16}+\frac{2}{16}+\frac{1}{16}=\frac{3}{8}$.
(2)雌蚕的性染色体组型是ZW,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分离,形成的次级卵母细胞(第一极体)的性染色体是Z或W,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暂时加倍,细胞的性染色体是ZZ或WW;用X射线处理使第2染色体上的含显性斑纹基因区段易位到W染色体上,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
(3)①由题意知,染色体缺失的卵细胞不育,染色体缺失的精子可育,基因型为A0a的雌蚕产生的可育卵细胞的类型只有一种是a,基因型为A0a的雄蚕产生的可育精子的类型及比例是A0:a=1:1,雌雄蚕杂交产生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0a:aa=1:1,前者有斑纹,后者无斑纹.
②由题意知,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2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0aZtW×A0aZTZT可以转化成2个分离定律问题:A0a×A0a→A0a:aa=1:1,ZtW×ZTZT→ZTZt:ZTW=1:1,有斑纹个体的基因型是A0aZTZt、A0aZTW,二者相互交配,转化成2个分离定律问题:A0a×A0a→A0a:aa=1:1,ZTW×ZTZt→ZTZT:ZTZt:ZTW:ZtW=1:1:1:1,因此后代中有斑纹体壁正常雌性个体A0aZTW=$\frac{1}{2}×\frac{1}{4}=\frac{1}{8}$.
故答案为:
(1)AABB或AAbb $\frac{3}{8}$
(2)0或2 染色体结构变异
(3)①有斑纹:无斑纹=1:1 ②$\frac{1}{8}$
点评 本题的知识点是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染色体变异的类型和应用,旨在考查学生学会通过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关系推测亲本基因型,用正推法结合题干信息应用遗传规律综合解答问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西孝义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人体内主要储能物质和主要能源物质分别是
A.糖原和葡萄糖 B.脂肪和糖类
C.蛋白质和脂肪 D.蛋白质和糖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动物细胞在G2期时已经有2对中心体,与分裂期的纺锤体形成有关 | |
B. | 有丝分裂的四个时期有明显的界限 | |
C. | 分裂前期核膜解体后会形成许多分散的小泡,这些小泡在有丝分裂整个过程一直存在 | |
D. | 细胞质分裂都在细胞分裂的末期开始,且都需要高尔基体的参与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黄身褐眼 | 黄身黑眼 | 灰身褐眼 | 灰身黑眼 | 白身褐眼 | 白身黑眼 |
151 | 10 | 301 | 19 | 149 | 9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图中①、②过程中均可发生基因突变 | |
B. | 图中三种RNA不是都参与翻译过程的 | |
C. | 图中rRNA和核糖体的合成与核仁有关 | |
D. | 图中③、④最终合成的物质结构相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