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装置中红色液滴的移动现象 | ||
装置Ⅱ | 装置Ⅲ | 结论 | |
1 | a | 不移动 | 只进行有氧呼吸 |
2 | 不移动 | b | 只进行无氧呼吸 |
3 | c | d | 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
Ⅰ.(1)在探究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O2时,检验产生的CO2可以用澄清的石灰水,在向装置中通入空气时,为排除空气中CO2对实验结果的干扰,需要先通过10%的NaOH溶液除去CO2,所以实验装置的顺序为C→A→B(或C→B→A→B);在无氧条件下,不需要通入不含CO2的空气,所以装置只需要D→B即可.
Ⅱ.(2)在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类型时,可以根据液滴是否移动及移动方向来判断细胞呼吸的类型.在设计对照实验时,可以将10%的NaOH溶液换成蒸馏水,其他设计同装置若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消耗氧气,产生的CO2被NaOH溶液吸收,导致装置Ⅱ内气压下降,a液滴左移;若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不消耗氧气,产生的CO2被NaOH溶液吸收,不会引起装置Ⅱ内气压的改变,液滴不动,而装置Ⅲ液滴b右移;若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则装置Ⅱ释放的二氧化碳被NaOH吸收,而吸收氧气使压强下降,故装置Ⅱc左移,而装置Ⅲ由于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都产生二氧化碳,故吸收的氧气量小于释放的二氧化碳,则装置Ⅲd右移.
解答 解:(1)①在探究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O2时,检验产生的CO2可以用澄清的石灰水,在向装置中通入空气时,为排除空气中CO2对实验结果的干扰,需要先通过10%的NaOH溶液除去CO2,所以实验装置的顺序为C→A→B(或C→B→A→B);在无氧条件下,不需要通入不含CO2的空气,所以装置只需要D→B即可.
②B瓶中澄清的石灰水还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代替,预测代替后最可能出现的现象由蓝变绿再变黄;
(2)①遵循实验单一变量原则,装置Ⅲ除用等量清水代替氢氧化钠溶液外,其他设计与装置Ⅱ相同.
②因为氢氧化钠可以吸收产生的二氧化碳,如果Ⅱ向左移动,Ⅲ不动说明消耗的气体和产生的气体量相等,应只进行有氧呼吸.如果Ⅱ不动说明没有消耗氧气,而Ⅲ右移说明产生了二氧化碳,应是只进行无氧呼吸.如果Ⅱ向左移动,Ⅲ向右移,说明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③酵母菌消耗的O2为3mol,则有氧呼吸产生的CO2为3mol,消耗葡萄糖的量为0.5mol.因此无氧呼吸产生的CO2为9-3=6mol,消耗葡萄糖的量为3mol.故酵母菌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比例是6:1.
故答案为:
(1)①C→A→B D→B
②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 由蓝变绿再变黄
(2)①装置Ⅲ除用等量清水代替10% NaOH溶液外,其他设计与装置Ⅱ相同.
②a:向左移 b:向右移 c:向左移 d:向右移
③6:1
点评 本题考查细胞呼吸的相关实验设计,意在考查学生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预实验可以检测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以免浪费 | |
B. | DNA双螺旋结构的研究和某种群数量变化规律的研究均用到了模型建构法 | |
C. | 孟德尔遗传规律和摩尔根果蝇眼色遗传的研究过程均用到了假说一演绎法 | |
D. | 采用差速离心法将蓝藻的各种细胞器分离开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密码子存在于mRNA上,每个mRNA都有64种密码子 | |
B. | 一种密码子决定一种氨基酸,与一种反密码子的碱基互补 | |
C. | 同种mRNA在不同生物中的产物相同,表明密码子具有简并性 | |
D. | 起始密码子具有决定某种氨基酸与启动翻译过程的作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脱落酸在果实成熟过程中含量最高 | |
B. | 赤霉菌分泌的赤霉素是植物激素,可促进植物生长 | |
C. | 草莓果实的自然生长过程与生长素无关而与乙烯有关 | |
D. | 根尖能够产生细胞分裂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氧浓度(%) | a | b | c | d |
产生CO2的量 | 9mol | 12.5mol | 15mol | 30mol |
产生酒精的量 | 9mol | 6.5mol | 6mol | 0mol |
A. | 氧浓度为a时,酵母菌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 | |
B. | 氧浓度为b时,经有氧呼吸生的CO2为6 mol | |
C. | 氧浓度为c时,约有$\frac{1}{3}$的葡萄糖用于酒精发酵 | |
D. | 氧浓度为d时,酵母菌细胞的无氧呼吸最弱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年山东省菏泽市高考模拟(三)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关于C、H、O、N、P、S在玉米和人细胞(干重)以及活细胞中的含量如下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元素 | O | C | H | N | P | S |
玉米细胞(干重) | 44.43 | 43.57 | 6.24 | 1.46 | 0.20 | 0.17 |
人细胞(干重) | 14.62 | 55.99 | 7.46 | 9.33 | 3.11 | 0.78 |
活细胞 | 65.0 | 18.0 | 10.0 | 3.0 | 1.40 | 0.30 |
(1)以上元素在活细胞中含量明显比人细胞(干重)含量多的是氧元素和 元素,发生差异的原因是活细胞中的各种化合物中含量最多的是 .
(2)水在生命活动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细胞内含水量的多少直接影响新陈代谢作用.
①在秋季收获大豆后,要进行晾晒才能入仓储存,所除去的水分主要是细胞中的 (填“自由水”或“结合水”).
②从上述现象可以推断,植物细胞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含量比值变 ,则新陈代谢加强.
③浸泡约一周时间,黄豆芽已长得又白又粗,1kg的黄豆能长出5kg的黄豆芽.在这个过程中,黄豆细胞内的有机物含量变化是 ,种类变化是 ,其原因是 .
(3)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在玉米细胞(干重)中所占比例明显高于人细胞(干重)中的元素是氧,发生这种差异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组成玉米细胞的化合物中 成分较多,此类化合物主要作为 结构的基本组成成分.
(4)蛋白质和核酸是构成原生质的最重要的化合物,在表中元素中,这两种化合物的生物元素在组成上最明显的差异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年江西省宜春市万载县高考二模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将燕麦胚芽鞘尖端放在琼脂小块上,正中插入生长素不能透过的云母片,琼脂被分成相等的两部分(如图).单侧光照射后,琼脂内生长素含量( )
A.左右相等 B.左多右少 C.左少右多 D.左右均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a<b | B. | a>b | C. | a=b | D. | 无法判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