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7.下列有关受精卵和受精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卵细胞
B.受精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是随机的
C.受精卵中的DNA一半来自精子
D.受精作用与精子和卵细胞的相互识别有关

分析 受精作用:
1、概念:精子和卵细胞融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受精作用.
2、过程: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紧接着,在卵细胞细胞膜的外面出现一层特殊的膜,以阻止其他精子再进入.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后不久,里面的细胞核就与卵细胞的细胞核相遇,使彼此的染色体会合在一起.
3、结果:
(1)受精卵的染色体数目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其中有一半的染色体来自精子(父亲),一半的染色体来自卵细胞(母亲).
(2)细胞质主要来自卵细胞.

解答 解:A、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卵细胞,一半来自精子,A正确;
B、受精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是随机的,B正确;
C、受精卵中的细胞核DNA一半来自精子,一半来自卵细胞,而细胞质基因几乎都来自卵细胞,C错误;
D、受精作用与精子和卵细胞的相互识别有关,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比较基础,考查受精作用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受精作用的概念、过程及意义,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如图表示鳄梨果实成熟时乙烯引起纤维素酶的形成.请据图回答:
(1)乙烯诱导纤维素酶形成是通过直接调节基因表达的转录过程而实现的.
(2)①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②进入细胞质需要通过核孔(填结构).
(3)纤维素酶在[③]核糖体中合成,随后在内质网加工,最后又经[⑤]高尔基体加工和包装.
(4)该图表明基因控制果实成熟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而实现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在小麦地里施用一定浓度的2,4-D能除掉双子叶杂草,而对小麦无影响,对此现象的错误解释(  )
A.双子叶杂草对2,4-D的敏感性强
B.小麦对2,4-D的敏感性差
C.2,4-D对植物生长调节作用具有两重性
D.2,4-D只作用于特定的靶器官、靶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进行能量转换的细胞器.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两者都能产生ATP,但最初的能量来源不同
B.需氧型生物的细胞均有线粒体,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
C.两者都含有磷脂、蛋白质和多种酶,叶绿体中还含有色素
D.两者都有内膜和外膜,叶绿体基质中一般还有基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海洋是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

(1)根据图甲分析,要获得最大持续捕捞量,捕捞后大黄鱼种群数量应处于b点.
(2)海洋鱼类生活在不同的水层,这体现了生物群落的垂直结构.
(3)图乙表示某海域能量流动简图,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图中A和B(填字母)在碳循环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能量在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20%.
(4)海洋会受到石油、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污染.如果污染超过海洋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或自净能力),海洋生态系统就很难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描述中,不涉及“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原理的是(  )
A.利用果胶酶提高水果的出汁率
B.滴加肝脏研磨液促使过氧化氢的分解
C.滴加FeCl3溶液提高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D.适当加热以加快荧光标记的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分泌蛋白的合成、运输和分泌过程中要跨过0层生物膜
B.mRNA在细胞核中合成后进入细胞质要跨过2层磷脂双分子层
C.水稻叶肉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CO2,被同一个细胞的叶绿体利用要跨过4层生物膜
D.植物细胞叶绿体产生的O2被相邻细胞利用要跨过6层磷脂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科研工作者用LCM病毒分别感染A或Q品系小鼠,7天后杀死小鼠,取其脾脏细胞(含效应T细胞),再取以51Cr标记的经LCM病毒处理的A或Q品系小鼠的吞噬细胞,将获得的脾脏细胞与吞噬细胞混合培养一段时间,测定
51Cr的释放率,结果如表所示.
组别效应T细胞的来源吞噬细胞的来源吞噬细胞的51Cr的释放率(%)
品系是否注射LCM感染了LCM病毒未感染LCM病毒
 ①AA 49.6±2.5 43.5±1.6
 ②AA 775±4.2 47.0±3.5
 ③AQ 44.0±2.9 41.0±2.4
 ④QQ 46.5±3.6 44.4±6.2
 ⑤Q 72.5±5.2 40.0±2.9
 ⑥Q 52.9±3.048.6±3.9 
(1)表格中Ⅰ是Q,Ⅱ是A.小鼠体内的吞噬细胞是LCM病毒侵染的宿主细胞(靶细胞),①、④组中的吞噬细胞在实验期间由于自然死亡等原因裂解而释放51Cr.②、⑤组实验说明,经免疫后的效应T细胞对未感染LCM病毒的吞噬细胞没有裂解作用.②、③组及⑤⑥同一品系组说明,经免疫后的效应T细胞只能裂解中受病毒感染的吞噬细胞.
(2)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效应T细胞表面受体识别靶细胞的过程,除了与靶细胞表面的特异性抗原有关外,还受到了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MHC类分子)的限制.MHC类分子是细胞膜表面的一种糖蛋白,是引起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的主要抗原.依据上述实验,科学家提出两种假说:
假说一:效应T细胞表面可能有两种受体,分别和特异性抗原及MHC类分子结合,只有两种受体都和相应的抗原匹配时,效应T细胞才能裂解靶细胞.
假说二:效应T细胞表面只有一种受体,识别的是MHC类分子和特异性抗原结合的复合物.为了证明上述假说,有人获得了表中的两种效应T细胞:
效应T细胞A效应T细胞B
识别的MHC类分子XY
识别的病毒抗原MN
将效应T细胞A表面的一种受体蛋白的基因导人到效应T细胞B中,结果效应T细胞B也能裂解带有X的被病毒(带有M抗原)感染的靶细胞,此结果支持假说二.
(3)某些肿瘤细胞能够逃避免疫细胞的监控,与正常细胞相比,这些肿瘤细胞表面的MHC类分子数更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湖南省湘潭市高二上期末生物模拟试卷(一)(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园林工人为使灌木围成的绿篱长得茂密、整齐,要对绿篱定期修剪,其目的是( )

A.抑制侧芽的生长 B.抑制其开花结果

C.抑制向光性 D.促进侧芽生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