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3.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来制作果酒,果醋、腐乳和酸奶等食品,称作传统发酵技术.根据传统发酵技术的相关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①酵母菌是酿制葡萄酒不可缺少的微生物,制作葡萄酒要控制的温度为18-25℃.果醋发酵利用的微生物是醋酸菌.接种时升高温度到30-35℃,且需要通气.
②果酒发酵装置内要留$\frac{1}{3}$空间,在发酵期的用途一是初期提供有氧条件促进酵母菌的大量繁殖,二是防止发酵液溢出.
③喝剩的葡萄酒放置一段时间后变酸的原因是发生了醋酸发酵.
(2)腐乳的制作:
①腐乳制作有多种微生物参与,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毛霉.
②豆腐发酵主要利用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和脂肪酶等,通过发酵,豆腐中营养物质的种类增多(减少、增多),且更易于消化和吸收.
(3)乳酸发酵:含有抗生素的牛奶不能发酵成酸奶,原因是抗生素杀死乳酸菌.

分析 1、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果酒制作的原理:
(1)在有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C6H12O6+6H2O+6O2$\stackrel{酶}{→}$6CO2+12H2O+能量;
(2)在无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C6H12O6$\stackrel{酶}{→}$2CO2+2C2H5OH+能量.
2、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果醋制作的原理:
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果糖分解成醋酸.
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3、参与腐乳制作的微生物主要是毛霉,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腐乳制作的原理: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解答 解:(1)①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生存的适宜温度是18-25℃,因此制作葡萄酒要控制的温度为18-25℃.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生存的适宜温度是30-35℃,因此果醋发酵时升高温度到30-35℃,且需要通气.
②果酒发酵装置内要留$\frac{1}{3}$空间,在发酵期的用途一是初期提供有氧条件促进酵母菌的大量繁殖,二是防止发酵液溢出.
③喝剩的葡萄酒放置一段时间后变酸,其原因是发生了醋酸发酵.
(2)①腐乳制作有多种微生物参与,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毛霉.
②豆腐发酵主要利用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和脂肪酶等,其中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因此通过发酵,豆腐中营养物质的种增多,且更易于消化和吸收.
(3)由于抗生素杀死乳酸菌,因此含有抗生素的牛奶不能发酵成酸奶.
故答案为:
(1)18-25℃醋酸菌   30-35℃防止发酵液溢出    发生了醋酸发酵
(2)毛霉    增多   
(3)抗生素杀死乳酸菌

点评 本题考查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腐乳的制作,要求考生识记参与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的微生物及其代谢类型,掌握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的原理及条件,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以一定的方式聚集在一起,呈现出复杂的生命现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胰岛素是由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具有催化作用
B.生物大分子都以碳链为骨架,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每个单体的基本骨架,许多单体再连接成多聚体大分子
C.纤维素和蔗糖的单体均为葡萄糖
D.甲(ATCC)是一种单链DNA片断,乙是该片断的转录产物,则甲、乙共由8种核苷酸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将生长状况相同的四个胚芽鞘尖端分别置于4个大小相同的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上,并做不同的处理,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测定琼脂块a~h中生长素的含量.下列①~④是某同学对该实验的预期及分析,其中合理的有(  )

