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种群的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

B.可以用标志(记)重捕法调查老房屋中壁虎的种群密度及农田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

C.同种生物的发育阶段不同,其所处的营养级可能不同

D.某种成年鱼及其幼体在水中不同水层的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过度进食已经成为肥胖的重要因素之一,有人认为进食高糖高脂食物后,要抵抗这些食物的诱惑将变得困难.为了研究高糖高脂饮食与摄食行为间的关系,研究者进行了如下的实验.

(1)员分别饲养了两组小鼠,一组小鼠喂食常规鼠粮(正常组),对另一组小鼠提供了24小时不限量的高糖高脂鼠粮,之后再替换回常规鼠粮(高糖组).两天之后,研究人员对正常组和高糖组小鼠做了行为学测试(测试方法和结果如图1、图2):测试的区域分为两半,一半是黑暗区,另一半是光亮区--光亮区的中央放置有高糖高脂鼠粮,小鼠可以通过黑暗区和光亮区之间的通道在两区之间穿梭(注:一般情况,小鼠偏好黑暗环境)     
实验结果显示:高糖组小鼠进入食物区的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高糖组小鼠为了获得高糖高脂食物更愿意冒险进入光亮区.为了让实验更严谨,需要添加一组对照,即在另设光亮区无高糖高脂食物(无食物)添加情况下,观察比较两组小鼠进入食物区的次数.
(2)科学研究发现在小鼠的中脑有腹侧背盖区(VTA )的区域,该区域是享乐性摄食的重要相关脑区.VTA作为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对来自感受器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进而控制摄食行为.科学家对两组小鼠进行VTA区域的电镜扫描,发现高糖组小鼠VTA区域兴奋性突触的数量明显增多,意味着短期的高糖高脂刺激可以改变小鼠VTA的结构,当高糖高脂刺激传入VTA区域,使得更多的(兴奋性)递质释放,改变小鼠摄食行为.
(3)小鼠胰岛B细胞的胰岛素基因经转录和翻译后产生的胰岛素可以通过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贮存葡萄糖,进而降低小鼠的血糖浓度.科学家尝试在高糖组小鼠的VTA区注入胰岛素,检测小鼠48小时内进入食物区的次数,实验结果如图3.与对照组结果相比,进入食物区的次数与喂食常规鼠粮的小鼠无明显差异(进入食物区的次数与未注射注入胰岛素喂食高糖鼠粮小鼠差异显著),说明胰岛素能够削弱高糖高脂鼠粮对小鼠摄食行为的影响.为了进一步验证胰岛素在此实验中的影响,可以增设另外一组实验,你的实验处理是:给高糖组小鼠的VTA区注射胰岛素受体的抑制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回答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问题.
研究者发现,将玉米的PEPC基因导入水稻后,水稻在高光强下的光合速率显著增加.为研究转基因水稻光合速率增加的机理,将水稻叶片放入叶室中进行系列实验.
实验一:研究者调节25W灯泡与叶室之间的距离,测定不同光强下的气孔导度和光合速率,结果如图所示.(注:气孔导度越大,气孔开放程度越高)

