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下图中4号和5号个体不携带相关致病基因,则7号产生同时带有白化病基因和色盲基因配子的几率是
A.1/4 | B.1/16 | C.1/64 | D.1/256 |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18世纪在某山谷发现趾间有蹼和无蹼的两种老鼠,1939年由于筑坝,使此山谷成为沼泽。现在人们发现,山谷中绝大多数老鼠有蹼,偶尔才能找到一只没有蹼的老鼠。按照现代进化理论,下列四种解释中正确的是
A.老鼠的有蹼性状主要由环境控制 |
B.山谷环境的改变,使无蹼向有蹼方向变异 |
C.蹼有利于在沼泽中活动,使无蹼鼠长出了蹼 |
D.有蹼鼠对沼泽环境适应性强,成活率提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面是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细胞周期的有关数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核糖体、线粒体、叶绿体在2h~19.3h活动旺盛 |
B.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可发生在19.3h~21.3h |
C.0~2h期间,DNA分子处于解旋状态 |
D.蚕豆根尖细胞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为19.3h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为人体内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过程,分析可知
A.基因1和基因2一般不会出现在人体内的同一个细胞中 |
B.图中①过程需RNA聚合酶的催化,②过程需tRNA的协助 |
C.④⑤过程的结果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是血红蛋白结构的不同 |
D.过程①②③表明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体的所有性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摩尔根在果蝇杂交实验中发现了伴性遗传。在果蝇野生型与白眼雄性突变体的杂交实验中,最早能够判断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的实验结果是
A.白眼突变体与野生型杂交,F1全部表现野生型,雌雄比例1:1 |
B.F1中雌雄果蝇杂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且白眼全部为雄性 |
C.F1雌性与白眼雄性杂交,后代出现白眼,且雌雄比例1:1 |
D.白眼雌性与野生型雄性杂交,后代白眼全部雄性,野生型全部雌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面是几个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实验,对其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给水稻叶片提供C18O2,水稻根细胞中不会产生含18O的乳酸 |
B.用35S、32P同时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DNA,并以此侵染细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
C.给水稻提供14CO2,14C在水稻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大致为14CO2→14C5→14C6H12O6 |
D.小白鼠吸入18O2后呼出的二氧化碳一定不含18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是一个经科学家探究、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了耐人寻味的曲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发现细胞并创立了细胞学说 |
B.细胞学说认为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
C.德国科学家魏尔肖的名言是“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 |
D.细胞学说使人们对生命的认识由细胞水平进入分子水平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甲图表示某植物生长素浓度与作用的关系;乙图表示将一株燕麦幼苗水平放置,培养一段时间后的生长情况;丙图表示燕麦胚芽鞘。正确的是
A.图乙中a、b两点的生长素浓度应大于10-8(mol/L) |
B.甲、乙图示都说明了植物生长素具有两重性 |
C.丙图A段产生生长素,只能向B段极性运输而不能横向运输 |
D.某小组在探究促进扦插生根的最适生长素浓度时,预设了I、Ⅱ两个浓度,结果都没有生根,建议该小组在I、Ⅱ两浓度之间设置梯度浓度,即可找到促进扦插生根的最适浓度范围。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细胞叙述正确的是( )
A.原核细胞结构比较简单,所以不具有多样性 |
B.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之间不具有统一性 |
C.细胞学说的提出,揭示了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
D.细胞本身就是一个生命系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