①若要说明云母片不影响生长素的产生,可在甲组所处实验条件下增加不插入云母片的对照组;
②若a>e,且b=f,说明生长素在光下被分解了;
③若a+b=e+f,且e=f,说明生长素没有被分解;
④若c+d=g+h,且g<h,说明生长素由向光侧向背光侧移动了.
A.4项B.3项C.2项D.1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某同学为探究酵母菌的呼吸作用设计了如下表实验.分组后,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8-10小时,请分析回答:
 实验材料 取样 处理 分组 培养液 供氧情况
 适宜浓度酵母菌液 50mL 破碎细胞(细胞器完整,细胞质未流失 甲 25mL 75mL无氧
 乙 25mL 75mL 通氧
 50mL 未处理 丙 25mL 75mL 
无氧
 丁 25mL 75mL 通氧
(1)酵母菌细胞中产生CO2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或线粒体.实验结束后,该同学发现丙组酒精的产量远远多于甲组,原因可能是甲组破坏了酵母菌细胞结构影响了无氧呼吸的进行.
(2)若实验过程中将产生的C02通人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溶液颜色的变化是由蓝变绿再变黄,颜色变化最快的是丁组.
(3)家庭酿造少量葡萄酒的菌种来源于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酵母菌,发酵时温度要控制在18~25℃之间.酿酒使用的发酵瓶不需要彻底灭菌,原因是除酵母菌外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都因无法适应葡萄酒发酵液的缺氧、呈酸性环境而受到抑制.
(4)洒厂酿制葡萄酒时,为提高酒的品质,需要在果汁中加入纯净酵母菌种,通常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将酵母菌接种在固体培养基上来纯化菌种并进行计数.除此方法外,还可采用显微镜直接计数来测定酵母菌数量,这种方法测定的是活菌和死菌(填“活菌”、“死菌”或“活菌和死菌”)数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激素作为一种化学信使,能把某种调节的信息由内分泌细胞携带至靶细胞.图示某高等动物分泌的一种脂类激素X和另一种激素Y作用机制.请结合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大部分激素都不能进入细胞内,只能作用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激素X可以进细胞,其进入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
(2)从图中可以得知,激素X通过影响基因的表达(或转录)来调节生命活动.
(3)图中c-d过程称为翻译合成结束后,两个d的结构相同(填“相同”或“不相同”).
(4)若激素Y为胰高血糖素,则合成激素Y的细胞是胰岛A细胞,给低血糖患着口服该种激素,低血糖症状不能(“能”或“不能”)缓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蓝藻中的微囊藻是形成水华的主要类群.科研人员为修复出现水华的某湿地生态系统,适量增加湿地原有的滤食性鱼(鲢鱼、鳙鱼)、沉水植物(鱼草、狐尾藻)、挺水植物(芦苇、香蒲)等生物的数量,并调整部分营养关系,如图所示营养关系是有效控制水华发生的主要部分.请据图回答:
(1)湿地中沉水植物(鱼草、狐尾藻)、挺水植物(芦苇、香蒲)与浮游植物(微囊藻)都属于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它们的空间分布说明群落具有垂直结构.
(2)若水体中N、P元素过量积累,在温度和光照适宜时,微囊藻会迅速增殖到水体饱和数量,该过程中徽囊藻的数量呈S型增长.在修复该湿地时,增加鱼草、狐尾藻、芦苇、香蒲等水生植物数量的作用是竞争水体中N、P元素和阳光(二氧化碳),从而降低微囊藻等浮游植物的K值.
(3)当投放鲢鱼比例大于鳙鱼时,微囊藻密度降低更显著,据图分析原因是鲢鱼只滤食微囊藻不滤食浮游动物,鳙鱼滤食微囊藻和滤食浮游动物,浮游动物能吞食微囊藻.
(4)修复富营养化水体时,应适量捕鱼和适时移除部分芦苇、香蒲和狐尾藻的茎秆,该措施的主要目的是转移出水体中过量的N、P元素,以加快物质循环进程.
(5)富营养化的湿地经过一段时间修复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水质清澈见底.这个修复过程利用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同时说明人类活动能影响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回答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问题.
研究发现植物能对温度的变化做出适应性改变.将15℃生长的绣线菊A和绣线菊B置于10℃下低温处理一周,分别测定两种植物低温处理前后最大光合速率(图1)、光补偿点(图2)以及叶肉细胞叶绿体内蛋白质表达量的变化(表1).

表1:
蛋白质序号蛋白质名称或功能绣线菊A绣线菊B
处理前表达量处理后表达量变化处理前表达量处理后表达量变化
ATP合成酶0.45不变0.30下降
固定二氧化碳的X酶0.18下降0.14不变
传递电子0.52下降0.33下降
固定二氧化碳的Y酶0.14不变0.00上升
(1)H+经过类囊体上酶①的方向是高浓度到低浓度(从高浓度到低浓度/从低浓度到高浓度/双向);蛋白质③位于类囊体膜;酶④位于叶绿体基质.
(2)结合表1数据,概括绣线菊A在低温处理前最大光合速率高于绣线菊B的原因:绣线菊A与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有关的酶的表达量都高于绣线菊B.
(3)运用已有知识,结合表1数据分析低温处理后两种绣线菊最大光合速率下降(图1)的共同原因是:(1)低温降低了酶的活性;(2)低温降低了电子传递蛋白的表达量(低温降低了电子传递效率).
(4)光补偿点指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CO2等于呼吸作用释放的CO2时所对应的光强.据图2分析,更适于在北方低温弱光环境下生存的是绣线菊B,这是因为低温处理后C.
A.绣线菊A光补偿点下降,说明其在低温下利用弱光的能力更强
B.绣线菊A光补偿点降幅显著大于绣线菊B的降幅,说明其低温诱导的效率更高
C.绣线菊B光补偿点显著低于绣线菊A,说明其在低温下利用弱光的能力更强
D.绣线菊B光补偿点降幅小,说明低温对其的诱导效率更高
(5)综合本题的图、表数据,表明植物适应低温的原理是CD(多选).
A.增加细胞呼吸速率              B.降低最大光合速率
C.增加光合作用相关酶的种类       D.改变光合作用相关蛋白的表达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省惠州市高二上期末文科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5秋•惠州期末)有位同学将四枝葡萄插条插到水肥适宜的土壤中(枝条上的黑点为芽),其中最容易生根成活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省惠州市高二上期末理科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5秋•惠州期末)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种群“S”型增长曲线表示种群数量和食物的关系

B.繁殖季节里,成年鲈鱼吞食幼小鲈鱼的行为属于捕食

C.捕食和竞争等关系对维持群落的相对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D.一个物种引入到新的地区后,将永远呈“J”型增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