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3.下列四项有可能存在等位基因的是(  )
A.一个双链DNA分子B.2条非同源染色体
C.一个复制后的染色体D.一个四分体

分析 等位基因是位于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但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的基因不一定是等位基因,也可能是相同基因.染色体组是指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是携带着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染色体组的特点是不含同源染色体,不含等位基因.

解答 解:A、一个DNA分子的双链上不可能含有等位基因,A错误;
B、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非同源染色体不含有等位基因,B错误;
C、一个复制后的染色体上一般含相同基因,C错误;
D、一个四分体就是一对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上可能存在等位基因,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同源染色体、等位基因和染色体组的概念,重点考查等位基因的概念,要求考生识记等位基因的概念,明确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相同位置上,但注意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的基因不一定是等位基因,也可能是相同基因.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如图甲为光合作用增长率随CO2浓度变化的情况.图乙是某植物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物质变化示意简图,其中a、b表示物质,①~④表示生理过程.请分析回答:

(1)图甲中光合作用增长率最大的是CD段.在E点时光合作用速率最大,此时限制光合作用速率增长的重要环境因素是温度或光照强度.
(2)图中物质a是O2,b是C02,过程①发生的场所是叶绿体类囊体薄膜.过程④发生的场所是线粒体.
(3)在图乙表示的生理过程中,ATP的生成在哪几个阶段①③④(填写序号).
(4)若用18O标记①中的H2O,那么在④过程的最终产物中,有可能检测到18O的物质是水和二氧化碳.
(5)在大田生产中,地表CO2浓度对植物的光合作用有重要影响.请写出一种利用生物学的原理提高地表CO2浓度的方法施加农家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如图表示甲、乙两种植物的光合速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

(1)当在5Klx光照强度条件下,甲植物的实际光合速度与乙植物最大的实际光合速度相同.
(2)甲植物在光照强度为8Klx时,5小时中单位叶面积光合作用一共固定CO225mg,而植物从环境中实际吸收CO2的速度为3mg/(h﹒单位叶面积).
(3)乙植物在1天内(12小时白天,12小时黑夜),要使有机物积累量为正值,白天平均光照强度必须大于4Klx.
(4)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植物的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照为12Klx、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璃罩内的CO2含量,罩内CO2的起始浓度为150mg/L.结果甲植物在第20min、CO2浓度保持在40mg/L时不再变化;乙植物在第35min、CO2浓度保持在20mg/L时不再变化.
①请据此在下面的图中,画出该实验过程中甲、乙两种植物所在玻璃罩内,CO2浓度变化的大致曲线图.

②0-20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减慢,35min后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的原因是植物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量与其光合作用利用的CO2量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如图是组成生物体的部分大分子化合物与组成它们的化学元素的关系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构成小分子A、B、C、D、E的共有化学元素是C H O.
(2)写出下列大分子化合物的名称:
⑦脂肪;⑨DNA.
(3)导致F1~Fn差别的直接原因是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不同,多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
(4)小分子C和D的主要差别是前者含核糖(U),后者含脱氧核糖(T)..
(5)写出下列物质的具体名称:F2为抗体;F4为胰岛素.
(6)⑥是糖原,A是葡萄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如图X、Y、Z是细胞中的三种化合物,X为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的最重要的能源物质,Y、Z是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糖尿病人应减少X的摄入
B.性激素可优先通过细胞膜扩散到细胞内部与Y有关
C.细胞膜会被蛋白酶分解,说明组成细胞膜的物质中有Z
D.构成细胞膜的Y可以运动,而Z是静止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某实验室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研究,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小鼠的纤维母细胞$→_{①}^{诱导基因}$诱导干细胞$\stackrel{②}{→}$肝细胞、神经细胞、上皮细胞等.
A.与纤维母细胞相比,经过程①形成的诱导干细胞的全能性较低
B.肝细胞、神经细胞、上皮细胞中基因组成相同
C.过程②是诱导干细胞的形态、结构和遗传物质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D.上述细胞中具有细胞周期的是纤维母细胞、干细胞和神经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人类中,显性基因D对耳蜗管的形成是必需的,显性基因E对听神经的发育是必需的,二者缺一个个体即聋.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夫妇中有一个耳聋,也有可能生下听觉正常的孩子
B.一方只有耳蜗管正常,另一方只有听神经正常的夫妇,只能生下耳聋的孩子
C.基因型为DdEe的双亲生下耳聋孩子的概率是$\frac{7}{16}$
D.耳聋夫妇可以生下基因型为DdEe的孩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在生命科学发展过程中,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  )
①艾弗里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   
②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  
③沃森和克里克对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  
④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   
⑤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的实验.
A.③④B.②③C.①④D.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北省武汉市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表示一同学将乙伞藻的细胞核与伞部去掉,并将甲伞藻的细胞核移入乙中的核移植实验过程和结果。据此分析正确的是 ( )

A、细胞核与细胞的分裂、分化有关

B、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

C、细胞核的重要作用与细胞质没有关系

D、细胞核控制生物体形态结构的建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