(1)光强低于800μmol•m-2•s-1时,影响转基因水稻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在大于1000μmol•m-2•s-1光强下,两种水稻气孔导度开始下降,原种水稻的气孔导度下降但光合速率基本不变,可能的原因是光照强度增加与二氧化碳供给不足对光合速率的正负值影响相互抵消(或二氧化碳的供应已足够).而转基因水稻的光合速率明显增加,推测光合速率增加的原因不是通过气孔导度增加使进入叶片细胞内的CO2量增加.
(2)正常生长的水稻,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突然停止光照,此时水稻细胞的叶绿体内可能发生的现象是ACD(多选)
A.O2的产生停止                          B.CO2的固定加快
C.ATP:ADP比值下降                       D.NADPH:NADP+比值下降
(3)实验二:向叶室充入N2以提供无CO2的实验条件,在高光强条件下,测得原种水稻和转基因水稻叶肉细胞间隙的CO2浓度分别稳定在62μmol/mol和40μmol/mol.此时,两种水稻的净光合速率分别为0μmol•m-2•s-1 和0μmol•m-2•s-1,说明在高光强下转基因水稻叶肉细胞内的线粒体释放的CO2较多地被固定(或“同化”).
(4)实验三:研磨水稻叶片,获得酶粗提取液,分离得到水稻叶片中的各种酶蛋白,结果显示转基因水稻中PEPC以及CA(与CO2浓缩有关的酶)含量显著增加.结合实验二的结果进行推测,转基因水稻光合速率提高的原因可能是转入PEPC基因引起CA酶基因的表达,进而使细胞利用低浓度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人类癌症中最常见的原因是突变使得肿瘤抑制基因TP53丧失功能,其实质是一个等位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片段发生缺失.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TP53丧失功能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B.基因 TP53不能通过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传递给后代
C.基因TP53能有效抑制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表达
D.基因TP53丧失功能后,剩余基因的表达过程中最多有64种密码子出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根据免疫基本原理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表示将抗原注射到兔体内后抗体产生量的变化.请回答:
当注入抗原X,抗体产生量的变化是曲线A.若第8天同时注射抗原Y和X,图中表示对抗原X的抗体产生量的是曲线B,其特点是第二次免疫反应快而强(或反应快,产生的抗体多),这是因为初次免疫反应时产生的记忆B细胞的作用.若第8天不注射抗原X,则表示以后对抗原X的抗体产生量变化的是曲线D.
(2)根据病毒入侵机体后引起血液中抗体浓度变化的规律,为提高人体对病毒的免疫能力,应采取的措施是向人体注射A
A.灭活抗原      B.抗体          C.抗生素    D.抗病毒药物
(3)能将入侵的病毒分解,并使病毒的蛋白质分子出现在细胞膜上的是吞噬细胞;释放淋巴因子的是T细胞;能产生并分泌抗体的是浆细胞.
(4)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有防卫、监控和清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根据人体免疫的相关概念图回答问题:
(1)如图中a、b、c、d四种细胞中能够特异性识别抗原的有b、d.b细胞成熟的场所是胸腺.
(2)既能参加非特异性免疫,又能参加特异性免疫的是[a]吞噬细胞.概念图内以下细胞中,具有分化能力的是AB.
A.记忆细胞     B.B      C.c      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分离筛选降解纤维素能力强的微生物对于解决秸秆等废弃物资源的再利用和环境污染问题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研究人员从土壤和腐烂的秸秆中分离筛选出能高效降解纤维素的菌株,并对筛选出的菌株进行了初步研究.
(1)对培养基进行灭菌的常用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为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菌落,若以接种环为工具,则用平板划线法进行接种.
(2)先将样品悬液稀释后涂在放有滤纸条的固体培养基上进行筛选得到初筛菌株.再将初筛菌株接种到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培养2~5天,加入刚果红溶液后,依据出现的颜色反应进行筛选,观察菌落特征并测量透明圈直径与菌落直径.同时将初筛菌株制备成的菌液放入加有滤纸条的液体培养基中,恒温振荡培养8天,观察滤纸条的破损情况.结果见表.由表可知,8种菌株中1、3、7号菌株产酶能力较强,原因是此三种菌株透明圈直径与菌落直径的比都较高,且滤纸片破损程度高.
菌株编号
检测指标
1号2号3号4号5号6号7号8号
DP5.911.736.541.533.231.767.291.34
滤纸破损+++++++++++++++++++++++++++++
注:①DP=(D/d)2,其中d表示菌落直径(cm),D表示水解圈直径(cm)
②“+”为滤纸边缘膨胀,“++”为滤纸整齐膨胀并弯曲,“+++”为滤纸不定形“++++”为成团糊状“+++++”为半清状
(3)为进一步研究1、3、7号菌株对秸秆降解的效果.分别用这三种菌株对秸秆进行处理,并在第5天和第10天对秸秆和秸秆中含有的纤维素、半纤维素以及木质素等组分的降解情况进行了测定.结果见图.

由图分析可知,三种菌株对半纤维素的降解最强,与第5天结果相比,第10天秸秆各组分中纤维素的降解率变化最大.整体分析7号菌株的降解效果最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山东齐鲁教科研协作体19所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逆转录病毒的遗传物质RNA中有尿嘧啶128个,占总碱基数的32%,其逆转录生成的双链DNA分子中,A占总碱基数的30%,则该DNA分子中含鸟嘌呤的个数是

A、160 B、80

C、128 D、12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如图是与细胞分裂相关的坐标图,下列说法符合细胞分裂事实的是(  )
A.图甲中cd段一定是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
B.图甲中的ab段若是发生在高等哺乳动物的精巢中,细胞肯定进行减数分裂
C.图乙中一定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是a→b时期和e时间点
D.图乙中的cd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为正常体细胞的一半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