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8.渔业工作者知道自然水域比静水更适合家鱼产卵;其原因是具有较强的水流刺激,其过程如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在自然水域中,繁殖期家鱼逆流而上(逆流而上/顺流而下),更能促进产卵.
(2)对在静水繁育池中的家鱼使用促性腺 激素直接作用于初级卵母细胞可以促进家鱼产生卵子.
(3)图中M和N阶段分别进行的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分裂:在“M前的间期”和“N的间期”(填“M前的间期”、“N的间期”或“M前的间期”和“N的间期”)要进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4)某些污染物,可阻断雌激素与相应受体结合,表现为抗雌激素(抗雌激素/类雌激素)效应,引起鱼类性别改变.这将引起种群数量特征中性别比例的改变,进而影响种群的出生率.

分析 1、垂体可分泌促性腺激素,具有促进排卵的作用.
2、初级卵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变为次级卵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变为成熟卵子.
3、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来影响种群密度.

解答 解:(1)根据题干信息“自然水域比静水更适合家鱼产卵,其原因是具有较强的水流刺激”故在自然水域中,繁殖期家鱼逆流而上,更能促进产卵.
(2)垂体可以通过产生促性腺激素直接作用于初级卵母细胞可以促进家鱼产生卵子.
(3)有图知,初级卵母细胞经过M减数第一次分裂和N减数第二次分裂阶段形成卵子,减数分裂过程中进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发生在M(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4)激素只能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污染物阻断雌激素和受体结合,表现为抗雌激素效应,引起鱼类性别改变.这将引起种群数量特征中性别比例,进而影响种群的出生率.
故答案为:
(1)逆流而上  
(2)促性腺
(3)减数第一次分裂       M前的间期
(4)受体      抗雌激素      性别比例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性激素分泌的调节、减数分裂过程、种群的数量特征,意在考查考生的获取信息能力,结合所学知识组织语言作答的能力,难度适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省高三上第三次模拟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除了温度和pH对酶活性有影响外,一些抑制剂也会降低酶的催化效果.图1为酶作用机理及两种抑制剂影响酶活性的机理示意图,图2为相同酶溶液在无抑制剂、添加不同抑制剂的条件下,酶促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变化的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非竞争性抑制剂降低酶活性的机理与高温、低温对酶活性抑制的机理相同

B.据图可推测,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具有类似结构而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位点

C.底物浓度相对值大于15时,限制曲线甲酶促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酶浓度

D.曲线乙和曲线丙分别是在酶中添加了竞争性抑制剂和非竞争性抑制剂的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西省高三上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真核细胞结构与成分,对应有误的是( )

A.细胞膜:脂质、蛋白质、糖类

B.染色体:核糖核酸、蛋白质

C.核糖体:蛋白质、核糖核酸

D.细胞骨架:蛋白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省洛阳市高三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是胰岛素形成的部分过程示意图.胰岛素含有A、B两条链,肽链之间通过二硫键(二硫键由两个﹣SH脱去2个H形成)连接,M表示胰岛素原经加工形成胰岛素的生理过程,1~83表示氨基酸序号,﹣S﹣S﹣表示二硫键.若氨基酸的平均分子质量为a,胰岛素原经M过程后,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多少.( )

A.32a﹣588 B.882 C.876 D.4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回答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问题:
(1)冬泳时,人体皮肤里的冷觉感受器受到冷水剌激,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强,膜内的电位变化情况是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继而神经冲动经传入神经传到下丘脑中的体温调节中枢,再通过传出神经到效应器,引起汗腺分泌减少,皮肤毛细血管收缩,减少皮肤散热量;同时相关激素分泌增加,产热量增加,以维持体温稳定.在此过程中,机体的产热量等于(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散热量.
(2)人体在饥饿时,一方面,血糖浓度下降直接剌激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使血糖浓度上升;另一方面,血糖调节中枢通过传出神经支配胰岛A细胞和肾上腺,使它们分泌相应激素,使血糖浓度上升,此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由上述血糖调节过程可知,胰岛A细胞可识别的信号分子有血糖(或葡萄糖)、神经递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错误叙述是(  )
A.用于培养的细胞大都取自胚胎或幼龄动物的器官或组织
B.将所取的组织先用胰蛋白酶等进行处理使其分散成单个细胞
C.获得的细胞可以用于检测有毒物质,只能判断某种物质是否有毒,不能判断毒性的大小
D.在培养瓶中要定期用胰蛋白酶使细胞从瓶壁上脱离,制成悬浮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如图表示真核细胞内两个不同的生理过程,其中字母和序号代表相关物质或结构,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所示的生理过程为DNA复制,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A是DNA聚合酶.
(2)图乙过程发生的场所是②(填序号),决定①的密码子是UCU,③上可以同时结合多个②,其生物学意义是提高肽链(或蛋白质)的合成速率.
(3)图甲中含有但图乙中没有的碱基是胸腺嘧啶(填中文名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ATP 合酶是合成 ATP 所需的催化酶,由 F0与 F1 两部分组成.当 H 顺浓度梯度穿过 ATP 合酶,ADP 与 Pi 形成 ATP.

(1)该图所示的含 ATP 合酶的生物膜在下列结构B中可找到.
A.线粒体外膜B.线粒体内膜
C.叶绿体外膜D.叶绿体内膜
(2)ATP 合酶对于 ATP 的合成来说是酶,而对于H+的运输来说是载体(或通道),其运输 H+的方式是协助扩散.
(3)如果该图表示叶绿体内合成 ATP 的过程,膜两侧的H+浓度梯度突然消失,其它条件不变,则短时间内暗反应中的三碳化合物量会增加.
(4)已知 ATP 合酶的 F 位于叶绿体类囊体腔外.叶绿体中大量 H+来源于水光解,同时产生氧气.根据以上分析,氧气从产生到进入相邻细胞的线粒体中,需经过7层磷脂双分子层.若将离体叶绿体类囊体置于 pH=4 的琥珀酸溶液中,琥珀酸进入类囊体腔,腔内的 pH下降为 4;然后,将离体叶绿体类囊体转移到含 ADP 和 Pi 的 pH大于4(大于、小于或等于)的适宜溶液中,可有 ATP 的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18O标记 H2O 和 CO2 有力地证明了 CO2 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B.净光合速率为零时,蓝藻细胞产生ATP的场所主要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C.光反应产生的ATP和[H]从叶绿体基质运到类囊体被利用
D.用H218O培养小球藻,一段时间后可在其产生的糖类和氧气中检测到18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