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4.下列四组人体细胞中能通过细胞分裂使组织得以修复和更新的一组是(  )
A.成骨细胞和白细胞B.口腔上皮细胞和角质层细胞
C.肝细胞和生发层细胞D.神经细胞和红细胞

分析 人体中的细胞,高度分化的细胞没有细胞分裂的能力,而分化程度较低的细胞具有分裂和分化的能力.

解答 解:生发层细胞能不断分裂而使细胞得到更新,肝细胞一般不分裂,但肝组织受损时,会通过分裂修复组织成骨细胞,因此这两种类型的细胞能通过细胞分裂使组织得以修复和更新;
而其它细胞均属于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具有细胞分裂的能力.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细胞增殖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掌握不同细胞的分裂能力,识记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具有细胞分裂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某种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植物,其子叶有黄色和绿色,花色有白色和红色,茎有粗、中粗和细三种.某同学为了验证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现用自然界中的甲(黄色子叶)和乙(绿色子叶)两品种植株进行如表的实验.请分析回答:
实验组别亲本的处理方法所结种子的性状及数量
黄色子叶绿色子叶
实验一将甲植株进行自花传粉409粒0
实验二将乙植株进行自花传粉0405粒
实验三将甲植株的花除去未成熟的全部雄蕊,然后套上纸袋,待雌蕊成熟时,接受乙植株的花粉399粒0
实验四将实验三获得的部分子代个体进行自花传粉6021粒2001粒
实验五将实验三获得的部分子代个体除去未成熟的全部雄蕊,然后套上纸袋,待雌蕊成熟时,接受乙植株的花粉2010粒1970粒
(1)实验一和实验二的目的是为了验证实验中所用的两个品种是否是纯种(纯合子);通过实验三和四可以证明黄色和绿色这一对相对性状中的显隐性关系.
(2)实验四所结的6021粒黄色子叶种子中杂合子的理论值为4014粒.实验五相当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的测交?实验
(3)若继续实验,将实验四所得后代中的黄色子叶个体与实验五所得后代中的黄色子叶个体杂交,所获得的子代黄色子叶个体中纯合子占$\frac{2}{5}$??.
(4)已知该植物茎的性状由两对独立遗传的核基因(A、a,B、b)控制.只要b基因纯合时植株就表现为细茎,当只含有B一种显性基因时植株表现为中粗茎,其他表现为粗茎.若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在自然状态下繁殖,则理论上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粗茎:中粗茎:细茎=9:3:4.
(5)若已知该植物花色由D、d和E、e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一基因型为DdEe的植株,其体细胞中相应基因在DNA上的位置及控制花色的生物化学途径如图所示.则该植株花色为红色,该植株自交时(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现象),后代的表现型及为红色:白花=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某研究小组以紫葡萄为原料制作葡萄酒的基本流程和装置示意图分别如图1、2所示.

请回答:
(1)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其细胞结构中含有(填“含有”或“不含有”)线粒体.
(2)装瓶后开始一段时间,发酵瓶中溶解氧的含量变化是减少.发酵过程中,发酵瓶中酒精的含量变化是增加.检验是否产生酒精可在酸性条件下,用重铬酸钾试剂检测.
(3)下列关于装置中有水弯管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
A.隔绝气体出入
B.使发酵瓶内外的压强基本平衡
C.减少杂菌污染
D.有利于发酵瓶内形成缺氧环境
(4)实验中,判断发酵完毕的依据是B.
A.发酵瓶中pH开始下降
B.发酵瓶中停止出现气泡
C.发酵瓶中酒精浓度达到30%
D.发酵瓶中酵母菌数量急剧减少
(5)欲利用葡萄酒制作果醋,发酵瓶中应加入的菌种是醋醋杆菌,该菌种在有氧条件下能将乙醇氧化为醋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如图是利用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的示意图,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放出的气体M是(  )
A.CO2B.O2C.N2D.N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如图为部分细胞器和有关蛋白质的研究过程图.其中图Ⅰ为内质网的局部结构放大图,图Ⅱ是分泌蛋白的合成到分泌的全过程.请回答相关问题:

(1)真核细胞内核糖体的分布除图中所示外,还可以弥散在动物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在动物细胞内的线粒体(细胞器)也有分布.动物细胞与核糖体形成有关的结构是核仁.
(2)人体内的蛋白质按照分布位置划分有胞内蛋白和分泌蛋白两类.常见的分泌蛋白种类有消化酶、抗体和一部分激素.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的生理过程可用同位素标记法;如果要分离图示的各种细胞器或结构,则可用差速离心法;如果要用光学显微镜观察④结构,可用健那绿染色,从而使该结构呈现蓝绿色.
(3)在细胞内,许多由膜构成的囊泡就像深海中的潜艇,在细胞中穿梭往来,繁忙的运输着“货物”,在图Ⅱ中起重要交通枢纽作用的结构是[②]高尔基体.(注意:在[]填写数字,在横线上写文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水稻的高秆对矮秆为完全显性,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抗病对易感病为完全显性,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现有纯合高秆抗病和纯合矮秆易感病的两种亲本杂交,所得F1测交,多次重复实验,统计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都近似为:4高杆抗病:1高秆易感病:1矮秆抗病:4矮秆易感病.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可知,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不符合(填“符合”或“不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原因是测交后代的表现型不是1:1:1:1.
(2)根据F1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推断F1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为AB:Ab:aB:ab=4:1:1:4,若让F1自交,其后代中杂合子占$\frac{33}{50}$.
(3)F1测交后代出现性状重组类型的原因在于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从减数分裂的角度分析作答)
(4)若用纯合抗病水稻作母本与易感病水稻进行杂交,在F1中偶尔发现某一植株具有易感病性状.请对此现象给出合理解释:①基因突变;②染色体变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广东佛山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用32P标记某动物精原细胞的全部核DNA,然后将细胞置于31P的培养液中培养,使其进行一次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MI、MII)。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有丝分裂前期与MI前期细胞中,32P标记的DNA分子数相同、染色体数不同

B.有丝分裂后期与MI后期细胞中,32P标记的DNA分子数不同、染色体数不同

C.有丝分裂中期与MII中期细胞中,32P标记的DNA分子数不同、染色体数不同

D.有丝分裂后期与MII后期细胞中,32P标记的DNA分子数不同、染色体数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西崇义中学高二2月模拟测验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表示淋巴细胞起源和分化过程(其中a、b、c、d表示不同种类的细胞,①、②表示有关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只有a、b、c三类细胞才能识别抗原

B.产生抗体的细胞只能由b直接分化形成

C.①、②过程都需要抗原的刺激才能发生

D.c、d功能不同的根本原因是DNA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普宁华侨中学高二3月教学质检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刚刚完成着丝点分裂后,则

A.细胞中一定不存在同源染色体

B.细胞中一定存在同源染色体

C.着丝点分裂一定导致DNA数目加倍

D.细胞中至少有两个染色体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