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3.控制玉米(2n=20)的胚乳非甜质与甜质等位基因(S、s)位于第4号染色体上、控制胚乳粒紫色与无色基因(B、b)和非糯性与糯性等位基因(R、r)都位于第9号染色体上.现欲培育纯合紫色非糯性非甜质(BBRRSS)、纯合无色糯性甜质(bbrrss)和杂合紫色非糯性非甜质(BbRrSs)三个品系,用于遗传学的实验教学.
(1)从大田种植的种子中选取表现型为无色非糯性非甜质和紫色糯性甜质的种子,种植并进行杂交,从当年果穗种子(F1)中,选出表现型为无色糯性甜质和紫色非糯性非甜质的种子,能稳定遗传的表现型是无色糯性甜质,如当年没有获得此种子,则说明上述亲本的基因型中,至少有一个亲本的一对显性基因是纯合的.另一类种子种植后通过可获得纯合品系,其中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花药离体培养中,可通过诱导分化出芽、根获得再生植株,此时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10条.该过程与植物激素的浓度、使用的先后顺序及用量比例有关.
(2)如果纯合品系构建成功,对两个纯合品系应如何处理,才能保证每年均能获得上述三个品系?分别种植两个纯合品系,部分进行自交,部分进行杂交.
(3)用杂合子品系(BbRrSs)自交,统计子代性状表现只有四种,分别为紫色非糯性非甜质、紫色非糯性甜质、无色糯性非甜质、无色糯性甜质,其比例是9:3:3:1.请将该杂合子亲本的基因标注在如图中染色体的相应位置上.
(4)为了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选用你标注在图中哪两对基因进行分析?B、b与S、s或R、r与S、s.
(5)如果(3)中的杂合子品系自交,后代偶尔出现少量紫色糯性、无色非糯性性状,分析出现此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在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9号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部分发生了交叉互换.(不考虑基因突变)

分析 阅读题干可知,本题涉及的知识为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明确知识点后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

解答 解:(1)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紫色非糯性非甜质为显性个体,含有杂合体;无色糯性甜质为隐性个体,是纯合体.通过将显性个体紫色非糯性非甜质连续自交,可筛选出纯合品系.如当年没有获得表现为无色糯性甜质即隐性纯合体的种子,则说明亲本的基因型中,至少有一个亲本的一对显性基因是纯合的.也可以通过单倍体育种获得纯合子,且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已知玉米体细胞含有20条染色体,所以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单倍体含有10条染色体,在该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植物激素的浓度、使用的先后顺序及用量比例等.
(2)分别种植两个纯合品系,部分进行自交,部分进行杂交,才能保证每年均能获得上述三个品系.
(3)用杂合子品系( BbRrSs)自交,只统计子代性状中的两对性状,看性状分离比,即非甜质非糯性:非甜质糯性:甜质非糯性:甜质糯性=9:3:3:1或非甜质紫色:非甜质无色:甜质紫色:甜质无色=9:3:3:1,则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说明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含有两对基因位于一对染色体上,如图:

(4)为了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应该选择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即B、b与S、s或R、r与S、s.
(5)用杂合子品系( BbRrSs)自交,后代偶尔出现少量紫色糯性、无色非糯性性状,原因可能是在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9号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部分发生了交叉互换.
故答案为:
(1)无色糯性甜质 纯合  连续自交或单倍体育种 单倍体育种  愈伤组织  10用量比例
(2)分别种植两个纯合品系,部分进行自交,部分进行杂交
(3)图中标基因

(4)B、b与S、s或R、r与S、s 
(5)在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9号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部分发生了交叉互换

