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5.下列有关生物实验的表述合理的是(  )
A.“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实验中,由于变量多而无需遵循单一变量原则
B.“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中,必须去除培养液中的溶解氧
C.“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其复原”的实验中,只设置一组实验但遵循了对照原则
D.“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孟德尔提出了测交结果是高茎:矮茎=1:1的假说

分析 1、“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其复原”的实验遵循了对照原则,即进行了前后相互对照,
2、实验设置的原则:等量性原则、对照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平行重复原则.
3、“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孟德尔提出的假说是:在生物体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形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通过测交实验进行演绎推理,测交的结果是,子代出现两种基因型,比例为1:1.孟德尔在进行豌豆杂交实验时,对不同世代的不同性状的个体数目都进行了记载,并用统计学的方法进行了分析.

解答 解:A、环境因素如温度、二氧化碳浓度、光照强度都会影响光合作用强度,实验中,实验组和对照组只有一个变量才能探究某种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故实验组和对照组需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可以设置不同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探究不同的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A错误;
B、“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中,自变量是不同时间取样,因变量是酵母菌种群数量,不需要去除培养液中的溶解氧,B错误;
C、“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其复原”的实验中,只设置一组实验,前后三次观察,第一次是在自然状态下的观察,第二次是浸润在蔗糖溶液中观察,第三次是浸润在清水中观察,都是自身对照,遵循了对照原则,C正确;
D、“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设计测交实验,推测测交结果是高茎:矮茎=1:1都属于演绎推理过程,而非孟德尔提出的假说,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其复原实验、“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实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其复原”的实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主要考查了实验原则的应用,属于中等难度试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光合作用光反应的产物有(  )
A.ADP和[H]B.O2和糖C.[H]和O2D.ATP和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我国植物学家将名贵兰花的茎尖细胞放进培养基中进行培养,最终发育成完整的新植株.如图是细胞培养形成兰花植株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

注:胚状体即等同于植物种子的胚的结构.
(1)过程④由愈伤组织形成胚状体要经过细胞分裂和分化过程.
(2)在培养过程中,除保证必要的温度、光照和氧气等外界条件外,还必须保证的关键条件是无菌环境.
(3)一个兰花茎尖在一年之内可以生产出400万株兰花苗,与有性生殖相比,利用植物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植物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保持优良品种的遗传特性和繁殖效率高.
(4)用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培养液与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相比,在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动物细胞培养液需加动物血清.
(5)过程③是脱分化④是再分化,如果取的是兰花根尖细胞则试管植物叶片是绿色,原因是根尖细胞中含有本物种全套的遗传信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关于细胞共性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不是所有细胞中生物膜系统都含有多种膜结构
B.不是所有细胞的有氧呼吸都主要在线粒体进行
C.所有细胞分裂前都要进行遗传物质的复制
D.所有细胞质中核糖体的形成都与核仁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转录因子0rERF是一类蛋白质,在植物抵抗逆境时发挥作用.科研人员对水稻0rERF基因进行研究.
(1)对0rERF基因转录非模板链的上游部分测序,结果如下:

除编码区以外,基因完成转录还至少需要的结构是启动子、终止子,OrERF基因转录出的mRNA中的起始密码子是AUG.该基因在转录形成mRNA时,起始密码子与模板链配对区域比下一个密码子的配对区域氢键数少1个.
(2)基因表达中,编码序列在基因中所占比例一般不超过全部碱基对数量的10%,若一个基因片段中脱氧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有1198个,则该基因表达时需要的氨基酸总数不超过20个(不考虑终止密码).
(3)①②③三个元件分别在高盐、干旱、低温不同信号的诱导下,导致此基因表达出不同的0rERF蛋白,以适应高盐、干旱、低温环境,此现象说明基因的表达也受环境影响.
(4)水稻窄叶为突变性状,其突变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上.科研人员推测2号染色体上已知的三个突变基因可能与窄叶性状出现有关.野生型与突变型水稻三个突变基因中碱基及相应蛋白质的变化如表所示.
突变基因
碱基变化C-CGC-TCTT-C
蛋白质差异分子结构无差异氨基酸的差异数 (?)长度有明显变化
据上表分析:基因突变的类型包括碱基对的增添、替换、缺失.上表Ⅱ中(?)内可能是A、B、C(A.0个   B.1个C.很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转基因抗虫棉是人们应用较早的基因重组技术推广项目,目前转基因技术有了新的改进,如图所示.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图中转基因过程通常选择的限制酶是EcoRI和BamHI,启动子的作用是与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从而驱动基因的转录过程.目的基因与载体结合主要依靠二者含有共同的黏性末端或平末端,将目的基因导入图中受体细胞一般采用农杆菌转化法.
(3)图中需要进行离体组织培养的过程是①和③(用标号).由棉株1获得单倍体苗的途径为:花粉通过诱导首先形成愈伤组织进而再分化为试管苗.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是每个细胞都具有全能性的特点.在生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细胞中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可分化为不同的组织和器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是生物随环境改变而产生的适应性突变
B.由于细菌的数量多,繁殖周期短,因此基因突变频率很高
C.基因突变在自然界的物种中广泛存在
D.自然状态下的突变是不定向的,而人工诱变如航天器搭载种子或幼苗产生的突变多是定向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实验小鼠皮肤细胞培养的基本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过程需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B.乙过程需要将获得的皮肤细胞制成细胞悬液
C.丙过程是原代培养出现接触抑制现象
D.丁过程是传代培养,细胞不能保持二倍体核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图表示用纯种的高秆(D)抗锈病(T)小麦与矮杆(d)易染锈病(t)小麦培育矮杆抗锈病小麦新品种的方法,下列有关此育种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过程①可使育种所需的优良基因由亲本进入F1
B.过程②为减数分裂
C.过程③是利用组织培养技术获得单倍体幼苗
D.过程④必须使用秋水仙素处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