点评 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豌豆种子子叶的黄色与绿色由一对等位基因Y、y控制.下面是关于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
实验一
 P      黄色子叶(甲)×绿色子叶(乙)
 F1     黄色子叶(丙)    绿色子叶
 F1比例       1:1
实验二
 P             黄色子叶(丁)(自交)
 F1      黄色子叶(戊)          绿色子叶
 F1比例           3:1
(1)从实验二判断:这对相对性状中,黄色子叶是显性性状.
(2)实验二中,亲本黄色子叶(丁)的基因型是Yy,子代黄色子叶(戊)的基因型是YY、Yy,子代黄色子叶(戊)中能稳定遗传的占$\frac{1}{3}$.
(3)实验一中,亲本的杂交组合在遗传学上称为测交(正交、反交、测交).子代中黄色子叶与绿色子叶的比例为1:1,主要原因是黄色子叶甲产生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为Y:y=1:1.
亲本黄色子叶(丙)与实验二子代中的全部黄色子叶(戊)杂交,预计后代中出现绿色子叶的可能性为$\frac{1}{6}$,所获得的子代黄色子叶个体中不能稳定遗传的占$\frac{3}{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如图表示某区域的猞猁在一段时间内的数量变化曲线,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猞猁种群的数量波动具有周期性
B.在不同年份猞猁个体主要以随机分布为主
C.猞猁种群的环境容纳量约为7.8×104
D.食物短缺是引起M→N变化的内源性调节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高等哺乳动物受精后不久,受精卵开始进行细胞分裂.经桑椹胚、囊胚、原肠胚和组织器官的分化,最后发育成一个完整的幼体,完成胚胎发育的全过程.如图为该过程中的某一时期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①②③依次为滋养层、透明带、内细胞团
B.高等哺乳动物的细胞分化开始于图示时期,终止于生命结束
C.胚胎从①中伸展出来的过程叫做孵化
D.进行胚胎分割时,常选择图示时期胚胎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桑基鱼塘分布在我国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一带的水乡,是一中典型的水陆物质和能量交换型生态工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最短的一条食物链:甘蔗→人.
(2)该生态工程将植物残渣、动物粪便等废弃物合理充分地进行了应用,与传统农业相比,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利用(循环再生)和能量的多级利用.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建立这一生态工程的目的是使生产者固定的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3)该生态系统把很多单个生产系统通过优化组合,有机地整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新的高效系统,大大提高了系统生产力.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
(4)桑叶被蚕吃掉后,排泄物进入了鱼塘:塘泥经过分解者的作用又被桑树所利用,这体现了该生态系统中物质的循环利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以下关于生物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在调查种群密度时可以采用标志重捕法估计蚜虫的年龄结构
B.在观察根尖有丝分裂及DNA、RNA分布的实验中均用到了盐酸,但盐酸在两个实验中的作用是不同的
C.在观察洋葱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将经解离、漂洗、染色的根尖置于载玻片上,轻轻盖上玻片后即可镜检
D.鉴定脂肪的实验,必须使用光学显微镜才能观察到颜色的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如图是对某个湖泊生态系统进行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定量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图中是对湖泊能量流动的定量分析GP为生产者固定能量  H为草食动物 C为肉食动物R为呼吸【单位:J/(cm2•a)】
(1)湖泊中所有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共同构成生物群落,此湖泊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应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2)图中湖泊的GP值为464.7J/(cm2•a),能量的固定效率约为0.09%(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3)食草动物所固定的能量中有一部分用于自身呼吸消耗,一部分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储存在植物体的有机物中.
(4)大气中含碳0.03%-0.04%,自养植物及自养细菌通过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将CO2同化为有机物.动植物呼吸作用释放的CO2小于(大于/等于/小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CO2.动植物死亡后,遗体残骸通过分解者被分解作用而释放CO2是碳循环中十分重要的步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及发展史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检测花生种子中是否含脂肪时,必须通过制片、染色和显微镜观察的实验方法
B.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中两类核酸分布的实验步骤是制片、水解、冲洗、染色、观察
C.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中,可用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代替表皮细胞
D.1903年,美国遗传学家萨顿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关于ATP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属于多肽类物质B.分子中含有三个高能磷酸键
C.具有催化功能D.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